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文学概论自考模拟试题练习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3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请从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这个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 34. 以刘禹锡的《乌衣巷》为例,试述意境为什么是虚实相生的产物。

  3. 35. 什么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4. 33. 试述审美效果的具体表现。

  5. 31. 作为作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6. 32. 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7. 29. 艺术想象有哪些类型?

  8. 30. 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9. 27. 艺术情感

  10. 28. 文学的继承性

  11. 25. 叙述语体在本质上是想象的、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它依据的是 【 】

    • A.性格的逻辑
    • B.情感的逻辑
    • C.语言的逻辑
    • D.人格的逻辑
    • E.艺术想象的逻辑
  12. 24. 明清小品是我国抒情小品文的鼎盛时期,那时的小品文特别注重 【 】

    • A.味
    • B.情
    • C.趣
    • D.理
    • E.韵
  13. 26. 文学

  14. 22. 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提出的由六个行动素组成的三对范畴是 【 】

    • A.主体对客体
    • B.送信者对受信者
    • C.助手对敌手
    • D.英雄对假英雄
    • E.正面人物对反面角色
  15. 23. 关于抒情本质的观点主要有 【 】

    • A.抒发情感即深化情感
    • B.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
    • C.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
    • D.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
    • E.抒发情感即感叹情感
  16. 21. 西方现代叙事学研究的著名文论家是 【 】

    • A.普洛普
    • B.列维一施特劳斯
    • C.格雷马斯
    • D.布雷蒙德
    • E.巴特
  17. 18. 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 【 】

    • A.模仿说
    • B.巫术说
    • C.游戏说
    • D.劳动说
  18. 19. 对“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明确阐发并给予高度重视的人是 【 】

    • A.恩格斯
    • B.马克思
    • C.巴尔扎克
    • D.狄更斯
  19. 16. 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 】

    • A.创作冲动
    • B.创作动机
    • C.创作构思
    • D.创作经验
  20. 17.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 【 】

    • 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
    • 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
  21. 13. 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语体称为 【 】

    • A.抒情语体
    • B.叙述语体
    • C.对话语体
    • D.自由语体
  22. 14. 在我国,最早认为中国文学亦有南北(地域)之分的是 【 】

    • A.袁宏道
    • B.刘师培
    • C.严羽
    • D.王国维
  23. 15. 在长期思考、积累的基础上,大量被储存到无意识心理层面的情感、认识内容,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突然呈现于意识的层面,这种现象被称为 【 】

    • A.艺术情感
    • B.艺术直觉
    • C.艺术灵感
    • D.艺术想象
  24. 11.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个谜,这就是文学的目的所在。”这句话代表了 【 】

    • A.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
    • B.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
    • C.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
    • D.现实主义的抒情原则
  25. 12. 认为“文以气为主”的是 【 】

    • A.陆机
    • B.刘勰
    • C.曹丕
    • D.袁宏道
  26. 10. 表现论是20世纪西方最为重要的艺术理论,此说的首倡者是法国学者 【 】

    • A.苏珊.朗格
    • B.欧盖尼.弗尔龙
    • C.克罗齐
    • D.科林伍德
  27. 9. 古典主义抒情原则既强调“古典”,又崇尚“理性”,其代表人物是 【 】

    • A.布瓦洛
    • B.托尔斯泰
    • C.科林伍德
    • D.约翰.罗斯金
  28. 7. 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 【 】

    • A.第一人称叙述
    • B.第二人称叙述
    • C.第三人称叙述
    • D.视角变换叙述
  29. 9. 叙述的步速是无穷大的时距是  【  】

    • A.省略
    • B.概略
    • C.场景
    • D.停顿
  30. 8. 现代“反乌托邦”小说《奇妙的新世界》中的主人公属于 【 】

    • A.扁平人物
    • B.表意型人物
    • C.圆形人物
    • D.典型人物
  31. 5. 认为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的是我国现代美学家 【 】

    • A.宗白华
    • B.朱光潜
    • C.钱穆
    • D.王朝闻
  32. 6. 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 A.本质特征
    • B.表现手段
    • C.形象特征
    • D.审美特征
  33. 4. “花自飘零水自流”所用的辞格为 【 】

    • A.借喻
    • B.借代
    • C.暗喻
    • D.明喻
  34. 2.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 】

    • A.韩愈
    • B.白居易
    • C.柳宗元
    • D.刘禹锡
  35. 3. 文学文本的最深层面是指 【 】

    • A.文学形象系统
    • B.文学意蕴世界
    • C.文学语言组织
    • D.文学形状世界
  36. 1. 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 】

    • A.自然世界的奥秘
    • 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 C.客观世界的规律
    • 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