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练习题及答案(3)
- 
				
有一个具有两道作业的单CPU批处理系统,作业调度采用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作业一旦被装入内存,除非结束否则不能被移出内存;执行时采用非剥夺方式)

要求:
(1)列出所有作业进入内存的时间及结束时间。
(2)计算平均周转时间。
 - 
				
有3个进程p1、p2和p3,分别在0、1、2时刻进入系统,需要的运行时间长度分别为24、3、3,如果按FCFS调度算法,3个进程的等待时间和周转时间如下表所示请计算系统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 
				
假定某采用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存容量为1M,被分成256块,块号为0、1、2…255某作业的地址空间占4页,其页号为0、1、2、3,分配到主存的第2、4、1、5块中。回答:
(1)主存地址应该用________位来表示。
(2)作业每一页的长度为________,逻辑地址中的页内地址(单元号)应用________位来表示。
(3)把作业中每一页分到的主存块中的起始地址填入下表。

(提示:页面的大小与主存分块的大小一致,而主存块的大小又是由地址结构决定的。先计算出块长,就可知道地址结构以及任意一块的起始地址)
 - 
				
简述用户线程的阻塞过程。
 - 
				
什么是进程调度算法?
 - 
				
虚拟存储技术能够带来哪些好处?
 - 
				
简述目前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的主要方向。
 - 
				
简述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 
				
________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为用户提供了在计算机系统中对数据信息进行长期、大量存储和访问的功能。
 - 
				
________的调度算法是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使它立即执行并一直执行完成,或发生某事件而被阻塞放弃处理机时,再重新调度。
 - 
				
________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页框号的映射。
 - 
				
创建者进程和被创建进程称为_________。
 - 
				
进程实体包括用户正文段、用户数据段和_________
 -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也称为________。
 - 
				
_________是指含有一切系统核心代码的地址空间。
 - 
				
________是一个具有不同容量、成本和访问时间的存储设备的层次结构。
 - 
				
根据离散内存管理分配内存空间的基本单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种不同的管理方式:_________、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 
				
_________是CPU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I/O的命令并控制设备完成I/O工作。
 - 
				
_________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 
				
产生死锁的原因为:________且分配资源的顺序不当。
 - 
				
________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 
				
_________是指操作系统分配内存时,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块物理地址连续的内存空间。
 - 
				
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电子器件是_________,开始使用磁性存储设备,内外存容量增加,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出现了早期的单道批处理系统。
 - 
				
引入中断机制后,使CPU可以与其他设备并行工作,能有效提高CPU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支持系统的_________。
 - 
				
________是最简单的页置换算法。
 - 
				
_________是指发生置换时,只从请求调页进程本身的内存页中选择一个被淘汰的页,以腾出内存页框,装入请求调入的页。
 - 
				
_________属于同构的多处理器系统,其中所包含的各处理单元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是相同的。
 - 
				
CPU执行程序过程中访问内存时,需要把程序的逻辑地址转变为物理地址,这个转换的过程称为________。
 - 
				
下列关于存储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速缓存存储器保存最常用的数据
 - B.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主存中数据和指令子集的缓冲区
 - C.主存暂时存放存储容量更大、速度更慢的磁盘上的数据
 - D.主存的容量一般比高速缓存存储器大
 
 - 
				
下列关于松弛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松弛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通常通过通道或通信线路来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
 - B.在松弛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中,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存储器和I/O设备
 - C.在松弛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一台计算机都能独立工作
 - D.在松弛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中,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和进程都由操作系统实施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 
				
调度信息不包括()
- A.就绪时间
 - B.处理时间
 - C.资源要求
 - D.传输时间
 
 - 
				
()操作用于修改已有文件的文件名。
- A.CREATE
 - B.DELETE
 - C.APPEND
 - D.RENAME
 
 - 
				
在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中,L3层是()
- A.寄存器
 - B.主存储器
 - C.高速缓存
 - D.本地二级存储
 
 - 
				
进程切换使当前正在执行的进程成为被替换进程,出让其所使用的CPU,以运行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的新进程。进程切换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A.更新被替换进程的进程控制块
 - B.恢复被调度程序选中的进程的硬件上下文
 - C.修改进程状态,把执行态改为就绪态或者阻塞态
 - D.保存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其他寄存器在内的CPU上下文环境
 
 - 
				
()用于暂存DMA传输中要输入或输出的数据。
- A.命令/状态寄存器(CR)
 - B.内存地址寄存器(MAR)
 - C.数据计数器(DC)
 - D.数据寄存器(DR)
 
 - 
				
下列关于存储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PU寄存器保存最常用的数据
 - B.CPU寄存器作为主存中数据和指令子集的缓冲区
 - C.主存暂时存放存储容量更大、速度更慢的磁盘上的数据
 - D.CPU寄存器存取数据的速度一般比主存快
 
 -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应具有的功能不包括()
- A.缓冲管理
 - B.设备关联性
 - C.设备分配
 - D.设备处理
 
 - 
				
操作系统内核的资源管理功能不包括()
- A.进程管理
 - B.存储器管理
 - C.设备管理
 - D.时钟管理
 
 - 
				
下列属于虚拟存储系统的特征的是()
- A.连续性
 - B.单次性
 - C.对换性
 - D.现实性
 
 - 
				
下列关于指令执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程序执行的过程是反复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
 - B.PC始终存有下一条待取指令的地址
 - C.取指令由硬件完成,执行指令由软件完成
 - D.指令执行的结果就是使寄存器或内存单元的值发生变化
 
 - 
				
()操作的功能是当不再需要某个文件时删除该文件并释放磁盘空间。
- A.CREATE
 - B.DELETE
 - C.APPEND
 - D.WRITE
 
 - 
				
下列关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时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部分PC中有两个时钟源,分别称为实时时钟和OS时钟
 - B.RTC时钟也称CMOS时钟
 - C.OS时钟为计算机提供计时标准
 - D.OS时钟产生于PC主板上的定时/计数芯片
 
 - 
				
引起中断的原因不包括()
- A.程序性事故
 - B.人为设置中断
 - C.外部事件
 - D.软件故障
 
 - 
				
下列不属于周转时间的是()
- A.作业在外存后备队列上等待调度的时间
 - B.进程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的时间
 - C.进程在存储器上存放的时间
 - D.进程等待I/O操作完成的时间
 
 - 
				
下列关于管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管程可以不包含同步工具
 - B.管程是可供用户调用的软件包
 - C.管程是描述共享资源的数据结构和在数据结构上的共享资源管理程序的集合
 - D.每次只有一个进程调用管程执行,管程中可以有2个以上的活跃进程
 
 - 
				
I/O系统可能采用四级结构,不包括()
- A.主机
 - B.通道
 - C.运算器
 - D.设备
 
 - 
				
下列关于进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进程是允许并发执行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 B.进程是由正文段和进程控制块共同组成的执行环境
 - C.正文段存放被执行的机器指令
 - D.进程控制块存放程序的运行环境
 
 - 
				
DMA控制器的逻辑组成不包括()
- A.主机与DMA的接口
 - B.DMA与设备的接口
 - C.DMA与处理机的接口
 - D.I/O控制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