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模拟试卷8
-
54. 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时,必须设置一张空闲区表以供分配。表中各项记录主存中空闲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当某作业完成后,需释放它的分区,并登录或修改空闲区表。由于释放分区的位置可能有相邻的空闲区,故登录或修改空闲区表相应有四种不同的情况。试分别说明这四种情况和空闲区表的变化。(可用图示说明)
-
有一多道程序设计系统,采用不允许移动的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空间,设主存空间为100KB,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分配主存,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均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今有如下作业:
假定所有作业都是计算型作业忽略系统调度时间,回答:
(1)作业被装入主有的次序为();
(2)把各个作业被装入主存的时间填入表中。
-
52. 一个由4个页面(页号为0~3)、每页有1024个字节组成的程序,把它装入一个由8个物理块(块号为0~7)组成的存储器中,装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对于下面的逻辑地址,请按页表计算出对应的绝对地址。
(1)0,100(2)1,179(3)2,785(4)3,1010,
-
假设一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逻辑地址空间为128页,每页1024个字节,而主存被划分成32块。问:
逻辑地址要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
-
51. 绝对地址要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
-
49. 为了能够正确地按名存取文件,文件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
-
48. 什么是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
47. 简述读/写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
45. 当处理器执行完一条指令后,硬件的中断装置立即检测有无中断事件发生,若有则暂时停止现行进程的运行,调用操作系统中的_______加以处理。
-
44. 进程的基本状态是就绪态、_______和等待态。
-
46. 简述页式存储管理中的抖动(或颠簸)现象。
-
43. 一个程序当它被投入运行时,必须把它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到_______中。
-
42. 现代计算机中,CPU的工作方式有目态和管态两种,在目态中运行用户程序,在管态中运行操作系统程序,执行编译程序时,CPU处于_______。
-
40. 当发生中断事件但_______时,硬件就暂时不响应该中断,待屏蔽标志消除时再响应。
-
41. 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接口有_______、作业控制语言和操作控制命令。
-
39. 进程的创建是指请求系统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和一个_______。
-
38. 若干个等待占用CPU的进程按一定次序构成的队列是_______。
-
35. 在硬件系统中,中断优先级通常使_______的优先级提高。
-
37. 能完成操作系统功能的进程是_______。
-
36. 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等待状态或进程完成被撤销时会产生_______过程。
-
34. SPOOLING技术主要用于_______。
-
33. 在控_______制下,系统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内存,使CPU能轮流执行各个作业。
-
32. 中央处理器中程序状态字寄存器是用来存放_______。
-
31.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可靠的工作,经常把CPU执行的指令分成特权指令和_______指令。
-
29. 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_______。
-
30. 已经获得除CPU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_______状态,只要它获得CPU资源就可以运行。
-
28. 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用于控制生产流水线、进行工业处理控制、监督和控制实验等的_______。
-
27. _______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层次的软件。
-
26. 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_______两大部分。
-
24. 解决死锁的方法通常有
- A.死锁的破坏
- B.死锁的解除
- C.死锁的防止
- D.死锁的避免
- E.死锁的检测
-
25. 有关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正确描述是
- A.两个具有同一变量的临界区的进程不能并发执行
- B.进程同步与互斥都是对涉及共享变量的并发进程进行管理
- C.必须互斥的进程在执行次序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 D.必须同步的进程在执行次序上必然有依赖的关系
- E.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都是为了避免发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
23. 具有设备独立性的计算机系统,在分配设备时适应性好、灵活性强,这体现在
- A.分配设备时只需选一台好的未分配的设备进行分配
- B.便于设备的统一管理
- C.分配给用户作业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在同类设备中选择一台好的未分配的设备来替换
- D.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E.以上都对
-
22. CPU中与地址转换有关的寄存器是
- A.基址寄存器
- B.界限寄存器
- C.指令寄存器
- 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 E.上界、下界寄存器
-
21.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
- A.批处理操作系统
- B.分布式操作系统
- C.网络操作系统
- D.分时操作系统
- E.实时操作系统
-
19. 使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时,应保证
- A.一个信号量至多与三个信息联系在一起
- B.一个信号量至多与两个信息联系在一起
- C.一个信号量可与多个信息联系在一起
- D.一个信号量只能与一个信息联系在一起
-
20. 按序分配资源是为了
- A.防止死锁
- B.避免死锁
- C.解除死锁
- D.检测死锁
-
17. 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 A.缓冲池
- B.闭缓冲区环
- C.多缓冲区
- D.双缓冲区
-
18. 用PV操作实现多个并发进程的互斥执行时,信号量的初值为
- A.0
- B.1
- C.2
- D.资源个数
-
16. 对于磁盘而言,进行旋转调度的目的是
- A.减少延迟时间
- B.减少寻找时间
- C.减少传送时间
- D.减少移臂时间
-
15. 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把信号量的初值定义为1,现有n个进程在等待进入临界区,这时信号量的值为
- A.n
- B.n-1
- C.1-n
- D.-n
-
14. 进程一资源图中出现( ),会产生死锁。
- A.断点
- B.互斥
- C.环路
- D.同步
-
12. 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消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关系是进程间的( )关系。
- A.同步
- B.互斥
- C.竞争
- D.合作
-
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进程通信可以用消息缓冲予以实现
- B.进程通信可以用管道予以实现
- C.进程通信可以用信箱予以实现
- D.进程通信不可以用PV操作予以实现
-
10. ( )是一种能由PV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
- A.控制变量
- B.锁
- C.整型信号量
- D.记录型信号量
-
11. 下面描述中,不属于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要求的是
- A.若干进程不应相互阻塞而致使彼此都不能进入临界区
- B.每次至多有一个进程处于临界区
- C.进程在临界区内仅逗留有限的时间
- D.每次至多允许两个进程处于临界区
-
7. 下列通用缓冲技术中,( )对于一个具有低频率活动的I/O系统是比较有效的。
- A.双缓冲技术
- B.环形缓冲技术
- C.缓冲池技术
- D.单缓冲技术
-
8. 下列关于SPOOLING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缓输出程序总是利用CPU空闲时间将作业的执行结果输出
- B.井管理程序负责实现输入井读和输出井写
- C.预输入程序和缓输出程序的执行是独立于CPU,不让CPU控制的
- D.SPOOLING操作又称假脱机操作
-
9. 并发程序的特点之一是
- A.失去程序的封闭性
- B.程序的可再现性
- C.程序的封闭性
- D.程序与计算一一对应
-
5. CPU与通道可以并行执行,并通过( )实现彼此之间的通讯和同步。
- A.I/O指令
- B.I/O中断
- C.I/O指令和I/O中断
- D.操作员
-
6. 通道是一种
- A.保存I/O信息的部件
- B.传输信息的电子线路
- C.通用处理机
- D.输入输出处理机
-
4.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是10ms/周,每个磁道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4块,则传送一块信息所需时间为
- A.4ms
- B.5ms
- C.10ms
- D.2.5ms
-
3. 用户总是用( )来向系统提出使用设备的要求的。
- A.设备类
- B.设备名
- C.设备类的相对号
- D.设备的绝对号
-
1. 下面设备中,一次只能让一个作业独占使用的设备是
- A.磁盘机
- B.光驱
- C.打印机
- D.硬盘驱动器
-
2. 访问一次磁盘操作必须给出如下参数
- A.磁头号
- B.扇区号
- C.柱面号
- D.三个都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