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4月全国自考写作(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人们对于“命运”的态度,总的来说有三种:曰“认命”、“抗命”和“造命”。结合你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你对“命运”所持的态度。

  2. 阅读冯骥才的短文,回答问题: 

    黄山绝壁松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

     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1)山上之松和山下之松有何不同?(3分)

    (2)作者把绝壁松描绘成什么样的形象?(4分)

    (3)作者用哪些方法描写绝壁松的?(3分)

  3. 以你生活中亲自动手制作或修理一个物品的过程为素材,写一篇说明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4. 为什么说语境性是文章语言最突出的特点?(3分)

  5. 记人叙事散文和小说之间有哪些区别?(4分)

  6. 在文章写作中,什么情形需要过渡?(3分)

  7. 写好文学评论的基本要求有

    • A.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 B.知人论世,精研作品
    • C.抓住特点,写出新意
    • D.叙议结合,有理有据
    • E.“析”“赏”交融,文情并茂
  8. 泰山之高,冠于群山,其实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海拔高度才1524米,在五岳中,只比1290米的南岳衡山高224米,比1997米的西岳华山、2017米的北岳恒山就低得多。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分类说明
    • B.引用说明
    • C.比较说明
    • D.诠释说明
    • E.数字说明
  9. 常见的过渡形式有

    • A.大段
    • B.关联词语
    • C.意义段
    • D.过渡段
    • E.逻辑段
  10. 生动的材料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 A.具体形象
    • B.与文章体裁相符合
    • C.使读者感到亲切
    • D.别人没有用过
    • E.带有悬念和情节
  11. 为了体现说明书的实用性特点,写作时应注意的是

    • A.语言要通俗易懂
    • B.选取人们感兴趣的说明对象
    • C.掌握用户的难点与疑问,有针对性地解答
    • D.抓住事物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说明
    • E.强调内容上的确凿和表达上的准确
  12. 以对象属性功能为序的结构类型是

    • A.论证型
    • B.说明型
    • C.记叙型
    • D.综合型
  13. 体现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各种衔接关系的手段是

    • A.脉络
    • B.线索
    • C.伏笔
    • D.过渡
  14. 说明书条理性特点的含义是

    • A.强调内容上的确凿和表达上的准确
    • B.注意事物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
    • C.语言要简洁和通俗易懂
    • D.知道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被说明对象
  15. 下列公文文种中,既属下行文又属平行文的一种是

    • A.通报
    • B.通知
    • C.通告
    • D.公告
  16. 学术论文内容的展开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式,还有一种是

    • A.时空正常式
    • B.夹叙夹议式
    • C.递进式
    • D.时空异常式
  17. 形象说明各种事物外部特点的文章称作是

    • A.介绍性说明文
    • B.描写性说明文
    • C.记叙性说明文
    • D.阐释性说明文
  18. 不属于文章构思范围的是

    • A.材料选择和结构布局
    • B.语言润色和文面美化
    • C.主题提炼和文体确定
    • D.考虑表达类型和技巧
  19. 不属于语言生动要求的是

    • A.多用贴切比喻和拟人修辞格
    • B.采用科学词语和外来词语
    • C.采用提纯口语和词语搭配新颖
    • D.使用描绘性词语和具体形象写法
  20. 思辨性主题的文章选材要求是

    • A.选择知识含量大、信息密集的材料
    • B.选择能够寄托情思的形象具体材料
    • C.选择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理论材料
    • D.选择符合作者审美情趣的材料
  21. 提炼主题时,要选取新的认识角度,主要指的是

    • A.要善于从不同的视点观察写作对象
    • B.要善于从不同的位置思考问题
    • C.要尽可能表现出作者的独到见解
    • D.要多次反复提炼,开掘深化
  22. 以下几种通知,按性质分类的是

    • A.联合通知
    • B.补充通知
    • C.会议通知
    • D.紧急通知
  23. 表现作者语言习惯或风格的文章语言特点是

    • A.语境性
    • B.符号性
    • C.个体性
    • D.具体性
  24. 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这则消息的导语是

    • A.叙述式导语
    • B.评论式导语
    • C.摘要式导语
    • D.提问式导语
  25. 主题在文章里有核心、统帅作用,下面与主题的要求不一致的是

    • A.主题要集中
    • B.主题要全面
    • C.主题要明确
    • D.主题要深刻
  26. 下列不属于小通讯主要特点的一项是

    • A.篇幅短小
    • B.内容集中
    • C.擅长抒情
    • D.故事性强
  27. 在科普文章中常用的描写方法是

    • A.主观描写
    • B.客观描写
    • C.间接描写
    • D.景物描写
  28. 人追求的是心灵美,正如人们所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这段话所用的立论方法是

    • A.例证法
    • B.引证法
    • C.喻证法
    • D.对比法
  29. 现今仍在社会上使用的书信祝颂语,主要适用于平辈的一种是

    • A.顺请康安
    • B.恭请大安
    • C.敬请福安
    • D.叩颂台安
  30. 台湾作家席慕蓉的《丧母》写主人公母亲死后,乡关路远,归梦难圆的经过和悲情的抒发,这里运用的抒情方法是

    • A.直接抒情
    • B.寓情于物
    • C.寓情于理
    • D.寓情于景
  31. 学术论文相对于其他议论性文章的主要特点是

    • A.趣味性
    • B.科学性
    • C.可读性
    • D.大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