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53. 考虑一个有760个字节程序的如下存储器引用:12,90,351,190,180,475,30,550,635,650,227,430,640,710,745,10,15,650,740,249(1)假定主存中每块为100个字节,对于以上的存储器引用序列,给出其页面走向。(2)假定主存中每块为100个字节,有三块供该程序使用,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程序开始执行时已将程序的前三页装入主存,试分别给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和最近最少用页面置换算法时产生缺页中断的次数。(设FIFO时先顺序置换0,1,2页,LRU时先置换第0页)

  2. 51. 一个程序由3个页面(页号0~2)组成,每页为1024个字节,将其装入一个由4个主存块(块号0~3)组成的主存中,装入情况如下表所示。请按页表计算出下列逻辑地址对应的绝对地址。(逻辑地址=页号+单元号;绝对地址=块号+块内地址=块号×块长+单元号。)其中页表:

  3. 52. 某系统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在主存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时,有4个作业要求装入主存,它们各自所需的主存空间为:

    J1:8K,J2:15K,J3:30K,J4:115K,

    在不允许移动的情况下,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分配主存,应按怎样的次序才能将4个作业同时全部装入主存?

  4. 49. 硬件故障中断事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5. 50. 简单叙述进程与线程的基本区别。

  6. 47. 程序状态字的作用是什么?它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7. 48. 列举进程状态变化的情况。

  8. 46. 画出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图。

  9. 45. 有一个资源可供n个进程共享,但限制它们只能互斥使用,若采用PV操作来管理,则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信号量的最小值为_______。

  10. 44. 并发进程执行时可能会出现结果不唯一的现象,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11. 42. 在采用移动技术时,应尽量减少移动的_______和信息量。

  12. 43. 系统出现死锁一定同时保持了四个必要条件,只要对资源的分配采用_______策略,则可破坏其中的循环等待条件。

  13. 41. 移动臂定位后,旋转调度是根据_______来决定执行次序的调度。

  14. 40. 输入输出操作是指_______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操作。

  15. 39. 索引结构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_______,用来存放逻辑记录存放位置的指针。

  16. 37. 采用缓冲区技术时,假设从磁盘上读一块信息到缓冲区所需的时间为T,从缓冲区把信息传送到用户工作区所需时间为t,用户进程对信息进行处理所需时间为P。这里((t+P)<T),则处理每两块信息所花的时间可表达为一个公式_______。

  17. 38. 记录的成组不仅提高了存储空间的_______,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18. 36. 通道是一个独立于中央处理器的专管输入输出的部件,在具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中,输入输出操作是由通道执行、由_______组成的通道程序完成的。

  19. 35. 链接文件采用_______方式是高效的。

  20. 34. 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通常是现阶段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的文件,因此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一般不采用_______存储结构。

  21. 32. 一个文件在_______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到磁盘上依次相邻的块上,便形成顺序结构。

  22. 33. 对于树形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用户要访问某一文件时,除了必须指出该文件的文件名外,还必须给出到该文件的_______。

  23. 30. 实现虚拟存储后,从系统角度看提高了_______利用率,从用户角度看用户可以在超出主存实际容量的存储空间中编辑程序,大大方便了用户。

  24. 31. 磁盘存储空间的位置可以由柱面号、磁头号和_______号来决定。

  25. 29. 在固定分区式管理中,各用户进程和作业所要求的内存容量受到_______的限制。

  26. 27. 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_______。

  27. 28. 采用动态重定位可变分区管理技术,硬件一定要提供_______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作为支持。

  28. 26. 让多个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行执行,这种程序设计方法称为_______。

  29. 25. 在采用死锁检测的系统中,当“死锁检测”程序检测到死锁后,一般采用( )等方法来解除死锁。

    • A.撤销某些进程
    • B.剥夺某些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 C.重新启动系统
    • D.撤销全部等待进程
    • E.剥夺全部进程所占有的资料
  30. 23. 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其通道命令的格式可能不同,但一般由( )等组成。

    • A.命令码
    • B.数据主存地址
    • C.传送字节个数
    • D.标志码
    • E.设备绝对号
  31. 24. 一个进程向其他进程发送消息时,应组织好一封信件,内容包括

    • A.接收者名
    • B.发送者名
    • C.具体信息
    • D.等/不等回信标志
    • E.回信存放地址
  32. 22. 在具有设备独立性的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设备分配时适应性好、灵活性强主要体现在

    • A.系统只要从用户请求的那一类设备中找出“好且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用户即可
    • B.极大提高了独占设备的利用率
    • C.方便系统统一管理设备
    • D.当用户使用的设备出了问题,系统只需从同类设备中找一个“好且未分配”的设备来替换之
    • E.以上都对
  33. 20. 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 A.固定式分区分配
    • B.可变式分区分配
    • C.页式存储管理
    • D.单用户连续分配
  34. 21. 若通道状态字中有( )时,表明输入输出操作正常结束。

    • A.控制器结束
    • B.I/O结束
    • C.设备结束
    • D.通道结束
    • E.I/O中断
  35. 19. 在进行进程同步时,每一个消息与一个信号量对应进程通过( )可将不同的消息发送出去。

    • A.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
    • B.在同一个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
    • C.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
    • D.在同一个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
  36. 18. 下列情况中,导致系统会出现死锁现象的是

    • A.计算机系统中,存在多个并发进程既占有部分资源,又等待其他进程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 B.计算机系统出现硬件故障
    • C.系统拥有资源数略少于进程申请的资源数
    • D.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容量小
  37. 17. 有二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为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是

    • A.2,1,0,-1
    • B.3,2,1,0
    • C.2,1,0,-1,-2
    • D.1,0,-1,-2
  38. 16. PV操作是在信号量上的操作,当信号量的值为( )时,若有进程,调用P操作,则该进程在调用P操作后必定可以继续执行。

    • A.=0
    • B.≠0
    • C.2>0
    • D.<0
  39. 15.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40. 13.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 A.应该相同
    • B.应该不同
    •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D.受系统约束
  41. 14. 索引结构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用于存放

    • A.逻辑记录存放位置的指针
    • B.部分数据信息
    • C.主关键字
    • D.逻辑记录地址
  42. 11. 用磁带作为文件存储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 A.顺序文件
    • B.链接文件
    • C.索引文件
    • D.目录文件
  43. 12. 在SPOOLING系统中,用来模拟脱机外围设备操作中输入外围机的程序是

    • A.预输出程序
    • B.缓输出程序
    • C.缓输入程序
    • D.预输入程序
  44. 10. 在就绪队列中,队首指针是指向队列中第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的位置,而最后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中的队列指针

    • A.值为0
    • B.值为1
    • C.指向等待队列中第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的位置
    • D.指向队首指针
  45. 9. 一种既有利于短作业又兼顾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先来先服务
    • B.短作业优先
    • C.最高响应比优先
    • D.均衡调度
  46. 7. 以下关于进程的属性,不正确的是

    • A.进程包含了数据和运行其上的程序
    • B.同一程序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时,构成不同的进程
    • C.一个被创建了的进程,在它消亡之前,总是处在三种基本状态之一
    • D.若干个进程在单CPU机器中,必须依次执行,即一个进程完成后,另一个进程才能开始工作
  47. 6. 已知,作业的周转时间=作业完成时间-作业的到达时间。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

    • A.(T1+T2+T3)/3
    • B.2(T1+T2+T3)
    • C.T1+(2T2+T3)/3
    • D.3T1+2T2+T3
  48. 8.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 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 C.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 D.一定彼此独立无关
  49. 5. 操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的操作使用接口( )要求用户应熟记各个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A.操作控制命令
    • B.作业控制语句
    • C.菜单技术
    • D.窗口技术
  50. 4.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完成地址重定位必备的硬件执行机构是

    • A.可以不需要的
    • B.界限寄存器
    • C.下限寄存器
    • D.基址寄存器
  51. 3. 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引起的中断属于

    • A.硬件故障中断
    • B.程序中断
    • C.外部中断
    • D.访管中断
  52. 2. 下列软件系统中,属于支撑软件的是

    • A.C语言辅助开发工具
    • B.人口普查软件
    • C.编译程序
    • D.火车订票系统
  53. 1. 计算机系统由( )组成。

    • A.程序和数据
    • B.处理机和内存
    • C.处理机、内存和外围设备
    • D.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