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2010年7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2318)
-
设有计算机的CPU数据通路及其与存储器的连接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R0~R3为通用寄存器,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SP为堆栈指针,C和D为暂存器,MAR为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DR为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
试写出指令ADD R3,(R1)的执行流程。指令功能为加法操作,其中R3为采用寄存器寻址目的操作数,(R1)为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源操作数。
-
用8K×8位/片的存储芯片构成32KB存储器,地址线为A15(高)~A0(低)。
(1)需要几片这种存储芯片?
(2)32KB存储器共需要几位地址?是哪几位地址线?
(3)加至各芯片的地址线有几位?是哪几位地址线?
(4)用于产生片选信号的地址线是哪几位(译码法)?
-
试画出二进制数据序列10110的NRZ1、PM和FM的波形图。
-
用Booth算法计算3×(-5)的4位补码乘法运算,要求写出其运算过程。
-
简述同步总线的定时方式。
-
简述多重中断系统中CPU响应中断的步骤。
-
指令ADD R2,(2000)中包含了哪几种寻址方式?
简述该指令的操作数的形成过程与功能。其中,源寻址为(2000),目的寻址为R2。
-
简述CPU通过高速缓存Cache对主存的数据存取过程。
-
简述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
-
微地址寄存器
-
寻址方式
-
中断嵌套
-
控制DMA数据传送的是( )
- A.DMA控制器
- B.CPU
- C.外设
- D.主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异步通信中不需要定时
- B.同步通信的双方有各自独立的时钟信号
- C.异步通信适宜于较快数据传送
- D.同步通信适宜于较快数据传送
-
CPU响应中断请求是在( )
- A.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
- B.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
- C.一条指令结束时
- D.一段程序结束时
-
下列总线或接口中不属于串行方式的是( )
- A.PCI
- B.RS232
- C.UART
- D.USB
-
微程序存放在( )
- A.堆栈中
- B.主存中
- C.控制存储器中
- D.磁盘中
-
比较硬连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硬连线控制器结构简单规整
- B.硬连线控制器执行速度慢
- C.微程序控制器执行速度快
- D.微程序控制器容易实现复杂指令控制
-
采用直接寻址方式的操作数存放在( )
- A.某个寄存器中
- B.某个存储器单元中
- C.指令中
- D.输入/输出端口中
-
在下列磁盘数据记录方式中,不具有自同步能力的方式是( )
- A.FM
- B.PM
- C.NRZl
- D.MFM
-
寄存器堆栈初始化时堆栈指针SP的值为( )
- A.0
- B.1
- C.栈顶地址
- D.最大地址
-
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存的容量远大于Cache的容量,主存的速度比Cache快
- B.主存的容量远小于Cache的容量,主存的速度比Cache快
- C.主存的容量远大于Cache的容量,主存的速度比Cache慢
- D.主存的容量远小于Cache的容量,主存的速度比Cache慢
-
在下列浮点数的表示中,属于规格化编码的是( )
- A.1.1011×2-3
- B.1.0011×23
- C.0.0101×2-3
- D.0.0011×23
-
在下列存储器中,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的是( )
- A.U盘
- B.光盘
- C.磁盘
- D.磁带
-
若十进制数为-65,则其对应的8位二进制补码(X)补为( )
- A.10111110
- B.01000001
- C.11000001
- D.10111111
-
若16进制数为13F,则其对应的八进制数为( )
- A.377
- B.477
- C.577
- D.677
-
若十进制数为115,则其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
- A.1100111
- B.1011101
- C.1110011
- D.1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