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自考2010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
某一8位微机,其八进制常数定义为:以零开头的数是八进制数,其值的范围是-177~177,如05,0127,-065。下列步骤是应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上述案例测试用例的过程。请根据题意,在划分等价类表中的编号⑩和编号11处填入相应内容,并在合理等价类测试用例表和不合理等价类测试用例表中的“期望结果”与“覆盖范围”二列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
(2)为合理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3)为不合理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
简述建立对象模型的过程。
-
某公司承担空中和地面运输业务。计算货物托运费的比率规定如下:空运:如果货物重量小于等于2kg,则一律收费6元;如果货物重量大于2kg而又小于等于20kg,则收费3元/kg;如果货物重量大于20kg,则收费4元/kg。地运:若为慢件,收费为1元/kg。若为快件,当重量小于等于20kg时,收费为2元/kg;当货物重量大于20kg时,则收费为3元/kg。下列步骤是应用判定表方法描述以上案例的过程。请根据题意,在条件取值表的“取值”列中填入相应内容,并在初步判定表和简化后的判定表中填入条件取值表中规定的符号。
(1)条件取值表
(2)初步判定表
(3)简化后的判定表
-
简述需求分析的概念及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
-
简述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
-
简述数据流图的分类及每一类的特点。
-
投资回收期
-
继承性
-
可维护性
-
模块
-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随着软硬件环境变化而修改软件的维护活动称为_______。
-
成本估算方法中,有自顶向下估算方法、自底向上估算方法和_______方法。
-
动态模型是与时间和变化有关的系统性质,它描述了系统的_______结构。
-
确认测试可以发现软件系统是否符合用户的_______要求。
-
模块有四个基本属性,其中反映它的内部特性的是_______。
-
在算法描述工具中,_______是一种由左往右展开的二维树型结构。
-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_______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_______的开发方法。
-
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三个模型,其中核心的模型是( )
- A.对象模型
- B.功能模型
- C.逻辑模型
- D.动态模型
-
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称为_______。
-
IDEF0用来描述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联系,建立系统的_______。
-
软件维护产生的副作用是指( )
- A.开发时的错误
- B.隐含的错误
- 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
- D.运行时的误操作
-
比较理想的可重用软件结构是( )
- A.子程序库
- B.源代码及文件
- C.对象
- D.类
-
COCOMO估算模型是( )
- A.模块性成本模型
- B.结构性成本模型
- C.动态单变量模型
- D.动态多变量模型
-
与软件开发需求分析、设计及编码阶段相对应的软件测试步骤是( )
- A.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单元测试
- B.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
- C.单元测试、确认测试、组装测试
- D.确认测试、组装测试、单元测试
-
构造原型时,主要考虑( )
- A.全部功能
- B.原型要体现的特征
- C.全部细节
- D.全部需求
-
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 A.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
- B.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
- C.开发完毕后才见到工作软件
- D.及早提供工作软件
-
重用率高的模块在软件结构图中的特征是( )
- A.扇出数大
- B.扇入数大
- C.扇出数小
- D.内聚性高
-
划分模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 B.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 C.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 D.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限制
-
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在给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功能的( )
- A.可用性
- B.适应性
- C.概率
- D.可移植性
-
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应该力求做到( )
- A.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 B.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 C.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 D.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
两个模块都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 )
- A.公共耦合
- B.内容耦合
- C.数据耦合
- D.控制耦合
-
模块内聚性最好的是( )
- A.逻辑内聚
- B.时间内聚
- C.功能内聚
- D.通信内聚
-
设计软件结构一般不确定( )
- A.模块之间的接口
- B.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 C.模块的功能
- D.模块内的局部数据
-
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所采用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
- A.数据定义
- B.数据通讯
- C.数据库设计
- D.数据维护
-
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几个阶段中,对软件的影响最大是( )
- A.详细设计阶段
- B.概要设计阶段
- C.需求分析阶段
- D.测试和运行阶段
-
系统定义明确之后,应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 )
- A.软件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 B.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 C.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 D.经济可行性、实用性、社会可行性
-
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描述,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的阶段是( )
- A.概要设计
- B.详细设计
- C.编码
- D.测试
-
软件开发环境是支持软件整个生存周期各阶段或部分阶段的相关的一组( )
- A.软件模型
- B.软件过程
- C.软件工程
- D.软件工具
-
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 )
- A.喷泉模型
- B.增量模型
- C.瀑布模型
- D.螺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