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
阅读丛维熙小说《狗的死刑》,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附《狗的死刑》原文
狗的死刑
丛维熙
那条细腰、尖嘴的军犬“阿利”,并没意识到它面临着灾难;但是站在黑狗旁边四个被揪来陪斗的老头儿,却有点忐忑不安。他们谁也不知为什么要审判这条狗,更不晓得为什么把他们拉来陪斗。
“奇怪吗?我们‘砸烂公检法兵团’经过内查外调,终于查清楚了,”兵团头头秦司令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摇着一把破芭蕉扇,驱赶着他那条缠着药布的伤腿上吮血的苍蝇,说,“你们这四个牛鬼蛇神,和这条狗的罪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为什么叫我们国产狗去里通外国?又为什么让这条杂种狗来劳改农场?交代吧!”
“牛鬼蛇神”中的“牛”,是北京附近某地训练军犬的科长。他不亢不卑地说:
“为了优选良种,我们让它的母亲同德国狼犬交配,有了这条小‘阿利’。这是为了提高军犬的格斗威力。”
“鬼”的身子虽然弓得像个“?”号,话里可明显带着火药味:
“这条‘阿利’,也真是瞎了眼睛,怎么咬坏了秦司令的小腿肚呢?!我把它从军犬队带来农场的几年中,它曾追捕过七名越狱的逃犯,为劳改工作立过大功……”
“蛇”的腰板挺得笔直,像一根绷紧的弓弦。他粗声大气地说:
“狱政科长的话一点也不假,‘阿利’给我这个管果园的队长帮过大忙呢!它对偷公家苹果、蜜桃的小偷,决不口下留情!”
“神”是这个劳改农场的场长,他接过“蛇”的话茬,顺水推舟地问道:
“秦司令,你……不,您要是不去果园伸手摘桃,‘阿利’何至于咬伤您的腿肚一一”
“住口一一”秦司令猛然跺了一下脚,伤口被震破了,血一下渗出药布。他把扇子狠狠向“牛鬼蛇神”面前一摔,吼叫道:“你们这些走资派,竟然包庇里通外国的‘阿利’,你们屁股坐到哪儿去了?这条狗从血统上看,从表现上看都是反革命。你们既然不认罪,对不起,都挂上大牌子去刑场‘陪绑’!”
片刻之后,“牛鬼蛇神”胸前都多了一块二十公斤重的大铁牌。四块大铁牌上分别写着:“里通外国的牵线人”、“里通外国的辩护士”、“里通外国的支持者”、“里通外国的保护伞”。细细的铁丝,勒进四个“老公安”的脖子里……
他们和那条“阿利”一起被带进果园,刑场置在秦司令伸手“摘”桃的那棵树前面。“牛鬼”为一伍站在狗的左侧;“蛇神”为另一伍站在狗的右侧。可怜的“阿利”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枪声就响了;它一一痉挛着身子,离开了它所不能理解的世界。
血,溅到秦司令的身上。人们发现了一个奇迹,原来狗喷出来的血,比他伤口上流出的血要红得多……
(选自《中国新时期微型小说经典》,郑允钦主编、吴金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
简析老舍戏剧《茶馆》的语言风格
-
简析张炜散文《融入野地》中“野地”的含义。
-
分析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方式。
-
简析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的形象。
-
简析舒婷诗歌《双桅船》的主题意蕴。
-
田汉话剧《关汉卿》中,关汉卿通过《双飞蝶》一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有
- A.敢于反抗权贵的英雄气概
- B.不惜牺牲的壮烈情怀
- C.对亡妻的悼念
- D.对窦娥的爱情
- E.对朱帘秀的爱情
-
下列作品中,属于海子创作的诗歌有
- A.《麦地》
- B.《阿尔的太阳》
- C.《亚洲铜》
- D.《童年二题》
- E.《智慧之歌》
-
下列语句,对丰子恺散文《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中癞六伯形象描述正确的有
- A.喜欢占小便宜,生性吝啬
- B.身材瘦小,头上有许多癞疮疤
- C.孑然一身,自耕自食,自得其乐
- D.家中环堵萧然,别无长物,却很好客
- E.每日做完生意,就在凉棚下吃时酒,然后就站在桥上骂人
-
沙叶新话剧《陈毅市长》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 A.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头两年
- B.新中国成立之前两年
- C.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
-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转型期
-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这一形象是
- A.看透一切、极度冷漠的官僚主义者
- B.充满革命理想主义激情和青春朝气的年轻人
- C.对旧观念、旧事物大胆质疑和批判的青年
- D.有时为工作中种种现实矛盾而彷徨、痛苦的干部
- E.世故圆滑、对革命事业丧失热情的革命者
-
绿原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中,诗人所同情的《圣经》中“那倒霉”人物是
- A.为人民立法的摩西
- B.推倒神殿的沙逊
- C.宣布耶稣无罪的罗马总督彼拉多
- D.悄悄自缢以谢天下的犹大
-
公刘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的中心意象“大森林”象征的是
- A.国家和民族
- B.爱情和友谊
- C.生命和智慧
- D.自由与民主
-
痖弦诗歌《红玉米》中,“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的含义是
- A.想象中的历史情致
- B.现代人的精神象征
- C.记忆中的人生
- D.爱情幸福的象征
-
臧克家诗歌《有的人》是为一位作家逝世13周年而作,这位作家是
- A.鲁迅
- B.傅雷
- C.钱钟书
- D.汪曾祺
-
洛夫诗歌《长恨歌》中化用的古典诗句是
- A.为此题诗真绝命,潇潇暮雨在苏州
- B.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C.我自泥泞君自洁,应得人天别样看
- D.名流千百无归宿,我在人间大有天
-
诗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出自
- A.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 B.西川《一个人老了》
- C.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 D.王家新《日记》
-
罗门诗歌《麦坚利堡》是一首
- A.讽喻诗
- B.爱情诗
- C.悼亡诗
- D.咏物诗
-
郭小川诗歌《望星空》前半部分中,“我”望星空时的心情是
- A.惆怅
- B.自豪
- C.绝望
- D.冷漠
-
余光中诗歌《乡愁》用来表达作者和妻子分居两地相思之苦的意象是
- A.坟墓
- B.邮票
- C.船票
- D.海峡
-
曾卓诗歌《有赠》中的“我”自喻为
- A.“生命的灯”
- B.“一座炼狱”
- C.“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 D.“彩云般的烈焰”
-
郭路生诗歌《相信未来》的思想意蕴是
- A.歌颂了灾难岁月中的人间真情,宣告着正义、人性的胜利
- B.表达了对爱情、友谊等问题的理性思考
- C.表达了向苦难现实宣战,对未来的执著信念
- D.表现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
孙犁散文《黄鹂一一病期琐事》中,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 B.互文譬喻
- C.侧面烘托
- D.讽刺夸张
-
宗璞散文《哭小弟》所叙述的小弟的几个人生片断是
- A.童年、工作和去世
- B.童年、结婚和留学
- C.中学、大学和工作
- D.大学、留学和去世
-
邵燕祥杂文《(圣经)拟作》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 A.隐喻
- B.象征
- C.对比
- D.反问
-
下列选项中,悼念亲人或朋友的作品是
- A.西西《致西绪福斯》和台静农《记波外翁》
- B.巴金《怀念萧珊》和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C.巴金《怀念萧珊》和台静农《记波外翁》
- D.贾平凹《秦腔》和周涛《巩乃斯的马》
-
下列选项中,悼念亲人或朋友的作品是
- A.西西《致西绪福斯》和台静农《记波外翁》
- B.巴金《怀念萧珊》和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C.巴金《怀念萧珊》和台静农《记波外翁》
- D.贾平凹《秦腔》和周涛《巩乃斯的马》
-
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中,母亲回忆少女时代美好生活时的心情是
- A.感伤难过
- B.自怨自艾
- C.平静从容
- D.激动感奋
-
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的奖项是
- A.鲁迅文学奖
- B.茅盾文学奖
- C.诺贝尔文学奖
- D.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张承志小说《残月》中,“洋女子”在杨三老汉家乡努力推进的事情是
- A.收养弃婴
- B.退耕养草
- C.出国移民
- D.推广中国民俗文化
-
陈翔鹤小说《广陵散》中,和嵇康一样嗜好打铁、得罪当朝权贵的人物形象是
- A.何曾
- B.吕安
- C.向秀
- D.钟会
-
王安忆小说《喜宴》的主要艺术风格是
- A.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
- B.田园抒情诗般的意境
- C.神秘迷幻的宗教气氛
- D.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
下列人物中,出自苏童小说《拾婴记》中的一组是
- A.罗文礼、小英子、老年
- B.李六奶奶、张胜、罗庆来
- C.庆丰、卢杏仙、志煌
- D.癞六伯、李六奶奶、老年
-
陈染小说《空的窗》叙述“我”和一位退休老人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所采用的方式是
- A.“击鼓传花”式
- B.词典式
- C.“人像展览”式
- D.明暗两条线索交织、映衬
-
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聚焦的特定群体是
- A.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文人群体
- 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知青
- C.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
- D.二十世纪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移民
-
铁凝小说《哦,香雪》善于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所表现的风格特色是
- A.愤懑激昂
- B.空灵蕴藉
- C.热烈奔放
- D.沉郁顿挫
-
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的高超棋艺及其对理想境界的执著追求得到完美展示的情节是
- A.光着膀子大战脚卵
- B.与九人展开车轮大战
- C.和倪斌下盲棋
- D.与捡破烂的老头下棋
-
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裁缝老婆这一形象是
- A.渴求新知、渴望摆脱贫困的女性
- B.吃苦耐劳、细心照料丈夫的女性
- C.自私无聊、喜欢窥探他人隐私的女性
- D.善良纯真、用美好心灵温暖他人的女性
-
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所写故事的时空背景是
- A.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国民党撤离大陆前的南京
- B.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国民党撤离大陆前的上海
-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 D.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
-
刘庆邦小说《鞋》中守明费心思做鞋的目的是
- A.表达对子女的关爱
- B.表达对父母的孝心
- C.表达对未婚妻的爱恋
- D.表达对未婚夫的爱恋
-
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全篇的叙述者是
- A.“我”
- B.小通讯员
- C.新媳妇
- D.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