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内涵及其意义
-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
-
简述《长生殿》的思想意蕴。
-
简述《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
简述晏殊词的创作特色。
-
简述郑光祖《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
《聊斋志异》
-
龚自珍
-
西昆体
-
《窦娥冤》
-
卓有成就的近代词论著作有
- A.《艺概·词概》
- B.《白雨斋词话》
- C.《蒿庵论词》
- D.《复堂词话》
- E.《蕙风词话》
-
弹词作品的题材类型主要有
- A.儿女英雄类
- B.儿女类
- C.杂糅神仙类
- D.狐鬼故事类
- E.儒林科举类
-
以下《红楼梦》版本属于120回刻本系统的有
- A.程甲本
- B.程乙本
- C.甲戌本
- D.乙卯本
- E.王希廉评本
-
在金代成长起来的“国朝文派”作家有
- A.蔡珪
- B.杨载
- C.党怀英
- D.赵秉文
- E.蔡松年
-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包括
- A.婉约词柔中有刚
- B.喜议论
- C.善用典
- D.以论为词
- E.以诗为词
-
近代首先在理论上提出戏剧改革的是
- A.梁启超
- B.柳亚子
- C.陈去病
- D.汪笑侬
-
清末不懂外文但以小说翻译著名的是
- A.林纾
- B.严复
- C.柳亚子
- D.陈去病
-
著名谴责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
- A.李宝嘉
- B.吴沃尧
- C.曾朴
- D.刘鹗
-
清代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
- A.宋诗派
- B.同光体
- C.新派诗
- D.南社
-
后期桐城派古文成就最高的是
- A.陈用光
- B.吴嘉宾
- C.朱琦
- D.梅曾亮
-
下列小说中,善用唐传奇手法以志怪的是
- A.《祷杌闲评》
- B.《绿野仙踪》
- C.《聊斋志异》
- D.《儒林外史》
-
被誉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的清代传奇作品是
- A.《西厢记》
- B.《清忠谱》
- C.《桃花扇》
- D.《长生殿》
-
清初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戏剧流派被称为
- A.文人派
- B.苏州派
- C.娱乐派
- D.临川派
-
桐城派主将刘大櫆的文论著作是
- A.《闲情偶记》
- B.《文史通义》
- C.《论文偶记》
- D.《明儒学案》
-
顾贞观代表词作《金缕曲》二首的主要内容是
- A.咏物
- B.吊古
- C.赠友
- D.写景
-
袁枚在诗歌理论上主张
- A.性灵说
- B.格调说
- C.神韵说
- D.肌理说
-
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的诗歌风格是
- A.雄放
- B.典丽
- C.华绮
- D.高古
-
查慎行论诗倡导
- A.尊唐
- B.宗宋
- C.学杜
- D.学陶
-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四人被称为
- A.吴中四士
- B.吴中四才子
- C.永嘉四灵
- D.弘正四杰
-
李攀龙文集的名称是
- A.《云如居士集》
- B.《沧溟先生集》
- C.《四溟山人集》
- D.《弇州四部稿》
-
明代提出“情教”说的作家是
- A.袁宏道
- B.李贽
- C.汤显祖
- D.冯梦龙
-
唐宋派散文作家中,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的是
- A.归有光
- B.王慎中
- C.茅坤
- D.唐顺之
-
陈铎的散曲集是
- A.《诚斋乐府》
- B.《王西楼乐府》
- C.《秋碧乐府》
- D.《海浮山堂词稿》
-
萨都刺直面现实的诗歌作品是
- A.《渡白沟》
- B.《芙蓉曲》
- C.《盐商行》
- D.《鬻女谣》
-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时期的
- A.《二刻拍案惊奇》
- B.《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 C.《古今小说》
- D.《六十家小说》
-
宋元之际著名文人戴表元的诗歌特色是
- A.富有唐诗风味
- B.追求警策深致
- C.颇具黍离之感
- D.崇尚古朴儒雅
-
元人话本小说中艺术水平较高的是
- A.《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 B.《碾玉观音》
- C.《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 D.《简贴和尚》
-
刘克庄所属的诗派是
- A.西昆体
- B.晚唐体
- C.江西诗派
- D.江湖诗派
-
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主流风格是
- A.豪放
- B.清丽
- C.质朴
- D.蕴藉
-
《琵琶记》剧本结构的艺术特点是
- A.悲喜相承
- B.苦乐相错
- C.首尾铺陈
- D.主线隐伏
-
秦观词的特点是
- A.词风豪放
- B.词风婉约
- C.多用典故
- D.议论纵横
-
“永嘉四灵”专攻的诗体是
- A.五律
- B.五绝
- C.七律
- D.七绝
-
黄庭坚的诗歌被称为
- A.山谷体
- B.后山体
- C.简斋体
- D.诚斋体
-
苏轼议论文的风格是
- A.纡徐委备
- B.瘦硬简健
- C.雄辩恣肆
- D.雍容典雅
-
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
- A.清丽淡雅
- B.沉郁哀痛
- C.清空骚雅
- D.浓艳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