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卷含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36. 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2. 35. 论述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3. 33. 简述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

  4. 34. 为什么说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5. 32. 简述丑的特点。

  6. 31. 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7. 30. 简述审美惊异的特点。

  8. 28. 艺术的审美功能

  9. 29. 寓教于乐

  10. 25. 原始人的自我装饰的类型有 【 】

    • A.固定装饰
    • B.非固定装饰
    • C.防卫装饰
    • D.实用装饰
    • E.美化装饰
  11. 26. 审美需要

  12. 27. 再造性想象

  13. 23. 审美对象与一般活动的对象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

    • A.非实体性
    • B.开放性
    • C.多样统一性
    • D.象征性
    • E.实体性
  14. 24. 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崇高与美感的产生与哪些本能相关 【 】

    • A.人好斗的本能
    • B.人自卫的本能
    • C.人的性本能
    • D.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
    • E.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
  15. 21. 在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的观点是 【 】

    • A.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
    • B.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
    • C.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学科
    • D.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的学科
    • E.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16. 22. 关于审美对象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 A.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
    • B.它是主体通过“直观自身”,并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
    • C.它是超个体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
    • D.它是唤起主体联想,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 E.它是关系物质利益的现实形象
  17. 19. 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揭示了美育的 【 】

    • A.间接效应
    • B.中介因素
    • C.主要形式
    • D.终极价值指向
  18. 18. 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是 【 】

    • A.古希腊罗马时期
    • B.中世纪时期
    • C.文艺复兴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19. 20.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 【 】

    • A.人物形象
    • B.感性形象
    • C.理性形象
    • D.自然形象
  20. 17. 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 】

    • A.鲁迅
    • B.梁启超
    • C.陈独秀
    • D.蔡元培
  21. 16. 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

    • A.期待视界
    • B.先验图式
    • C.主体经验
    • D.先见之明
  22. 13. 认为绘画“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的是 【 】

    • A.达.芬奇
    • B.黑格尔
    • C.亚里士多德
    • D.朗吉弩斯
  23. 15. 艺术接受具有 【 】

    • A.主观性
    • B.主体性
    • C.客观性
    • D.客体性
  24. 14. 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共同特征的是 【 】

    • A.雕塑艺术
    • B.绘画艺术
    • C.戏剧艺术
    • D.建筑艺术
  25. 11. 提出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是 【 】

    • A.黑格尔
    • B.康德
    • C.席勒
    • D.马克思
  26. 12. 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 】

    •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27.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品基本特征的是 【 】

    • A.他律性
    • B.形式符号性
    • C.观赏性
    • D.开放性
  28. 8. 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是 【 】

    • A.娱乐消遣功能
    • B.商业广告功能
    • C.心理平衡功能
    • D.政治宣传功能
  29. 10.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 】

    • A.意象的生成
    • B.情节的产生
    • C.科学的描绘
    • D.逻辑的认识
  30. 6. 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的意象类型是 【 】

    • A.仿象
    • B.兴象
    • C.喻象
    • D.抽象
  31. 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且是经过了作者创造性的加工,这体现了意象的 【 】

    • A.感性
    • B.虚拟性
    • C.想象性
    • D.情感性
  32. 5. 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依赖于 【 】

    • A.物质实在层
    • B.形式符号层
    • C.意象世界层
    • D.意境超验层
  33. 4. 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四个层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分类的是【 】

    • A.语音层
    • B.意义层
    • C.图式层
    • D.语义层
  34. 3. 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

    • A.艺术品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资料
    • B.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 C.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 D.艺术品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艺
  35. 1. 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 】

    • A.浪漫主义文艺
    • B.象征主义文艺
    • C.现实主义文艺
    • D.自然主义文艺
  36. 2. 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是 【 】

    • A.克莱夫.贝尔
    • B.康德
    • C.苏珊.朗格
    • D.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