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
分析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象征艺术手法及音乐性特点
-
阅读何其芳的散文《货郎》,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何其芳《货郎》原文)
货郎
何其芳
鼓在货郎手里响了起来。六月天,西斜的阳光照着白墙和墙外的槐树,层层的叶予绿得那样深;金属的蝉鸣声突然停止;在这种静寂里,这座大宅笫不知存在了若干年了,于旅行人却会是一个惊奇的出现,这时门半掩着,像刚经过外出人的手轻轻一带。但这挑着黄木箱的货郎从草坡走下来,拐弯,经过一所古墓,不待抬头已知道是柳家庄了,举起手里的小鼓,摇得绷绷的响了起来。
他已走到门前了,趁这时候我们清楚的瞧瞧他:高个儿,晒旧了的宽边草帽下,油黑色的瘦脸上露着筋,长着斑白的须,是在老年人中很难遇到的那种倔强的,有响亮的笑声和好脾气的人。
他用手推开了门。惊骇他那样没有礼貌吗?这不过是最外一道门,白天虚掩着,晚上才关闭,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不是一个陌生的来客。瞧他那不慌不忙的神气,挑着黄木箱迈进一个石板铺成的大院子,向前走四五十步,站着望那严闭的两扇大门和门上的半锈的铁环,手里的鼓又响了起来。
鼓声是他的招呼,告诉人“林小货来了。”林小货就是他的名字。没有人问他的家在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已多大岁数了。人们都和他太熟识,反而不问这些了,凡是当他从路旁的茅草屋过,农夫农妇都喊他的名字,买几根针,几尺布。于这些大宅第,他像一只来点缀荒凉的候鸟,并且一年不止来一次。但现在门内没有动静。他放下担子,放下鼓,把草帽边垫着阶石坐下,低着头。他在想什么呢,这老来还要自谋衣食的人?难道想坐在这门外睡一觉吗,在这西斜的阳光里?轧轧,一个老女仆随着门开走出来:“林小货吗?来多久了?”
“刚一会儿。”
“干吗不叫?要是我不出来掐青菜——”
“我刚坐下歇一会儿。我想总会有人出来,这晚半天。”
“老爷往常倒在这时候出来走走——”
“现在不了吗?”
“现在病了。”
“那么,劳您的驾,告诉老太太一声。”
这宅第的主人病了。这消息使他吃惊吗?他倒是有点惘然。想象那样一个和善的老头儿,拥有富足的田产,度着平静无波浪的生活,算是有福气了,而缺乏一点康健,正如这巨大的宅第缺乏一点热闹的人声。像故事里的员外,晚年才得一位公子。小姐们早出嫁了,公子也在娇养中长大了,但又到远远的地方去了,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仆人。仆人们是不许高声讲话的,他们的脚步差不多是无声的来往在厅里,在走廊间,在楼梯上。这些林小货都知道。并且记得那和善的老头儿对他毫不拿身分,喜欢和他攀谈,谈年岁收成,谈县城里的事。他是很难得到县城里去的,因此林小货的话可多了,但他并不厌烦,有时还谈到他的公子。“听说公子很有才学,将来会做大事的。”“要是在从前倒也许——”叹一口气。“还不回来娶媳妇吗?”“时常有媒人来说亲呢。”“像老爷这样人家,挑选得太难了。”“倒是他不愿意。孩子们的事情,现在我们不能做主了。”
老女仆重出来了,身边跟一条黄狗。狗也认识林小货,走拢来嗅嗅他的衣角,摇摇尾。
“老太太问有什么新来的货?”
“哪有甚么好的。要用好的货,老太太早派人到县城里去买了。”但他还是打开了箱子。大概这女仆已受了嘱咐,由她作主的挑了一些东西。林小货是卖不了甚么也得走走。而这些大宅第的主人呢,向来是不缺乏什么也得买点他的货。
“老太太叫你就在这儿吃晚饭。”
“天还早,多谢了。说我问老爷的病。”
“还到哪儿去?”
“不到哪儿去也得走了。”
我们这倔强的瘦瘦的朋友戴上他的宽边草帽了。夕阳灿烂。他挑着黄木箱走出门外,陡然觉到自己的衰老和担子的沉重。将赶到一个市集里去吃晚饭吗?将歇宿在一家小客店里吗?将在木板床上辗转不寐,想着一些从来没有想到的事吗?他已走下草地,拐弯,经过一亩稻田,毫不踟蹰的走到大路上了。他又举起手里的鼓,正如我们向我们的朋友告别时高高举起帽子,摇得绷绷绷的响了起来。
一九三五年二月二日
-
简析话剧《上海屋檐下》的结构艺术特点。
-
简述散文《囚绿记》中所描写的常春藤的特性及其象征意义。
-
下列属于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人物是()
- A.汪文宣
- B.杜善人
- C.程仁
- D.张裕民
- E.钱文贵
-
简析小说《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出入于“围城”的艰难人生经历所突现的性格特点。
-
《边城》表达了人物丰富缠绵的内心情感,其语言特点表现为()
- A.华美绚丽
- B.质朴清丽
- C.豪迈奔放
- D.含蓄自然
- E.酣畅淋漓
-
下列与抗战题材有关的作品有()
- A.《在其香居茶馆里》
- B.《华威先生》
- C.《荷花淀》
- D.《小城三月》
- E.《潘先生在难中》
-
下列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有()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 B.《小城三月》
- C.《呼兰河传》
- D.《骆驼祥子》
- E.《伤逝》
-
歌剧《白毛女》在创作上学习和继承的对象有()
- A.民族戏曲
- B.民间诗歌
- C.民间音乐
- D.西洋歌剧
- E.西洋话剧
-
冯雪峰的《简论市侩主义》认为市侩主义的核心是()
- A.物质主义
- B.利己主义
- C.拜金主义
- D.犬儒主义
-
在鲁藜的《泥土》一诗中,与“泥土”相对的意象是()
- A.鼠曲草
- B.珍珠
- C.小草
- D.天空
-
《南归》是田汉早期的话剧,它的性质是()
- A.浪漫主义悲剧
- B.浪漫主义喜剧
- C.现实主义悲剧
- D.现实主义历史剧
-
闻一多《洗衣歌》的写作背景是()
- A.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 B.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 C.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
- D.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
-
阿垅诗作《孤岛》的主题意蕴是()
- A.表达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思念
- B.表达作者身在台湾对祖国的向往
- C.表达诗人与正义力量及事业的血肉联系
- D.表达与自己爱人血肉相连的情感
-
以未庄、土谷祠为典型环境展开叙事的小说是()
- A.《阿Q正传》
- B.《桃园》
- C.《山峡山》
- D.《春桃》
-
在“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个十年中,以“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为主要特色的作家是()
- A.叶圣陶
- B.鲁迅
- C.巴金
- D.茅盾
-
下列属于自传体小说的作品是()
- A.《家》
- B.《财主底儿女们》
- C.《断魂枪》
- D.《呼兰河传》
-
诗歌《天上的市街》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展开想象,其中特别呈现的意象是()
- A.牛郎织女和亭台楼阁
- B.流星和车马
- C.星星和街灯
- D.天河和高楼
-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的主人公是()
- A.程仁
- B.郭全海
- C.赵玉林
- D.钱文贵
-
冰心的《寄小读者》是()
- A.书信体散文集
- B.日记体散文集
- C.随笔集
- D.杂文集
-
被观众誉为暴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新官场现形记”的讽刺喜剧作品是()
- A.《结婚进行曲》
- B.《升官图》
- C.《石达开的末路》
- D.《岁寒图》
-
诗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作者是()
- A.何其芳
- B.卞之琳
- C.辛笛
- D.杜运燮
-
巴金的小说《家》中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具有反抗精神的进步青年是()
- A.瑞珏
- B.觉新
- C.梅
- D.觉慧
-
臧克家的《星星》一诗热情赞美布满天空的星星。星星意象所暗喻的是()
- A.革命志士
- B.广大人民
- C.广大战士
- D.社会精英
-
《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几种灯光中,在文章结尾出现象征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 A.我的心灵的灯
- B.旧居的灯光
- C.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 D.爱尔克的灯光
-
《钓台的春昼》一文反映了作者()
- A.对严子陵历史故事的追思
- B.对家乡秀美山川的迷醉与依恋
- C.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 D.对黑暗现实的忧思和愤慨
-
诗人艾青写作《大堰河——我的褓姆》的场所是()
- A.家里
- B.狱中
- C.学校里
- D.故乡
-
丁西林的话剧《压迫》是一出()
- A.独幕悲剧
- B.独幕喜剧
- C.四幕悲剧
- D.四幕喜剧
-
诗作《手推车》所反映的时代与社会背景是()
- A.抗战初期的北方
- B.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方
- C.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
- D.解放战争时期的江南
-
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开篇的小说是()
- A.《阿Q正传》
- B.《祝福》
- C.《伤逝》
- D.《铸剑》
-
女工陈二妹的形象出自郁达夫的小说()
- A.《沉沦》
- B.《薄奠》
- C.《春风沉醉的晚上》
- D.《迟桂花》
-
《菉竹山房》在爱情悲剧上着墨不多,而是着力于()
- A.人物对话的描写
- B.故事情节的叙述
- C.心理活动的刻画
- D.环境气氛的烘托
-
下列在左联时期涌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讽刺作家是()
- A.郁达夫
- B.鲁迅
- C.茅盾
- D.张天翼
-
老舍的《断魂枪》中“沙子龙的镳局已改成客栈”,最主要原因是()
- A.沙子龙重伤大病
- B.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盛行
- C.民国政府的严令禁止
- D.镳局众多,竞争激烈
-
《凤凰涅槃》的诗体是()
- A.格律体
- B.自由体
- C.散文诗体
- D.十四行诗体
-
冯至的抒情诗《我是一条小河》把“我”比做“小河”,委婉地表达对恋人的一往情深的忆念。其抒情线索是()
- A.小河流过山谷、田野,流入大海
- B.小河流过森林、花丛,流入大海
- C.小河流过花园、田野,流入大海
- D.小河流过森林、山谷,流入大海
-
李广田散文《山之子》所采用的叙述线索是()
- A.“我”的见闻
- B.“山之子”的见闻
- C.刘兴的见闻
- D.高立山的见闻
-
《死水》通篇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象征
- B.比拟
- C.比喻
- D.排比
-
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代表的散文家是()
- A.梁实秋
- B.丰子恺
- C.夏丏尊
- D.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