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全国自考《现代汉语》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结合语言实例,简述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
结合语言实例,简述在历时进程中词义演变的几种基本情况。
-
指出下面这段话中运用的修辞格
她陵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
-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
明 天 我 回 复 你 的 邮 件
-
指出表中句子的句式
-
改错题
(1)改正拼写错误的音节。
①鲜艳 xiāniàn
②激昂 jīáng
(2)用横线标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缀学 感概
(3)修改病旬并说明理由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②如果分析什么文章,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
分析各组同义词的差异,把序号填入相应的表格。
①创造——杜撰 ②喜爱——酷爱 ③偶尔——偶然 ④树——树木 ⑤半夜——子夜
-
把下列各词的序号按词类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
①又 ②应该 ③上海 ④静悄悄 ⑤那么
-
分析下表中各单位里包含几个语素、几个词,几个字、几个音节。
-
分析下列复合词的结构方式,把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
①毛笔 ②深浅 ③理发 ④刷新
-
词的附展义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意义,也是词典释义中最为重视的意义。
- 正确
- 错误
-
完成下表中的音节结构分析
-
“好不好看,这本书?”这是句子的追加现象。
- 正确
- 错误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正确
- 错误
-
生理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 正确
- 错误
-
声母的发音部位
-
语用意义
-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正确
- 错误
-
英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是派生法,汉语构词则广泛采用______法。
-
从交际形式来看,公文、学术论文、读书笔记、政治评论等属于______语体,与口头语体具有不同的特征。
-
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它是现代汉字字形中具有独立组字能力的构字单位。
-
确定—个单位是否为语素,可以使用______法。
-
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是没有______,音节结构形式整齐,元音占优势,音节有声调。
-
汉语属于______语系,这个语系是世界上使用A.u最多、历史文献最丰富的语系之一。
-
“明天是小王的生日。”“1998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华诞。”这两句话在修辞方面重要的不同是()
- A.长句和短句
- B.语体风格
- C.韵脚选择
- D.声调配合
-
从句子语气类来看,“这件事终于结束啦!”属于()
- A.感叹句
- B.祈使句
- C.陈述句
- D.疑问句
-
“韩国的首都是釜山。”这句话违反了语用的()
- A.质量准则
- B.方式准则
- C.关联准则
- D.数量准则
-
短语“身材魁梧”的结构类型是()
- A.述宾短语
- B.主谓短语
- C.偏正短语
- D.连动短语
-
属于体词的是()
- A.彩色
- B.况且
- C.三十
- D.飞快
-
“小说看完了”的主语语义类型属于()
- A.施事主语
- B.工具主语
- C.受事主语
- D.中性主语
-
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
- A.优秀—很棒
- B.小麦一麦子
- C.麦克风—扩音器
- D.运动—静止
-
不属于外来词的是()
- A.米酒
- B.三明治
- C.苹果派
- D.吉普
-
语体色彩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悠扬
- B.老妈
- C.翱翔
- D.配偶
-
属于连绵词的是()
- A.道路
- B.玫瑰
- C.美德
- D.鼓掌
-
词中具有一个定位语素的是()
- A.人民
- B.书桌
- C.同意
- D.扣子
-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规范化的汉字形体是()
- A.大篆
- B.秦隶
- C.小篆
- D.汉隶
-
从字形结构与音义关系看,构字方式属于记号字的是()
- A.月
- B.尘
- C.钟
- D.甭
-
下列音节,调值为214的是()
- A.青
- B.船
- C.立
- D.海
-
下列汉字,笔画之间的组合关系属于相离关系的是()
- A.山
- B.心
- C.丰
- D.几
-
“一”的读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是()
- A.一个
- B.一般
- C.一群
- D.一起
-
下列各词,两个音节都属于开口呼韵母的是()
- A.到期
- B.导播
- C.幻灯
- D.将来
-
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是()
- A.流浪
- B.连年
- C.食宿
- D.资质
-
声音四要素是()
- A.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 B.音高音强啻长音色
- C.元音辅音长音重音
- D.声母韵母元音辅音
-
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
- A.上海话
- B.赣方言
- C.北方话
- D.粤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