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练习卷5
-
30. 论述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一词章法精粹、组织严密的特点。
-
29. 论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中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
-
27. 简述陆游《沈园》(二首)所运用的表现技巧。
-
28. 请论述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一词长于铺叙、时空转换的特色。
-
26. 简述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一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
25. 简述张元幹《贺新郎》(梦绕神州路)一词的艺术特点。
-
23. 简述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运用叠字的艺术效果。
-
24. 简述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一词的语言风格。
-
22. 简述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一词的艺术特色。
-
20. 简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运用的象征手法。
-
21. 简述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结句的妙处。
-
18. 简述黄庭坚《登快阁》一诗用典、炼字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
19. 简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以议论入词的特点。
-
17. 简述黄庭坚《登快阁》一诗写景抒情围绕“快”字生发的构思特点。
-
15. 范成大,字致能,号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__________”。有《_________》。
-
16. 杨万里,字______,号_______。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提倡“_______”,自辟蹊径,取材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通俗,世称“________”。有《______》。
-
13. 陆游,字______,自号_______。陆游是南宋伟大的_____诗人,生平作诗近万首,题材广阔,充满抗金爱国激情,风格多样,以豪迈雄放为主。早年受江西派影响,后自成一家。有《_______》、《_______》。其《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是一首__________,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自我形象十分突出。
-
14.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一首________,主要用________手法抒写情志。
-
12. 陈与义,字去非,号______。其诗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被列为江西派“______”之一,后期诗风接近杜甫,也能词。有《_______》、《_______》。其《伤春》是一首___________。
-
10. 《六丑》(正单衣试酒)是周邦彦_________的代表作。词题“蔷薇谢后作”,咏物即以咏怀,词中借蔷薇花在暮春凋谢的形象,寄托着作者深沉的身世飘零之感。
-
11. 李清照,号_______。为_______大家前期词作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则侧重表现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风格清新自然。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影响颇大。有《________》。
-
9. 周邦彦,字美成,号________。周邦彦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作风格缜密典丽,长调善于铺叙,讲究格律,为北宋_______大家,时誉颇高。有《_______》(又名《_______》)。
-
8.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悼亡词。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是将__________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在表现手法上,此词将______________,三者参酌使用,丰富了情感表现的手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7. 贺铸,字______,号_________。其词风格多样,词采绮丽,音律谐美。有《_______》(又名《___________》)。
-
6. 秦观,字_________,一字太虚,号_________,为“_______”之一尤工词,辞情兼胜,颇多感伤,为________代表词人,与黄庭坚并称“_________”。有《______》。其《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善用________,托景寓意,使词作含蕴深厚。
-
5. 黄庭坚《寄黄幾复》是一首七言律诗。“_________________”,是历来传诵的名联,被赞为“奇语”。
-
3. 苏轼《答谢民师书》一文虽是_________,但可以看成是苏轼的一篇文论。文章的重点是___________。
-
4. 黄庭坚,字鲁直,号_____、____。是“________”之一,诗与________并称“苏黄”,强调“无一字无来处”,风格奇崛,为_________开创者。词与________齐名,并称“秦七黄九”。_______列宋四大家之一。有《___________》。
-
2.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作者历叙韩愈一生的文章和功业,既慨叹其坎坷遭遇,又赞颂其政绩和气节,终归本于_____________。文末的歌词,是一首__________。
-
1.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是一首_________,此词运用“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在艺术风格上,_________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