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小说《老和尚炒股》,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老和尚炒股

    魏雅华

    和尚空了法师年纪并不很老,才刚满五十。可他辈分大,地位高,又蓄了一大把胡子,于是人们都叫他老和尚。他没什么经济头脑,可是庙里要修佛事,要塑金身,哪一样能离了钱?一天,某银行行长到庙里来卜卦问签,问官运仕途。那时,正值换届,行长心里七上八下,扑通得厉害。偏巧,行长抽了个下下签,签上说他十日内必有囹圄之灾。吓得行长面如土色,腿似筛糠,连问老和尚该怎么办?空了法师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你就做件善事吧,贷给庙里十万元,保你消灾免祸。”行长拿出支票大笔一挥,老和尚十万元当即到手。行长还说,若真灵验,保我无灾,我再给你十万。不出十天,行长居然升迁了。行长越发信神了,到庙里来还愿,不但那十万元贷款不要还了,又捐了十万元,共计二十万元,给庙里作香火钱。可空了法师总觉此钱不干净。他想,这行长肯定是个贪官,要不,一听有囹圄之灾,怎么就吓得腿如筛糠呢?从此,他就有了块心病,想做件善事,把这二十万元捐了。

    那是一九九四年的夏天,一连七十多天没有下雨,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他下山了。下汽车时,刚好那车站在一家证券公司门前。老和尚朝证券公司门口一看,一头的雾

    水。他也看报,知道前两年为买股票,挤死过人,如今怎么败落成了这个样子?上午十点,营业时间,巨大的卷闸门只开了一道缝,若要进去,得爬才行。

    老和尚口渴,买了瓶矿泉水,边喝边问,那卖水的人说,他就是证券部主任,如今不买卖股票,卖冷饮了。证券公司都快关门了,他们两月都没开工资了,关了门,他就失业了。一家人吃什么呢?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空了法师心太软,见这么个五尺汉子流泪,他的眼泪也下来了。忙念了声“阿弥陀佛”,心想,何不买点股票,做件善事,救股市股民于水火之中?

    于是,他便随证券部主任进了卷闸门,大厅空无一人,麻雀乱飞,一地雀粪。

    见居然有人买股票,主任狂喜不已,说:“深发展”便宜,就买“深发展”吧。那天是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深发展”当天的牌价为一元七角五分。空了法师念了声:“阿弥陀佛!”二十万全给他了。

    过了几年,他要下山,却盘缠不多,囊中羞涩,他想起还有些股票。

    他下了车,又大吃一惊,只见证券公司门前人如潮涌,挤不进去,出什么事了?却见门口的广告牌上有证券部的电话号码,忙掏出手机,找到了主任。

    主任立即迎了出来,将他请进了贵宾室。他说明来意,主任打开电脑,一看,“深发展”涨停,堵了三百多万的单子,都买不上。空了法师忙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出家人慈悲为怀,与世无争,就卖给那些买不上的人吧。”那天是一九九七年五月十二日,“深发展”的牌价是三十二元。过了五分钟,主任提了满满一皮箱钱来,吓了他一大跳。忙问主任有没有搞错,他给他的可是二十万呀,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三百多万了呢?主任说,我们从来没多给过人家钱。

    从此,空了法师名扬四海,成了大名鼎鼎的股神,一把挣了三百多万。庙宇香火鼎盛,香客如云,朝拜者排山倒海,来的都是股民,不是要听佛经,而是要听他的股经。

    老和尚对着“九头鸟”大喇叭说:“《佛经》即《股经》,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选自《名家名作·微型小说》,秦榆选编,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

  2. 简析沙叶新话剧《陈毅市长》的结构特征

  3. 分析张洁散文《拣麦穗》中两个拣麦穗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及其意义。

  4. 简析贾平凹散文《秦腔》的艺术特点

  5. 《怀念萧珊》一文表达了巴金

    • A.对于妻子早逝的愧疚
    • B.将个人、家庭悲剧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 C.哀而不伤,随遇而安的态度
    • D.细水长流的深情和乐天知足的态度
    • E.记述监狱生活中的若干遭遇和心迹
  6. 简析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的小渔形象。

  7. 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一文中,孤苦境遇中的癞六伯的人生态度是

    • A.孑然一身,却很好客
    • B.云游四方,广交朋友
    • C.布施行善,热心公益
    • D.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
    • E.自耕自食,自得其乐
  8.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寄托了情思变化的核心意象有

    • A.邮票
    • B.机票
    • C.船票
    • D.坟墓
    • E.海峡
  9. 小说《受戒》的艺术特点有

    • A.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
    • B.淡化情节
    • C.淡化人物性格
    • D.营造诗意化的生活场景
    • E.语言朴素淡雅
  10.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的官僚主义者形象有

    • A.周润祥
    • B.赵慧文
    • C.王清泉
    • D.韩常新
    • E.刘世吾
  11. 舒婷诗歌《双桅船》的一组核心意象是

    • A.船和灯
    • B.船和岸
    • C.船和风暴
    • D.船和海
  12. 诗人牛汉属于

    • A.九叶诗派
    • B.现代诗派
    • C.朦胧诗派
    • D.七月诗派
  13. 以巴尔扎克的“那蔷薇,就像所有的蔷薇,/只开了一个早晨”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 A.流沙河的《草木篇》
    • B.海子的《亚洲铜》
    • C.痖弦的《红玉米》
    • D.洛夫的《长恨歌》
  14. 以“纪念鲁迅有感”为副标题的作品是

    • A.《杂文二题》
    • B.《有赠》
    • C.《有的人》
    • D.《一个人老了》
  15. 下列属于王小波创作的“时代三部曲”是

    • A.《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启蒙时代》
    • B.《黑铁时代》、《启蒙时代》、《青铜时代》
    • C.《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 D.《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16. 《回看血泪相和流》一文中多次提及的让作者屡遭批判的电影剧本是

    • A.《不夜城》
    • B.《夜店》
    • C.《香雪海》
    • D.《天意怜幽草》
  17. 《马桥词典》的文体是

    • A.章回体小说
    • B.词典体小说
    • C.书信体小说
    • D.意识流小说
  18. 下列均属于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人物是

    • A.黑孩、老石匠、小铁匠、菊子、明子
    • B.小石匠、小英子、菊子、明子、小铁匠
    • C.老铁匠、韩老七、黑孩、菊子、小石匠
    • D.老铁匠、小石匠、小铁匠、菊子、黑孩
  19. “你昨天说那孩子要是一头羊,你就能养,你说错话了!”《拾婴记》中说这句话的人是

    • A.庆丰
    • B.庆来
    • C.罗文礼
    • D.老年
  20. 散文《记波外翁》中,“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诗句的作者是

    • A.乔大壮
    • B.许寿裳
    • C.台静农
    • D.魏建功
  21. 《残月》中的杨三老汉不畏身体疼痛和路途艰辛要去参加的活动是

    • A.早祷
    • B.晚祷
    • C.祭祀
    • D.祈雨
  22. 田汉的话剧《关汉卿》成功塑造的一位女性艺术家形象是

    • A.朱帘秀
    • B.凤娇
    • C.窦娥
    • D.蓝田玉
  23. 公刘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中的“烈士”张志新是

    • A.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军人
    • B.反右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 C.“文革”时期坚持说真话的干部
    • D.和平时期舍己救人的普通工人
  24. 通过描写人与狗的命运遭际,展现极左路线的肆虐及中国农民物质生活极端贫困、精神生活极其惨痛的景况的作品是

    • A.《空的窗》
    • 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C.《亲亲土豆》
    • D.《陈奂生上城》
  25. 以“我爱这雪,这茫然中的颤栗;我忆起/青草呼出的最后一缕气息……”结尾的作品是

    • A.《哦,香雪》
    • B.《融入野地》
    • C.《日记》
    • D.《麦地》
  26.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这些诗句出自

    • A.《就是那一只蟋蟀》
    • B.《始祖鸟》
    • C.《会唱歌的鸢尾花》
    • D.《舟子的悲歌》
  27. 陈映真小说《将军族》中生于台湾花莲,被迫当妓女仍坚持“卖笑不卖身”,逃出妓院后以演女小丑为生,最终殉情的人物形象是

    • A.康顺子
    • B.小英子
    • C.小瘦丫头儿
    • D.粉萍
  28. 《茶馆》中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是

    • A.常四爷
    • B.秦仲义
    • C.松二爷
    • D.王利发
  29.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这句出自

    • A.《少女小渔》
    • B.《母亲的羽衣》
    • C.《髻》
    • D.《怀念萧珊》
  30. 表达晚年穆旦的人生理性思考和对灵魂诗性拷问的作品是

    • A.《智慧之歌》
    • B.《死亡之塔》
    • C.《悬崖边的树》
    • D.《甘蔗林——青纱帐》
  31. 下列作品中为人民大会堂落成而创作的是

    • A.曾卓《有赠》
    • B.郭小川《望星空》
    • C.食指《相信未来》
    • D.罗门《麦坚利堡》
  32. 下列属傅雷的代表性译著是

    • A.《约翰·克里斯多夫》
    • B.《复活》
    • C.《简·爱》
    • D.《玩偶之家》
  33. “作者以个体生命为例证,孤军深入与万物万象对话,最终发现磨难与幸运、虚幻与实在、有限与无限、小我与万物的辩证统一”所说的作品是

    • A.《怀念萧珊》
    • B.《我与地坛》
    • C.《相信未来》
    • D.《致西绪福斯》
  34. 下列符合小说《鞋》的描述是

    • A.故事具有浪漫传奇情调
    • B.故事具有悲剧色彩
    • C.故事具有幽默喜剧风格
    • D.故事具有荒诞特征
  35. 被钱钟书称之为“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的作品是

    • A.《干校六记》
    • B.《沉默的大多数》
    • C.《商州散记》
    • D.《丁香结》
  36. 下列最能表达散文《黄鹂——病期琐事》主题意蕴的话是

    • A.凡事都有自己的极致
    • B.审美,首先要有能够审美的眼睛
    • C.景物一体,是写作散文的极致
    • D.美在一定环境里才能发挥到极致
  37. 小说《空的窗》的作者是

    • A.严歌苓
    • B.王安忆
    • C.陈染
    • D.琦君
  38. “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这句话出自

    • A.《棋王》
    • B.《透明的红萝卜》
    • C.《受戒》
    • D.《送一个人上路》
  39.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 A.新中国成立前后
    • B.1957年“反右”时期
    • C.“文革”期间
    • D.改革开放初期
  40. 王安忆小说《喜宴》突出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象征主义
    • D.魔幻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