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专项练习卷含答案4
-
25. 明朗的秋日、淡淡的远山、薄薄的晨雾、轻盈的雪花,从审美形态看都属于 【 】
- A.优美
- B.意境
- C.壮美
- D.自然
-
23. 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理智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 【 】
- A.谢林
- B.马克思
- C.胡塞尔
- D.德里达
-
22. 意象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
- A.兴象
- B.仿象
- C.物象
- D.喻象
-
24. 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 【 】
- A.艺术的形式构成
- B.艺术的存在方式
- C.艺术的创作方法
- D.艺术的本质特征
-
21. 美育的实践基础是 【 】
- A.社会实践
- B.审美活动
- C.艺术实践
- D.道德活动
-
20. 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 【 】
- A.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 C.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
18. 中国书法艺术能够通过线条、形状,表现一定的生命情调和人生境界,这种情调与境界属于艺术品结构中的 【 】
- A.形式符号层
- B.意境超验层
- C.意象世界层
- D.物质实在层
-
19. 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 【 】
- A.直观性
- B.象征性
- C.想象性
- D.丰富性
-
15. 中国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 】
- A.喻象
- B.仿象
- C.抽象
- D.兴象
-
16. 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句话体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 【 】
- A.反映关系
- B.模仿关系
- C.感动关系
- D.认识关系
-
17. 蔡元培倡导 【 】
- A.“以美育代宗教”
- B.“以德育代宗教”
- C.“以科学代宗教”
- D.“以艺术代宗教”
-
14. 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优美表征着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 【 】
- A.超越状态
- B.和谐状态
- C.体验状态
- D.享乐状态
-
13.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 【 】
- A.形式
- B.符号
- C.模仿
- D.直觉
-
12.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个体内在性和 【 】
- A.外在性
- B.对象性
- C.生成性
- D.合成性
-
10. 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 A.艺术想象力
- B.艺术敏感
- C.艺术灵感
- D.艺术技巧
-
11. 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
- A.艺术学
- B.自然学
- C.理性学
- D.感性学
-
9. 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
- A.优美
- B.崇高
- C.荒诞
- D.乖巧
-
8. 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 A.娱乐功能
- B.政教功能
- C.文化交流功能
- D.审美功能
-
6. 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 A.《诗学》
- B.《理想国》
- C.《诗艺》
- D.《论崇高》
-
5. 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的功能
- B.艺术的本质
- C.艺术的起源
- D.艺术的存在
-
7. 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
- A.王夫之
- B.叶燮
- C.梁启超
- D.鲁迅
-
4. 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 A.康德
- B.席勒
- C.布洛
- D.叔本华
-
3. 艺术的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 【 】
- A.情趣世界
- B.趣味世界
- C.意象世界
- D.意境世界
-
1. 审美理解的特点是 【 】
- A.直观性
- B.随意性
- C.非理性
- D.多义性
-
2. 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 【 】
- A.最高境界
- B.现实途径
- C.基本手段
- D.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