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34. 简述历史上美育的内涵的各家观点及其真正内涵。

  2. 35. 结合具体文本,试论悲剧的特征。

  3. 36. 试述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 32. 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5. 33. 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6. 31. 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里?

  7. 29. 灵感

  8. 30. 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9. 28. (审美)感知

  10. 27. 《论崇高》

  11. 26. 审美活动的自律性

  12. 25. 艺术家具有特殊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使得他具备了艺术敏感的可能性,形成这种结构主要是因为

    • A.天生多愁善感的生理心理特质
    • B.长期的艺术修养
    • C.长期的社会交际
    • D.对于理念的充分的把握
    • E.对于现实部分的逃避
  13. 22. 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

    • A.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
    • B.人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 C.自由只是观念的自由,并非现实人生的自由
    • D.人依然保留自己的本质
    • E.人在荒诞中获得现实的自由
  14. 23. 人的感觉中, 在美学上的作用最重要。

    • A.视觉
    • B.听觉
    • C.触觉
    • D.嗅觉
    • E.味觉
  15. 24. 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与意识中,这里说到的主体指的是

    • A.创作主体
    • B.传播主体
    • C.准主体
    • D.理念主体
    • E.接受主体
  16. 21. 审美对象的特点是

    • A.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
    • B.它是主体通过“直观自身”,并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
    • C.它是超个体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
    • D.它是唤起主体联想,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 E.它是关系物质利益的现实形象
  17. 20. 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最高境界的是

    • A.儒家
    • B.道家
    • C.禅宗
    • D.理学家
  18. 18. 明清时期,要求读者“见文观心”的是

    • A.李贽
    • B.金圣叹
    • C.汤显祖
    • D.李渔
  19. 19. 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

    • A.王国维
    • B.梁启超
    • C.叶圣陶
    • D.鲁迅
  20. 15. 本体论借用到美学中,主要用来讨论

    • A.艺术的存在方式
    •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21. 17. 礼乐纳入学校教育是在______时。

    • A.西周
    • B.春秋
    • C.战国
    • D.秦汉
  22. 16. 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 A.接受主体的参与
    •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 C.鉴赏
    • D.意象的重建
  23. 13. 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 A.物质实在层
    • B.意象世界层
    • C.形式符号层
    • D.意境超验层
  24. 14. 左拉、福楼拜、梅里美的小说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是

    • A.喻象
    • B.兴象
    • C.仿象
    • D.抽象
  25. 12. “艺术即直觉”属于哪种学说的观点?

    • A.有意味的形式说
    • B.巫术说
    • C.符号说
    • D.表现说
  26. 10. 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

    • A.逻辑经验主义
    • B.社会实证主义
    • C.语言学
    • D.自然主义
  27. 11. 可以打破主体与对象的浑然一体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活动所需的审美距离。

    • A.审美理解
    • B.先验想象力
    • C.经验想象力
    • D.审美情感
  28. 9. 提出“迷狂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亚里士多德
    • D.索福克勒斯
  29. 8. 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 A.诗性和音乐性的
    •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0. 7. 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

    • A.历史性
    • B.贯通性
    • C.兼容性
    • D.二重性
  31. 6. 认为审美形态就是审美范畴的观点

    • A.是美的范畴说
    • B.是审美范畴说
    • C.很全面
    •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2. 5. 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

    • A.游戏说
    • B.模仿说
    • C.巫术说
    • D.本能说
  33. 3. 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论述的是

    • A.艺术美
    • B.科技美
    • C.生活美
    • D.自然美
  34. 4.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贾府里的焦大不会去喜欢林妹妹,原因就在于他和贾宝玉有着完全不同的

    • A.审美需要
    • B.审美情趣
    • C.审美理想
    • D.审美能力
  35. 2. 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提出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波兰现象学家是

    • A.英伽登
    • B.杜夫海纳
    • C.席勒
    • D.狄拉克
  36. 1. 李泽厚认为,美学的研究中心是

    • A.美感心理
    • B.美学史
    • C.美感经验
    • D.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