一起答

软件工程自考2011年1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个软件公司有许多开发部门,每个部门由部门名字唯一确定。每个开发部门开发多个软件产品。开发部门有许多员工,分为经理和开发人员。每个开发人员可参加多个开发项目,每个开发项目需要多个开发人员,开发人员使用语言开发项目。每位经理可主持多个开发项目。请在该公司的对象模型中填入相应的对象名。

  2. 简述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及其含义。

  3. 简述原型的作用。

  4. 某公司为本科以上学历的人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如下:

    (1)如果年龄不满30岁,学历是本科,男性要求报考研究生,女性则担任行政工作;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

    (2)如果年龄满30岁不满50岁,学历本科,不分男女,任中层领导职务;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

    (3)如果年龄满50岁,学历本科,男性任科研人员,女性则担任资料员;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下列步骤是根据以上加工逻辑,得出判定表,并进行化简的过程。请根据题意,在条件取值表的“取值”列填入相应内容,在初步判断表和简化后的判断表的“年龄”及“文化程度”这两行的空格中填入条件取值表中规定的符号。

    (1)条件取值表

    (2)计算组合数2×3×2=12

    (3)初步判断表

    (4)简化后的判断表

  5. 简述数据流图工具及其四种基本图形符号的含义。

  6. 简述软件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7. 软件质量保证

  8. 软件配置管理

  9. 黑盒测试

  10. 维护的副作用

  11. 结构化分析方法

  12. 状态图反映了状态与_______的关系。

  13. 规定功能的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能从错误状态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软件称之为_______软件。

  14. 测试的模块往往不是独立程序,需要为被测试模块设计若干辅助模块,其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称为_______模块。

  15. 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容易进行维护工作,这是一种_______维护。

  16. 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执行,这种特征的DFD称为_______的数据流图。

  17. 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18. 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_______两个方面。

  19. 描述加工逻辑一般用以下三种工具: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_______。

  20. 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_______。

  21. 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开发,从经济上来说是否可行,归根结底是取决于(  )

    • A.成本估算
    • B.项目计划
    • C.工程管理
    • D.工程网络图
  22. 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_______的设计方法。

  23. 程序能够满足规格说明和完成用户业务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  )

    • A.可靠性
    • B.适应性
    • C.正确性
    • D.可移植性
  24. 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有:对象唯一性、抽象性、继承性以及(  )

    • A.多态性
    • B.完整性
    • C.可移植性
    • D.兼容性
  25. 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瞬间操作是(  )

    • A.处理
    • B.动作
    • C.活动
    • D.加工
  26. 演化型原型是用原型过程来代替(  )

    • A.设计阶段
    • B.全部开发阶段
    • C.需求分析阶段
    • D.维护阶段
  27. 在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常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示(  )

    • A.对象
    • B.类
    • C.关联
    • D.属性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IPO图可以描述软件总的模块层次结构——IPO图。
    • B.HIPO图可以描述每个模块输入/输出数据、处理功能及模块调用的详细情况——H图。
    • C.HIPO图是以模块分解的层次性和模块内部输入、处理、输出三大基本部分为基础建立的。
    • D.H图说明了模块间的信息传递及模块内部的处理。
  29.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在编码阶段应注意(  )

    • A.保存测试用例和数据
    • B.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 C.文档的副作用
    • D.养成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0. 软件维护工作过程中,第一步是先确认(  )

    • A.维护的环境
    • B.维护类型
    • C.维护要求
    • D.维护者
  31. 一个成功的测试可以(  )

    • A.表明程序没有错误
    • B.发现所有错误
    • C.发现尚未发现的错误
    • D.提高软件可靠性
  32. 在分层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的设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层的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图也应该是分层的。
    • B.软件结构图的物理输入与输出部分应放在主图中。
    • C.分层DFD的映射方法分为两种情况:①主图是变换型,子图是事务型;②主图是事务型,子图是变换型。
    • D.变换型通常用于高层数据流图的转换,事务型通常用于低层数据流图的转换。
  3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判定覆盖包含了语句覆盖,但它可能会使一些条件得不到测试。
    • B.条件覆盖的检错能力较判定覆盖强,但有时达不到判定覆盖的要求。
    • C.判定/条件覆盖包含了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要求,实际上不一定达到条件覆盖的标准。
    • D.凡是满足条件组合覆盖标准的测试用例,也满足其他所有覆盖种类的覆盖标准。
  34. 为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进行软件集成测试工作的人员最好是(  )

    • A.该软件的设计人员
    • B.该软件开发组的负责人
    • C.该软件的编程人员
    • D.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
  35. 软件概要设计结束后得到(  )

    • A.初始的软件结构图
    • B.优化的软件结构图
    • C.模块详细的算法
    • D.程序编码
  36. 把模块的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的阶段是(  )

    • A.详细设计
    • B.测试
    • C.维护
    • D.编码
  37. 软件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

    • A.功能
    • B.调用关系
    • C.算法和数据结构
    • D.输入输出数据
  38. 下列选项中,一般不包括在数据字典条目中的是(  )

    • A.数据流
    • B.数据存储
    • C.基本加工
    • D.源点与终点
  39. 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  )

    • A.当前运行系统
    • B.当前逻辑模型
    • C.目标系统
    • D.新系统
  40. 需求分析结果的最重要的文档是(  )

    • A.需求规格说明书
    • B.修改完善的软件开发计划
    • C.确认测试计划
    • D.初步用户使用手册
  41. 在下列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中,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的模型是(  )

    • A.瀑布模型
    • B.增量模型
    • C.喷泉模型
    • D.螺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