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4月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0002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某集团一次讨论商务谈判的董事会上,各位董事对出席谈判的人员发表了如下意见:甲:A和F都要出席。乙:如果B不出席,那么A也不能出席。丙;B和D不能都出席。丁:只有D出席,C才能出席。戊:如果C不出席,那么E和F不能都出席。如果上述董事的意见都要遵守,E是否出席?请写出推导过程。

  2. 某排球队有A、B、C、D、E和F等六名主力球员。他们之间的最佳配合有如下几条规律:(1)要是C上场,D也要上场;(2)只有A不上场,B才不上场;(3)要么B上场,要么D上场;(4)如果E和F同时上场,则C也要上场。某场比赛要A和F同时上场。问:为了保持最佳阵容,这场比赛中,E该不该上场?写出推导过程。

  3. 三段论第三格的结构是:

    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4. 试指出在下述案例中,使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写出其逻辑结构。每一种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1866年筒孙和罗克耶尔研究太阳光谱耐发现,太阳光谱中有一条红线、一条青绿线、一条蓝线和一条黄线。红线、青绿线和蓝线是氢的光谱,而黄线是什么呢?在当时已知的元素中,没有一种元素的光谱里有这样的黄线。于是他们猜测,这条黄线是某种未知的天体物质的光谱。他们把这种新发现的物质,日做氦。试题答案剩佘法。(2分)剩余法的逻辑结构如下:(3分)情况A、B、C、D与被研究的复合现a、b、c、d有因果关系:其中:B与b与因果关系,C与c与因果关系,D与d与因果关系,所以,A与a有因果关系42:试指.出下述论证的论题、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与方法。基本初等函数都是连续的。因为我们已经证明,角函数和反函数是连续的,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是连续的,对数函数也是连续的,而角函数、反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所有的基本初等函数。

  5. 以“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执政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坚持走群众路线”,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2)加上另一个前提:“执政党永葆青春活力”,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6. 以“小明进步了或者是因为更加勤奋学习,或者是因为学习方法得当”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小明进步了是因为学习方法得当”,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2)加上另一个前提:t‘,J、明进步了不是因为更加勤奋学习”,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7. 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式。

  8.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实数(A), 有理数(B), 无理数(C)。

  9. 用真值表来验证((p→q)∧﹁p)├﹁q是否为有效式。

  10. 按照划分的次数不同,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和连续划分。

  1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子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论证的论题是________。

  12. 按质量结合分,“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属于性质判断中的________判断。

  13. SE P通过换质可以得到________。

  14. ◇(p V q)与________可以互推。

  15. 根据排中律的要求,主谓项相同的SAP与SOP必有一个为________。

  16. 全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________。

  17. 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________和古希腊。

  18. 已知“不可能p”为真,则为假的是

    • A.可能P
    • B.可能非P
    • C.不必然P
    • D.必然P
    • E.必然非P
  19. 演绎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而所谓逻辑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________是否正确。

  20. 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之间是全异关系,那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其区分为矛盾关系和________。

  21. 以﹁p∧﹁q为前提,若要得出结论r,则应再补上另一前提

    • A.p∨q∨r
    • B.﹁r→(p∨q)
    • C.r→(﹁p∧﹁q)
    • D.﹁p∧﹁q∧﹁r
    • E.p∨q∨﹁r
  22. “我国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北京人口超过700万,天津人口超过700万,上海人口超过700万,重庆人口超过700万,因此,我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700万”。这一推理属于

    • A.假言推理
    • B.或然性推理
    • C.必然性推理
    • D.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 E.完全归纳推理
  23. 属于三段论第四格的有效式的有

    • A.EAE
    • B.AAI
    • C.EIO
    • D.AOO
    • E.AAA
  24. 下列判断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是

    • A.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 B.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
    • C.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都不可侵犯
    • D.现代产权制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 E.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25. 属于探求因果联系“穆勒五法”的有

    • A.演绎法
    • B.求异法
    • C.反证法
    • D.共变法
    • E.类比法
  26. 下列五个推理形式中,是有效推理的有

    • A.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
    • B.要么P要么q;非p;所以非q
    • C.如果非p,那么q;P;所以q
    • D.只有P,才非q;非P;所以q
    • E.只有P才q;非p;所以q
  27. 具有禁对称和传递性质的关系有

    • A.全同关系
    • B.真包含于关系
    • C.全异关系
    • D.交叉关系
    • E.真包含关系
  28. 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有

    • A.反面教材
    • B.非公有资本
    • C.虚伪
    • D.软实力
    • E.无条件反射
  29. 断定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S)周延而谓项(P)不周延,那么该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 B.S真包含P
    • C.交叉关系
    • D.全异关系
    • E.S真包含于P
  30. 甲的年龄比乙大,乙的年龄比丙大,所以甲的年龄比丙大。这运用了

    • A.对称关系推理
    • B.禁对称关系推理
    • C.传递关系推理
    • D.禁传递关系推理
  31. “(p→q)∧(p→r)∧(﹁q∨﹁r)├﹁p”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

    • A.简单构成式
    • B.简单破坏式
    • C.复杂构成式
    • D.复杂破坏式
  32. “可能p”与“不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反对关系
    • B.下反对关系
    • C.矛盾关系
    • D.差等关系
  33. 在微波炉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就会释放出氯气;在浴盆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也会释放出氯气;在排烟机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没有释放出任何气体。现有一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加入漂白剂后,没有释放出氯气。根据上述实验,这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

    • A.是排烟机清洁剂
    • B.不是排烟机清洁剂
    • C.既不是微波炉清洁剂,也不是浴盆清洁剂
    • D.要么是排烟机清洁剂,要么是微波炉清洁剂或浴盆清洁剂
  34. 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你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教学有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反驳老师的说法?

    •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 B.班里其他大部分同学学习都不好
    • C.另一个班里也有学习很优秀的学生,而他并不是班主任
    • D.这个优秀学生的家长为该学生请了一个著名的学者当家教
  35. 若SOP与SIP恰有一真,则必然有

    • A.SAP与SEP都为真
    • B.SAP与SIP恰有一假
    • C.SAP与SEP恰有一假
    • D.SOP与SEP恰有一假
  36. 所有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以下揭示了上述推理明显错误的是

    • A.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只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 C.小李十分高兴,所以小李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长得很胖
    • 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37. 若“p→q”真与“q”真,则

    • A.“p”真假不定
    • B.“p”真
    • C.“p”假
    • D.“┐p”假
  38. 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SAP,小前提也是A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

    • A.PAM
    • B.MAP
    • C.MAS
    • D.SAM
  39. “瑞雪兆丰年”这个结论不可以

    • A.用科学归纳法得到
    • B.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
    • C.用简单枚举法得到
    • D.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
  40. “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

    • A.有的S是P
    • B.有的S不是P
    • C.所有S不是P
    • D.这个S不是P
  41. 从SEP可以推出

    • A.SOP
    • B.SIP
    • C.PES
    • D.SAP
  42. “p并且q”真,当且仅当

    • A.p真q真
    • B.p真q假
    • C.p假q真
    • D.p假q假
  43. 如两个性质判断主谓项完全相同,而逻辑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判断

    • A.可同真,可同假
    • B.可同真,不同假
    • C.不同真,可同假
    • D.不同真,不同假
  44. “中学生”和“三好学生”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全异关系
    • B.真包含于关系
    • C.交叉关系
    • D.全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