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1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33. 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这是清雍正十年六月的一个夜晚,河北献县雷雨大作。城西某村有一村民被雷击死。知县明晟闻报后亲自前往现场勘验。检查完毕,吩咐将死者埋葬,就回府去了。半个月后,明晟忽然拘来一人到堂审讯。严词审问买大量火药的用处,所剩斤两等。这一连串的审问使那人瞠目结舌,心惊肉跳。他被迫供认自己因与死者妻子通奸,而合谋谋杀该女丈夫的罪行。  凶犯被处死后,有人问明晟:“你怎么知道凶手是这个人呢?”明晟说:“造假雷没有几十斤火药根本不行,而配制火药必须用硫磺。现正值盛夏并非年节时,买者寥寥无几。我秘密派人到集市上查问谁买的最多,说是一个工匠。又查访那个工匠配火药卖给了谁,因此才获知凶手。”  又有人问明晟:“你怎么知道雷是伪造的呢?”他答道:“雷击人自上而下不会裂地,如果毁坏房屋也必自上而下,可现场的苫草、屋梁全都飞起来。同时那里离县城不过五六里,雷电应与城里相同。那夜城内雷电都盘绕在浓云之中,没有下击的样子。所以那击死人的雷定是人工伪造。但当时死者妻子不在场,难以问清。所以必须先查清凶手才能审讯同谋的女人。”大家无不佩服。

  2. 30. 对梦的研究有哪些?梦有哪些特征?

  3. 31.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温饱足而知荣辱。请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解释这种说法。

  4. 32. 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5. 29. 简述知觉的特性。

  6. 28. 简述格式塔原则的规律。

  7. 27. 简述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8. 26. 简述神经元的特性。

  9. 25.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考虑哪些变量?

  10. 24. 挫折

  11. 23. 人格

  12. 21. 日节律

  13. 22. 聚合思维

  14.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社会自我阶段
    • B.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特点是强烈、狂暴
    • C.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
    • D.青少年已能完全独立,不必依赖父母,因而与父母矛盾加深
  15. 18. 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 B.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D.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16. 20. “空巢”感是中年危机中哪一种变化的现象 【 】

    • A.感知觉衰退
    • B.生理老化
    • C.家庭生活变化
    • D.事业发展
  17. 17. 关于非言语沟通,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 】

    • A.主要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
    • B.与言语沟通往往在效果上互相补充
    • C.目光接触往往能够帮助说话人进行更好沟通
    • D.服饰不属于非言语沟通范畴
  18. 16. 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 】

    • A.包容需要
    • B.支配需要
    • C.尊重需要
    • D.情感需要
  19. 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 【 】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安全的需要
    • D.尊重的需要
  20. 1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心理学上把类似于林黛玉式的气质叫作 【 】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21. 13. 对运动员来说,当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挑战极限,成为参加比赛的最大动力时,这种动机属于 【 】

    • A.外在动机、主导动机
    • B.外在动机、从属动机
    • C.内在动机、主导动机
    • D.内在动机、从属动机
  22. 12.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 A.斯皮尔曼
    • B.卡特尔
    • C.斯腾伯格
    • D.加德纳
  23. 11. 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形式可以描绘成 【 】

    • A.斜线
    • B.U型曲线
    • C.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 D.双曲线
  24. 10. 心向与问题解决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

    • A.心向促进问题解决
    • B.心向阻碍问题解决
    • C.心向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
    • D.心向与问题解决无关
  25. 9. 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说明思维具有 【 】

    • A.间接性
    • B.概括性
    • C.预见性
    • D.抽象性
  26. 7. 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容量大
    • B.保持时间长
    • 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 D.扮演着意识中心的角色,使我们知道在接收什么、做什么
  27. 8. 复习是一种重复学习,但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提倡哪种程度的过度学习 【 】

    • A.30%
    • B.40%
    • C.50%
    • D.60%
  28. 5.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 】

    • A.韦伯比率
    • B.平行关系
    • C.正比关系
    • D.反比关系
  29. 6.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 】

    • A.20~20000赫兹
    • B.30~25000赫兹
    • C.40~20000赫兹
    • D.50~25000赫兹
  30. 3. 一般来说,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 【 】

    • A.不随意注意
    • B.随意注意
    • C.随意后注意
    • D.无意识注意
  31. 4. 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 【 】

    • A.假性失眠
    • B.情境性失眠
    • C.失律性失眠
    • D.习惯性失眠
  32. 2. 在大脑皮质的联合区中,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的是 【 】

    • A.前额联合区
    • B.感觉联合区
    • C.知觉联合区
    • D.运动联合区
  33. 1. 下列心理学主要分支中,不属于应用领域的是 【 】

    • 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 B.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 C.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 D.工业与组织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