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
论述文学消费和一般商品消费的区别。
-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艺术特征。
-
论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
-
如何从审美效果的角度理解文学的社会功能?
-
作家应有怎样的文化修养?
-
文学风格的特征有哪些?
-
如何理解文学观念中的再现说?
-
文学形象有哪些总体特征?
-
艺术灵感
-
陌生化
-
艺术直觉的特征是()
- A.创造性
- B.主观性
- C.科学性
- D.直接性
- E.间接性
-
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
-
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重要的动机因素包括()
- A.童年经验
- B.理论思考
- C.道德修养
- D.精神创伤
- E.阅历见闻
-
文学的规范语体可以区分为()
- A.戏剧语体
- B.抒情语体
- C.叙述语体
- D.自由语体
- E.对话语体
-
文学意境的“生命律动”主要表现在()
- A.表诚挚之情
- B.绘物色之美
- C.状飞动之趣
- D.示宇宙之理
- E.传万物之灵
-
关于抒情的本质,主要的理论包括()
- A.表现论
- B.再现论
- C.模仿论
- D.传达论
- E.投射论
-
鲁迅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是()
- A.先秦
- B.魏晋
- C.隋唐
- D.明清
-
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理论纲领和自爱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最先提出”召唤结构”的是()
- A.海德格尔
- B.加达默尔
- C.胡塞尔
- D.伊瑟尔
-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组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唱歌”,这说明艺术起源于()
- A.模仿
- B.游戏
- C.巫术
- D.劳动
-
艺术变形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
- A.使艺术形象变得生动
- B.准确地反映生活本质
- C.加强作品的教自意义
- D.形成作家的独特风格
-
从本质上看,创作冲动是一种()
- A.情感活动
- B.想象活动
- C.思想活动
- D.认知活动
-
与科学想象相比,艺术想象是一种()
- A.纯样的认知活动
- B.严的思维活动
- C.审美的创造活动
- D.主观的模仿活动
-
作家的独特素质之一是()
- A.高尚的道德人格
- B.深程的理论基础
- C.敏锐的观察能力
- D.丰富的知识储备
-
文学风格的灵魂是
- A.创作个性
- B.创作原则
- C.创作冲动
- D.创作动机
-
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的是()
- A.相拉图
- B.布封
- C.斯成夫特
- D.福楼拜
-
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 A.丰富的积累
- B.合理的想象
- C.卓越的技巧
- D.真实的情感
-
通常被誉为作家徽记或指纹的是()
- A.题材
- B.主题
- C.结构
- D.风格
-
“前不见古人,后不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本诗表达的是()
- 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
- B.“百年孤独”的悲叹
- C.“物我两忘”的和谐
- 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
-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
- 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
- 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 D.现实类、浪漫类、象征类
-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
- A.贺拉所
- B.普洛普
- C.托多罗夫
- D.列维一斯特劳斯
-
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
- A.黑格尔
- B.席勒
- C.歌德
- D.希尔特
-
从文学形象的类型来看,苏轼的《题西林赤壁》所表现的是()
- A.于情性文学形象
- B.表意性文学形象
- C.叙事性文学形象
- D.写实性文学形象
-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
- A.一种语言艺术
- B.审美意识形态
- C.作家体验的凝结
- 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
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
- A.情感
- B.事实
- C.真实
- D.理智
-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 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
- 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