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王)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啗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验,则敌之情伪,已可知矣。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卹,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敌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也?况敌人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则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可为恸哭流涕长太息者矣!

    (1)这段文字选自《戊午上高宗封事》,作者是谁?这篇文章与张元幹《贺新郎》(梦绕神州路)有什么关系?

    (2)作者驳斥了投降派王伦怎样的谬论?

    (3)解释加括号的词语

    而伦又以奸邪(济)之

    (竭)民膏血而不(卹)

    国势(凌夷)

  2. 分析睢景臣《高祖还乡》中的汉高祖形象。

  3. 说明《婴宁》中“笑”和“花”的描写对刻画婴宁形象的作用。

  4. 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怎样以“青词”的形式,表现了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政治内容?

  5.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翁卷《乡村四月》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请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比较其同异。

  6. 简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唐僧、猪八戒的性格特征。

  7.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内容与传统风俗中哪一个节日有关?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点。

  8. 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唱道:“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其中蕴含的深意是什么?

  9. 下列作品属于律诗的有( )

    • A.《登快阁》
    • B.《咏煤炭》
    • C.《三元里》
    • D.《圆圆曲》
    • E.《岐阳》
  10. 下列黄遵宪《哀旅顺》的诗句中,运用比喻的有( )

    • A.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 B.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 C.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 D.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噉
    • E.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11. 下列各“记”中,以论说为主的有( )

    • A.《浣花溪记》
    • B.《待漏院记》
    • C.《狱中杂记》
    • D.《病梅馆记》
    • E.《墨池记》
  12. 下列人物由旦角扮演的女主角有( )

    • A.王昭君(《汉宫秋》)
    • B.窦娥(《窦娥冤》)
    • C.(《牡丹亭》)
    • D.崔莺莺(《西厢记》)
    • E.赵五娘(《琵琶记》)
  13. 下列作品中,通过今昔对照表现主旨的有( )

    • A.《扬州慢》(淮左名都)
    • B.《眉妩》(渐新痕悬柳)
    • C.《双双燕》(过春社了)
    • D.《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 E.《点绛唇》(燕雁无心)
  14. 《译天演论自序》的作者是( )

    • A.严复
    • B.张维屏
    • C.康有为
    • D.梁启超
  15. 下列作品中,以书信体形式出现的是( )

    • A.《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 B.《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 C.《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 D.《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
  16.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风格特色是( )

    • A.清新淡远
    • B.抑郁悲凉
    • C.含蕴深永
    • D.沉痛慷慨
  17. 《宝玉挨打》写贾宝玉被打时,最先上前对贾政进行解劝的人是( )

    • A.王夫人
    • B.贾母
    • C.王熙风
    • D.众门客
  18. 下列属于《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是( )

    • A.洪憨仙
    • B.王子服
    • C.王小玉
    • D.柳遇春
  19. 吴伟业《圆圆曲》:“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其中的“壮士”指( )

    • A.田弘遇
    • B.李自成
    • C.吴三桂
    • D.朱由检
  20.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故事发生的朝代是( )

    • A.宋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2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 )

    • A.话本小说
    • B.拟话本小说
    • C.文言小说
    • D.传奇小说
  22.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决心设计除掉蔡瑁、张允,其原因是( )

    • A.二人原属刘表,后降曹操
    • B.二人原属东吴,后降曹操
    • C.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
    • D.二人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23.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除《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外,还有一部是( )

    • A.《长生殿》
    • B.《紫钗记》
    • C.《还魂记》
    • D.《浣纱记》
  24. 袁宏道《徐文长传》:“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形容的是徐文长的( )

    • A.人品
    • B.文章
    • C.诗歌
    • D.书法
  25. 陈子龙《小车行》就其体裁而言属于( )

    • A.古乐府体
    • B.拟乐府体
    • C.新乐府体
    • D.七言绝句体
  26. 下列曲词中所含人物,属于唐代的是( )

    • A.裴公绿野堂
    • B.陶令白莲社
    • C.便北海探吾来
    • D.道东篱醉了也
  27. 下列作品属于散曲中小令的是( )

    • A.马致远《夜行船》(秋思)
    • B.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 C.刘过《西江月》(贺词)
    • D.张可久《山坡羊》(闺思)
  28. 刘因《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主旨是( )

    • A.向往西湖
    • B.闲赏梅花
    • C.隐居不仕
    • D.故国之思
  29. 在《琵琶记·糟糠自厌》中,痛责自己不该让蔡伯喈上京赶考,致使家人遭受磨难的人是( )

    • A.蔡公
    • B.蔡婆
    • C.赵五娘
    • D.邻居张太公
  30. [般涉调]《哨遍》:“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那大汉”指( )

    • A.赵忙郎
    • B.刘三
    • C.王乡老
    • D.瞎王留
  31.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表达重视爱情、蔑视功名利禄的唱词是( )

    • A.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 B.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 C.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 D.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32. 《错斩崔宁》选自( )

    • A.《喻世明言》
    • B.《警世通言》
    • C.《醒世恒言》
    • D.《清平山堂话本》
  33. 《观潮》一文的作者是( )

    • A.朱熹
    • B.周密
    • C.谢翱
    • D.胡铨
  34. 下列词作属于自度曲的是( )

    • A.王沂孙《眉妩》
    • B.张炎《解连环》
    • C.史达祖《双双燕》
    • D.辛弃疾《摸鱼儿》
  35.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中,运用淝水之战典故的是( )

    • A.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 B.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 C.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 D.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36. 在辛弃疾《水龙吟》运用典故的词句中,表现人事变迁的是( )

    • A.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 B.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37.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的是( )

    • A.春日
    • B.夏日
    • C.秋日
    • D.冬日
  38. 下列周邦彦《兰陵王》词句中点明全词主旨的是( )

    • A.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 B.凄恻,恨堆积
    • C.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 D.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39. 欧阳修《秋声赋》用“砭人肌骨”形容秋状中的( )

    • A.色
    • B.意
    • C.容
    • D.气
  40. 下列诗作中受了杜甫《三吏》、《三别》影响的是( )

    • A.王安石《明妃曲》
    • B.黄庭坚《登快阁》
    • C.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 D.梅尧臣《汝坟贫女》
  41. 采用先扬后抑,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的词作是( )

    • A.《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B.《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C.《望海潮》(东南形胜)
    • D.《踏莎行》(候馆梅残)
  42. 下列文章中属于驳论文的是( )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 B.《六国论》
    • C.《答司马谏议书》
    • D.《上枢密韩太尉书》
  43.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是( )

    • A.范仲淹
    • B.欧阳修
    • C.梅尧臣
    • D.苏舜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