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2012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2318)
- 
				用2K×8位/片的存储芯片构成8KB的存储器,地址线为A15(高)~A0(低)。 (1)需要几片“2K×8位/片”的存储芯片? (2)存储器共需要几位地址?是哪几位? (3)加至各芯片的地址线是哪几位? (4)用于产生片选信号的地址线是哪几位(译码法)? 
- 
				设有单总线结构计算机的CPU数据通路及其与存储器的连接结构如题26图所示,其中,R0~R3为通用寄存器,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Y和Z为临时寄存器,MAR为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DR为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 试写出指令ADD R3,R0,Rl的执行流程。指令功能为将寄存器R0与寄存器R1的内容相加,结果送入寄存器R3中。  
- 
				用Booth算法计算5×(-3)的4位补码乘法运算,要求写出其运算过程。 
- 
				什么是串行传输?它有什么特点? 
- 
				CPU处理单一中断时,响应中断的步骤有哪些? 
- 
				设一个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为5ms,数据传输速率为4MB/s,控制器延迟为1.5ms,磁盘转速为7200转/分钟。该磁盘读一个512字节的扇区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 
				简述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的操作数的读取过程。在汇编语言中如何表示? 
- 
				在微程序执行时,后继微指令的微地址的产生方法有哪些方式? 
- 
				什么是动态存储器的刷新?如何进行刷新? 
- 
				总线主设备 
- 
				微地址 
- 
				寻址方式 
- 
				在多级中断方式下,CPU在处理中断时( ) - A.可响应更低级别的中断请求
- B.可响应更高级别的中断请求
- C.禁止其它的中断请求
- D.可响应同级别的中断请求
 
- 
				硬盘存储器与主存储器直接传输数据应采用( ) - A.中断方式
- B.程序查询方式
- C.DMA方式
- D.通道方式
 
- 
				一个字长为16位的并行总线包含有几条数据线?( ) - A.8条
- B.16条
- C.32条
- D.64条
 
- 
				UART接口属于( ) - A.同步串行传送总线
- B.异步串行传送总线
- C.同步并行传送总线
- D.异步并行传送总线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硬连线控制器比微程序控制器设计复杂
- B.硬连线控制器不便于实现复杂指令的控制
- C.微程序控制器比硬连线控制器速度要快
- D.微程序控制器将指令执行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存放在存储器中
 
- 
				下列寄存器中用于与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的是( ) - A.MDR
- B.MAR
- C.PC
- D.SP
 
- 
				容量为4KB的存储器的最少地址位数为( ) - A.11
- B.12
- C.13
- D.14
 
- 
				下列指令助记符中表示求补操作的是( ) - A.ADD
- B.COM
- C.AND
- D.NEG
 
- 
				下列寻址方式中出现在指令“ADDR2,(R1)”中的是( ) - A.隐含寻址
- B.存储器间接寻址
- C.寄存器间接寻址
- D.直接寻址
 
- 
				下列存储器中不是半导体存储器的是( ) - A.静态存储器
- B.动态存储器
- C.U盘
- D.光盘
 
- 
				下列采用偶校验的8位奇偶校验编码中正确的是( ) - A.10111010
- B.11110010
- C.01100111
- D.00000000
 
- 
				二进制数01101011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 - A.100
- B.107
- C.117
- D.127
 
- 
				-1的8位补码表示是( ) - A.00000001
- B.10000001
- C.10000000
- D.11111111
 
- 
				定点小数是指( ) - A.小数点固定在最低位数的后面
- B.小数点固定在最高位数的后面
- C.小数点的位置可以随意指定
- D.没有小数的数
 
- 
				存储器的基本单位字节的长度是( ) - A.1bit
- B.8bit
- C.16bit
- D.32b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