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2016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4732)
-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由5片RAM芯片组成。如题39图所示。其中U1有13条地址总线和8条数据总线,U2~U5备有11条地址总线和4条数据总线,计算U1、U2和U3各自的地址范围及存储容量,并说明每块芯片是否存在地址重叠现象。
-
某8086系统同ADC0809的接口如题40图所示,诸写出如下的指令代码:
(1)启动ADC0809模拟通道IN7转换的指令(或指令段)。
(2)查询ADC0809转换是否结束,未结束则继续查询的指令段。
(3)使ADC0809的OE有效的指令段。
(4)若CLK88的重复频率为4MHz,则CLOCK的重复周期为多少?
题40图
-
可编程定时器错数器8253—5的GATE0为商电平,CLK0输入500HZ的连续输入脉冲,
请回答:(1)要求设置计数出值后,计数器开始计数,当计数执行单元减到0时,OUT0输出一个宽度为输入脉冲周期的负脉冲,该计数通道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写出方式名称缩号)?
(2)若要求每10秒输出一个信号,则计数初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若8253—5的输入地址为90H~93H,则写入计数初值的程序段应该是什么?(用BCD码计数写入16位)
-
如题38图所示,ADC0809与CPU相连接,其中,
依次为CPU送出的读写信号,用于选中ADC0809的译码输出为80H。
要求:(1)说明CPU与ADC0809的连接。
(2)分析下列程序段,说明其功能。
-
什么是“即插即甩”?试举一实例。
-
阅读下列程序段,并回答闻题。
DATA1 DB 21H,32H,34H,45H,56H (1)
MOV CX,WORD PTR DATA1 (2)
AND CL,OFH (3)
MOV AL, DATA1+4 (4)
SHL AL,CL (5)
依次解释每条语句完成后的结果,并回答程序执行完成后,寄存器AL和CL中分别存放什么内容?
-
简要说明指令性语句和指示性语句的区别。
-
简述8086内部中断的特点。
-
8086有哪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8086的哪条控制线用来控制工作方式?如何控制?分析这两种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
-
请说明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部分)的关系。
-
8086中断系统中,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为_______有效,不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为________有效。
-
在串行接口芯片中实现并。串行转换的是_______,实现奇偶校验的是_______。
-
指令指针IP是一个16位专用寄存器,它指向当前需要取的_______字节,当BIU从内存中取出该字节后,IP就自动_______,指向下一个字节。
-
在微机系统的发展史中,主流微机系统通常采用三种总线标准,这三种总线分别是ISA总线、_______总线和_______总线。
-
8255A的端口A工作于方式2时,端口C的数据线PC7~PC0可用作( )
- A.8位输入或输出数据线
- B.4位输入输出和4位输出/输入数据线
- C.A口的5根联络线和B口的3根联络线
- D.A口的5根联络线和C口的3位输入数据线
- E.A口的5根联络线和C口的3位输出数据线
-
80386以上的微处理器有l6个基本结构寄存器,包括8个通用寄存器,2个________和6个_______。
-
在内存储器的连接中,有三种片选控制电路:全译码、部分译码和线选。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全译码、部分译码和线选都可髓会产生地址重叠
- B.全译码、部分译码和线选都不会产生地址重叠
- C.部分译码,线选法可能会产生地址重叠
- D.全译码,部分译码可能会产生地址重叠
- E.线选法,全译码可能会产生地址重叠
-
8086CPU的中断系统中,属于内部中断(软件中断)的是( )
- A.可屏蔽中断INTR
- B.不可屏蔽中断NMI
- C.指令中断
- D.断点中断
- E.单步中断
-
当8253.5处于方波工作方式时,按二进制方式计数,计数初值0100H,CLK时钟脉冲的频率为100Hz,则0UT端输出的每个脉冲的高电平宽度为( )
- A.l0000ms
- B.2560ms
- C.500ms
- D.1280ms
-
一条指令中,目的操作数允许的寻址方式是( )
- A.立即寻址
- B.寄存器寻址
- C.基址寻址
- D.寄存器间接寻址
- E.变址寻址
-
当RESET引脚为高电平时,8086CPU处于复位状态,这时将使( )
- A.地址线浮空
- B.数据线浮空
- C.部分控制总线浮空
- D.寄存器FR、DS、SS、CS、ES清零
- E.指令队辩清空
-
当8255A的A口工作于方式0的程序查询传送方式对,和外设之间的一对联络线应来自于( )
- A.C口的低4位数据线PC3~PC0中任两条信号线
- B.C口的高4位数据线PC7~PC4中任两条信号线
- C.C口的低4位数据线PC3~PC0和任4位数据线PC7~PC4中各1条信号线
- D.C口的数据线PC7Npc0数据中任两条信号线
-
串行接口电路UART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
- A.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 B.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 C.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之闻的相互转换
- D.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
在DMA操作中,DMAC和外设闻有一对联络信号线DREQ和DACK,DMAC和CPU游有一对联络信号线HOLD和HLDA,这四个联络信号出现有效电平的次序是( )
- A.DREQ→DACK—HOLD→HLDA
- B.DREQ→HOLD→HLDA→DACK
- C.HOLD→HLDA→DREQ→DACK
- D.HOLD→DREQ→DACK→HLDA
-
当8255A的引脚信号被控制为
时,8255A执行的操作是( )
- A.数据写入A口
- B.数据写入B口
- C.数据写入C口
- D.控制命令字写入控制口(控制字寄存器)
-
下列器件中,不能单独作输出接口的是( )
- A.锁存器
- B.缓冲器
- C.8255
- D.8251
-
8086微处理器可寻址的I/O空间为( )
- A.1K
- B.16K
- C.64K
- D.1M
-
8086中断系统中,中断优先级最高的是( )
- A.INT n指令中断
- B.NMI
- C.INTR
- D.单步中断
-
与只读存储器ROM相比,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的特点是( )
- A.RAM既能读又能写,且是非易失性的存储芯片
- B.RAM既能读又能写,且是易失性的存储芯片
- C.RAM只能读不能写,且是非易失性的存储芯片
- D.RAM只能读不能写,且是易失性婚存储芯片
-
在8086系统中,规定存放中断向量表的内存单元地址为( )
- A.00000H~003FFH
- B.80000H~803FFH
- C.7F000H~7F3FFH
- D.FFC00H~FFFFFH
-
8086CPU在进行写内存操作时,控制信号
分别是( )
- A.OO
- B.01
- C.10
- D.11
-
下列指令完成后,进位标志CF不一定被清零的是( )
- A.XOR AL,0FFH
- B.CLC
- C.AND BX,1234H
- D.NOTCX
-
设某一微机系统采用的存储器芯片有32条地址总线和32条数据总线,则该微机系统的最大内存容量为( )
- A.232·8字节
- B.232·4字节
- C.232·2字节
- D.232字节
-
在执行十进制调整指令DAA和DAS之前,必须先将上一条指令的运算结果放在( )
- A.AX
- B.DX
- C.AL
- D.CL
-
在指令0R AX,BX OR 0912H中两次出现了0R,则对OR的正确解释是( )
- A.前者是指令运算符,后者是逻辑运算符
- B.前者是逻辑运算符,后者是指令运算符
- C.两者均是逻辑运算符
- D.两者均是指令运算符
-
下列有关段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段与段之间可以连续,但不可以重叠
- B.段与段之阿可以连续,也可以重叠
- C.各段允许在整个存储空间内浮动
- D.一个程序可以有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
-
Pentium微处理器是( )
- A.采用32位内部ALU数据总线和32位外部数据总线的32位微处理器
- B.采用32位内部ALU数据总线积64位外部数据总线的32位微处理器
- C.采用64位内部ALU数据总线和32位外部数据总线的准64位徽处理器
- D.采用64位内部ALU数据总线和64位外部数据总线的64位微处理器
-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有三种总线-----片总线,内总线和外总线,下列有关总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内总线又称为微机总线
- B.内总线又称为板级总线
- C.内总线又称为芯片总线
- D.内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
-
在以下8086CPU的引脚信号中,分时复用的信号线是( )
- A.
- B.
- C.
- D.
- A.
-
通常一台PC枕(非一体机)的主机箱中安装有主板,主板上安装有( )
- A.CPU、陡存条、硬盘驱动器
- B.CPU、芯片组、光盘驱动器
- C.CPU、芯片组、某些外设接口电路
- D.CPU、内存条、光盘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