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模拟试卷9
-
58. 现在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为什么?
-
59. 如果现在进程P2提出需要资源A类2个,B类1个,C类2个,系统是否可满足它的要求?为什么?如果在P1和P3归还资源后,P2提出上述要求,系统是否可以满足它的要求?为什么?
-
56. 如果把上述的每一种方法为记录磁盘空闲位置所占用的内存和磁盘空间加起来,就算作这种方案占用存储空间的总数,请用精确的数字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成组链接方案占用的存储空间总数小于位示图法占用的存储空间总数。
-
假定某系统有A,B,C三类资源可供五个进程P1,P2,P3,P4,P5共享。系统对这三类资源的拥有量为:A类7个,B类2个,C类6个。进程对资源的需求和已占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现在系统中各类资源还剩余多少?
-
49. 写出实现进程通信的两条基本原语,并简述它们的功能。
-
50. 请简述PV操作的讨程。
-
假定一个磁盘共有100个柱面,每个柱面上有4个磁道,每个盘面分成16个扇区。如果内存的字长为64位,磁盘地址中指出的柱面号、磁道号、扇区号和块号只需要64位二进制位即可表示。每个磁盘块的长度是512字节。记录磁盘中空闲块的方式有两种,即位示图法和空闲块链接法。若采用空闲块链接法中的成组链接方案,在该方案涉及的每一块中,记录空闲块数需用4个字节,记录每个磁盘地址需用4个字节。请问:
需要用多少内存字来存储关于磁盘空间的位示图。
-
47. 简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主存分配算法。
-
48. 对于独占设备,既然计算机系统已经为每台设备确定了该设备的绝对号,为什么用户可以使用“设备的相对号”来申请分配设备,而不能用“设备的绝对号”来提出这个要求?
-
46. 什么是记录的成组和分解?
-
45. 用户调用“删除”操作时应先检查文件是否已_______。
-
43. 文件目录组织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
-
44. 从一组逻辑记录中将一个逻辑记录分离出来的操作称为_______。
-
40. 文件目录是文件系统实现_______的重要手段。
-
41. 存储管理是对主存空间的_______进行管理。
-
42. 碎片现象的出现将导致_______。
-
39.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分区大小不是预先固定的,但分区个数是_______的。
-
38.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可用一张空闲区表来管理各分区的分配和回收,当某作业完成,回收该分区时,发现空闲区表项没有增加,则说明该作业_______。
-
37. 存储介质上可连续存储信息的一个区域称为_______,它作为主存储器与存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物理单位。
-
36. 文件系统中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称为_______。
-
34. 单级文件目录不能解决文件重名的问题,多用户系统所用的文件目录结构至少应是_______。
-
35. 在记录式文件中,每个逻辑记录都至少有一项可以唯一标识它的信息,该信息项被称为该记录的_______。
-
32. _______重定位不需要硬件地址转换的支持。
-
33. 逻辑文件有流式文件和_______文件两种。
-
30. 在文件系统中设置_______,它利用二进制的一位表示磁盘中一个块的使用情况。
-
31. 文件的安全性体现在文件的_______和文件的保密两个方面。
-
29. 在存储器的管理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
27. 磁盘是一种直接存取设备,磁盘在转动时经过读/写磁头所形成的圆形轨迹称为_______。
-
28. 重定位是将_______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
26.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表是用来指出作业的页号与_______的对应关系。
-
2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较小,响应时间越短,系统的性能越强
- B.若无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则就绪队列和等待队列为空
- C.进程有三种状态
- D.在没有进程处于运行态的时候,就绪队列肯定为空,但是等待队列则不一定为空
- E.中断响应就是中断处理过程
-
24.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
- A.提高系统的吞吐能力
- B.缩短每个算题的执行时间
- C.减少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 D.使系统效率随并行工作道数成比例提高
- E.发挥处理器与外设的并行工作能力
-
23. 中断处理程序对中断事件的处理可分为( )两个步骤进行。
- A.保护好被中断进程的现场信息
- B.恢复被中断进程的现场信息
- C.依据旧PSW中指示的中断事件进行具体处理
- D.将被中断进程排入就绪队列
- E.根据新PSW中指示的中断事件进行处理
-
21. 通道发现通道状态字中有( )情况时,就形成I/O中断。
- A.控制结束
- B.设备结束
- C.通道结束
- D.设备出错
- E.设备特殊事件
-
22. 进程控制块包含如下几类信息
- A.标识信息
- B.现场信息
- C.说明信息
- D.管理信息
- E.中断源信息
-
20. 下面只适合于主存储器和CPU的预防死锁策略是
- A.按序分配资源策略
- B.静态分配资源策略
- C.动态分配资源策略
- D.破坏循环等待的条件
-
18. 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
- A.机器指令
- B.系统调用命令
- C.作业控制命令
- D.低级进程通信
-
19. 在(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 A.计算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
- 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 C.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它方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
- 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
17. 进程执行的结果与其执行的速度无关,这是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的哪一个特性
- A.封闭性
- B.可再现性
- C.并发性
- D.同步性
-
16. 一种能实现设备和设备、CPU与设备并行操作的简单模型是
- A.单缓冲
- B.双缓冲
- C.多缓冲
- D.缓冲池
-
14. 在磁盘移臂调度算法中,一般情况下( )算法的效果最好。
- A.先来先服务
- B.最短寻找时间优先
- C.扫描
- D.电梯调度
-
15. 采用SPOOLING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主存和辅存的接口
- B.减轻用户编程负担
- C.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
- D.提高CPU与外设的信息交换速度
-
13. 索引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关键字和
- A.记录的磁盘地址
- B.内存的绝对地址
- C.记录的逻辑地址
- D.记录的相对地址
-
11. 对于采用二级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的特性,正确的表述是
- A.不同的文件不允许采用相同的文件名
- B.用户文件目录下建有主文件目录
- C.不同的用户必须用相同的文件名来共享同一个文件
- D.不同的用户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来共享同一个文件
-
12. 检查文件是否已关闭,若否,则请先调用“关闭”操作是以下哪一项操作的工作
- A.“建立”操作
- B.“打开”操作
- C.“关闭”操作
- D.“删除”操作
-
10. 按保护级别分类,文件可分为
- A.输入文件、输出文件和输入输出文件
- B.临时文件、永久文件和档案文件
- C.只读文件、读写文件、执行文件和不保护文件
- D.磁带文件、磁盘文件
-
9. 减少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碎片的措施是
- A.增大分区长度
- B.增加分区数目
- C.减少分区长度
- D.采用移动技术
-
8. (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 A.覆盖技术
- B.交换技术
- C.虚拟扩充
- D.物理扩充
-
7. 进程的切换是由进程状态的变化引起的。以下不能引起进程切换的是
- A.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等待状态
- B.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 C.一个进程从就绪状态变成运行状态
- D.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销
-
6. 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三个可以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每一批数据都需顺序被这些模块执行。当有多批数据时,这三个程序模块中可以并行运行的是
- A.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
- B.输入程序和处理程序
- C.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
- D.打印程序和输入程序
-
5. 进程控制块是对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的信息集合,包含的四类信息是
- A.标识信息、说明信息、现场信息、控制信息
- B.状态信息、说明信息、现场信息、管理信息
- C.状态信息、解释信息、中断信息、管理信息
- D.标识信息、说明信息、现场信息、管理信息
-
4. 以下关于操作系统设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系统设计的目标之一是方便用户
- B.操作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虚拟机
- C.操作系统设计目标之一是使计算机能高效地工作
- D.操作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为其他程序设计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道批处理系统顺序控制作业的执行,只有一个作业结束后,才能执行下一个作业
- B.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允许若干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
- C.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并不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使用效率
- D.在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中,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
2. 能直接对系统中各类资源进行动态分配和管理、控制、协调各任务的并行执行且系统中主机无主次之分,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有效的软件接口的系统是
- A.实时操作系统
- B.分布式操作系统
- C.网络操作系统
- D.批处理操作系统
-
1. 微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文件管理、输入/输出控制和命令的解释
- B.输入/输出控制、命令的解释和运行支撑软件
- C.命令的解释、运行支撑软件和实现文件管理
- D.运行支撑软件、实现文件管理和输入/输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