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0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丰子恺的散文《作父亲》,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丰子恺《作父亲》原文)

    作父亲

    丰子恺

    楼窗下的弄里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一个孩子从算草簿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小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我刚才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交,跌痛了膝盖骨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看见一群孩子正向一个挑着一担“咿哟,咿哟”的人招呼,欢迎他走近来。元草立刻离开我,上前去加入团体,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孩子们见我出来,大家回转身来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的喊声由命令的语气变成了请愿的语气,喊得比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它们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我全无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绝对屏除外来的诱惑而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且让这个“咿哟、咿哟”来打破门庭的岑寂,当作长闲的春昼的一种点缀吧。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一瞬间我的心也屏绝了思虑而没入在这些小动物的姿态的美中,体会了孩子们对于小鸡的热爱的心情。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就成了咫尺天涯。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小鸡卖几钱一只?”

    “一块洋钱四只。”

    “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否?”

    “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他说过,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越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

    “没有还价!”

    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元草的喊声就变成了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的招呼:

    “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

    “没有还价!”

    他说过便昂然地向前进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消失了。我这里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对门的大嫂子曾经从矮门上探头出来看过小鸡,这时候就拿着针线走出来,倚在门上,笑着劝慰哭的孩子,她说:

    “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我来叫你呢!”她又笑着向我说:

    “这个卖小鸡的想做好生意。他看见小孩哭着要买,越是不肯让价了。昨天坍墙圈里买的一角洋钱一只,比刚才的还大一半呢!”

    我同她略谈了几句,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我原想为长闲着春昼找些点缀而走出门口来的,不料讨个没趣,扶了一个哭着的孩子而回进来。庭中柳树正在骀荡的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安稳的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

    “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就不肯让价了!”

    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

    “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日

    (选自《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 论述曹禺话剧《雷雨》的艺术成就。

  3. 简析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成就

  4. 简析《凤凰涅槃》的浪漫主义特色。

  5. 简析李广田散文《山之子》的写作手法

  6. 鲁迅的《祝福》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

    • A.倒叙手法
    • B.白描手法
    • C.夸张手法
    • D.“画眼睛”手法
    • E.对比手法
  7. 下列描述中与《荷花淀》相符的有()

    • A.在动作、对话和细节中刻划人物心理
    • B.正面展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场景
    • C.把紧张的战斗生活和日常生活细节糅合起来,自然地展开故事
    • D.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朴实自然
    • E.构思新颖、情节展开详略得当,富有节奏感
  8. 下列描述符合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的有()

    • A.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反映生活、表现人物
    • B.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与情节的曲折
    • C.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 D.主人公是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形象
    • E.语言朴素,笔调幽默
  9. 下列属于散文的作品有()

    • A.《鹰之歌》
    • B.《莎菲女士的日记》
    • C.《天上的市街》
    • D.《一种云》
    • E.《钓台的春昼》
  10. 下列对诗歌《别了,哥哥》的判断正确的有()

    • A.这是一首写实性的诗作
    • B.这是一篇与自己阶级彻底决裂的宣言书
    • C.诗篇采用白描和直接抒情的手法,以真情打动读者
    • D.作者为现代诗人徐祖华
    • E.作者为现代诗人艾青
  11. 下列不符合诗歌《发现》的描述是()

    • A.通篇采用象征手法
    • B.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现实的失望与痛苦
    • C.以恐怖的“噩梦”极写现实的黑暗
    • D.以紧迫的发问抒发内心的痛苦
  12. 塑造曹七巧这个艺术形象的作家是()

    • A.沈从文
    • B.张爱玲
    • C.许地山
    • D.沙汀
  13. 下列通过长辈对晚辈的“窥房”来表现人物心理畸变的小说是()

    • A.《断魂枪》
    • B.《菉竹山房》
    • C.《金锁记》
    • D.《沉沦》
  14. 戴望舒的诗歌《偶成》创作于()

    • A.五四时期
    • B.北伐战争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前战争时期
  15. 作家郁达夫属()

    • A.创造社
    • B.七月派
    • C.新月派
    • D.未名社
  16. 下列属格言式的抒情短诗是()

    • A.《拜献》
    • B.《死水》
    • C.《泥土》
    • D.《天上的街市》
  17. 下列属丁西林的作品是()

    • A.《南归》
    • B.《上海屋檐下》
    • C.《升官图》
    • D.《压迫》
  18. 下列均属废名的作品是()

    • A.《丈夫》、《囚绿记》
    • B.《竹林的故事》、《桃园》
    • C.《丈夫》
    • D.《竹林的故事》、《春桃》
  19.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诗句的作者是()

    • A.艾青
    • B.冯至
    • C.臧克家
    • D.卞之琳
  20. 以翠姨为主人公的萧红的小说是()

    • A.《生死场》
    • B.《呼兰河传》
    • C.《小城三月》
    • D.《牛车上》
  21. 《包身工》以两个童工的遭遇为例揭露资本家的罪恶,这两个童工是()

    • A.拿莫温、小福子
    • B.芦柴棒、“小东西”
    • C.小福子、芦柴棒
    • D.“小东西”、小福子
  22. “我的诗歌——在歌声嘹亮的一俄顷,/天外的云彩为你们织造快乐,/起一座虹桥,/指点着永恒的逍遥,/在嘹亮的歌声里消纳了无穷的苦厄!”这诗句出自()

    • A.《发现》
    • B.《偶成》
    • C.《拜献》
    • D.《生活是多么广阔》
  23. 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是()

    • A.吴荪甫
    • B.赵伯韬
    • C.杜竹斋
    • D.王和甫
  24. 《春末闲谈》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 A.人物个性化
    • B.说理形象化
    • C.对话口语化
    • D.语言抒情化
  25. 《骆驼祥子》中,主人公最后的命运是()

    • A.在街头械斗中身亡
    • B.在新中国获得新生
    • C.远走他乡,寻找出路
    • D.精神崩溃,彻底堕落
  26. 《寒夜》中的汪文宣是()

    • A.善良正直、忠厚老实又懦弱无能的小职员
    • B.恪守道德、忠于职守又胆小怕事的小学教员
    • C.善于算计、惯于经营又贪婪悭吝的小商人
    • D.性格忧郁、处事犹豫又心胸狭窄的小地主
  27. 小说《山峡中》的叙事人称是()

    • A.第一人称
    • B.第二人称
    • C.第三人称
    •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混用
  28. 臧克家《星星》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

    • A.运用象征手法,以典雅的语言和亲切的口吻来表达诗情
    • B.运用夸张手法,以激愤的语言和冷峻的口吻来传达诗情
    • C.运用喑喻手法,以口语般的语言和告白式的亲切口吻来表达诗情
    • D.运用拟人手法,以质朴的语言和告白式的亲切口吻来表达感情
  29. “年去年来一滴思乡的泪,/半夜三更一盏洗衣的灯……/下贱不下贱你们不要管,/看那里不干净那里不平,/问支那人,问支那人。”这段诗句出自()

    • A.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姆》
    • B.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
    • C.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 D.闻一多的《洗衣歌》
  30. 《荷花淀》中的女主人公是水生的()

    • A.姐姐
    • B.未婚妻
    • C.妻子
    • D.母亲
  31. 下列不符合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描述是()

    • A.注重心理描写
    • B.语言朴实简洁
    • C.叙述、议论与抒情结合
    • D.突出人物性格矛盾和心理冲突
  32. 下列作家中,属于未名社成员的是()

    • A.台静农
    • B.丁玲
    • C.许地山
    • D.废名
  33. 下列不符合《秋夜》的描述是()

    • A.作品传达了对黑暗暴虐统治的憎恶和愤怒
    • B.作品传达了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者的同情
    • C.作品传达了对童年和故乡生活的深情回顾
    • D.作品传达了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
  34. 对冰心的小诗创作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是()

    • A.英国诗人拜伦
    • B.俄罗斯诗人普希金
    • C.美国诗人惠特曼
    • D.印度诗人泰戈尔
  35. 下列属于满族的作家是()

    • A.巴金
    • B.老舍
    • C.沈从文
    • D.曹禺
  36. 下列作家中,曾用“画室”做笔名的是()

    • A.聂绀弩
    • B.冯雪峰
    • C.何其芳
    • D.田汉
  37. 体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剧作是()

    • A.《屈原》
    • B.《白毛女》
    • C.《原野》
    • D.《北京人》
  38. 以湘西某小山城为背景,描写民风人情和曲折动人爱情故事的作品是()

    • A.《小城三月》
    • B.《拜堂》
    • C.《菉竹山房》
    • D.《边城》
  39. 下列均属鲁藜创作的诗歌是()

    • A.《偶成》、《泥土》、《锻炼》
    • B.《醒来的时候》、《泥土》、《锻炼》
    • C.《孤岛》、《锻炼》、《我爱这土地》
    • D.《孤岛》、《铸炼》、《泥土》
  40. 《日出》中的方达生是女主人公陈白露的()

    • A.前夫
    • B.哥哥
    • C.旧恋人
    • D.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