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2015年4月自学真题考试卷(00037)
-
举例说明戏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特点。
-
在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以自然风景的欣赏为例来加以说明。
-
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
-
简析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
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
-
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
-
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
巫术说
-
席勒的《美育书简》
-
意象的生成
-
“悟”
-
空间艺术主要有
- A.建筑
- B.雕塑
- C.文学
- D.戏剧
- E.绘画
-
对近代中国美育观的确立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学家有
- A.蔡元培
- B.陈独秀
- C.李大钊
- D.王国维
- E.梁启超
-
尼采认为,导致古希腊悲剧产生的精神因素有
- A.酒神精神
- B.宗教精神
- C.日神精神
- D.哲学精神
- E.牺牲精神
-
古人云:“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句话说明了审美经验具有
- A.直观性
- B.非功利性
- C.超越性
- D.多义性
- E.模糊性
-
审美意识主要包括了人的
- A.审美愿望
- B.审美趣味
- C.审美观念
- D.审美理想
- E.审美意象
-
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
- A.“心灵净化”说
- B.“寓教于乐”说
- C.“欲望的替代性满足”说
- D.“心力节省”说
-
孔子以山水比德,屈原以芳草自喻,说明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着重强调的是
- A.人格
- B.情感
- C.技艺
- D.悟性
-
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美学家是
- A.刘勰
- B.钟嵘
- C.陆机
- D.曹丕
-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
- A.移情
- B.模仿
- C.生产
- D.游戏
-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这里的“美”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 A.优美
- B.悲剧
- C.喜剧
- D.艺术
-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人是
- A.尼采
- B.席勒
- C.黑格尔
- D.亚里士多德
-
“艺术”不是实体,它只存在于
- A.物质形态中
- B.形式概念中
- C.具体艺术品中
- D.心灵世界中
-
在西方美学史上,神学色彩最强烈的是
- A.古希腊美学
- B.古罗马美学
- C.德国古典美学
- D.中世纪美学
-
齐白石画虾,能令我们感到满纸皆水,这涉及到得想象类型是
- A.接近联想
- B.类似联想
- C.对比联想
- D.类比联想
-
审美体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是
- A.对对象之意义与价值的概括
- B.对对象的情感体悟和价值品味
- C.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 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的结果
-
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美学家是
- A.卢森堡
- B.列宁
- C.斯宾塞
- D.普列汉诺夫
-
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
- A.直观性
- B.象征性
- C.想象性
- D.丰富性
-
审美对象和它所依据的客观事物相分离,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 A.非实体性
- B.客观性
- C.开放性
- D.实体性
-
“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起源
- B.艺术本质
- C.艺术功能
- D.艺术存在
-
中国书法艺术能够通过线条、形状,表现一定的生命情调和人生境界,这种情调与境界属于艺术品结构中的
- A.形式符号层
- B.意境超验层
- C.意向世界层
- D.物质实在层
-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的美学家是
- A.巴门尼德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泰勒斯
-
人的实践一一存在向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是
- A.认识
- B.欲望
- C.情感
- D.自由
-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诗言志”说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的
- A.表现说
- B.符号说
- C.形式说
- D.巫术说
-
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 A.心理学方法
- B.社会学方法
- C.哲学方法
- D.文学方法
-
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
- A.认识关系
- B.审美关系
- C.实用关系
- D.伦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