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2007年7月真题及答案解析(02378)
-
试分析信息化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
若一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是六年,预计每年的费用和收益如下表所示,假定贴现率为I=4%,试用费用/效益分析中的净值指标判定该项目是否应该接受。
-
试述面向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
概述根据双密钥体制数字签名标准DSS,实施数字签名的过程。
-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是要保证商务活动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这主要指哪些要求?
-
质量控制和质量设计有哪些内容?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
在软件质量管理上,为什么必须把面向用户的特性转化成面向技术的特性?
-
简述制定、修订标准的一般工作程序。
-
简要说明信息系统维护的对象有哪些。
-
对于数据库安全性的威胁来源,按其内容划分可分为来自系统内部的、外部环境的,以及____________三类。
-
什么是信息化?
-
为了评价软件所达到的质量水平,在概要设计阶段必须提供的文件是____________和概要设计说明书。
-
当通信双方通过数字签名来解决安全问题时,签名起着____________、核准和生效的作用。
-
根据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把软件生命周期分成问题定义、___________、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等八个阶段。
-
程序质量是指程序要按照____________所说明的情况能够正确运行。
-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____________。
-
标准化工作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是具体对象,即各专业、各方面需要制定标准的对象;二是____________。
-
信息资源的生产是一个异常复杂的____________过程。
-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处理某些事物的____________。
-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准则TCSEC的评审准则基本要求包括 ( )
- A.安全策略
- B.标记
- C.识别
- D.责任
- E.连续保护
-
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将____________转化为归类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
在软件质量要素中同可移植性存在的不利影响是 ( )
- A.可靠性
- B.可维护性、易使用性
- C.易使用性
- D.效率
- E.可靠性,易使用性
-
评价软件达到的质量水平,必须在每个开发阶段后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每个开发阶段所应提交的文件,其中在实现阶段应提交的文件是 ( )
- A.操作手册
- B.概要设计说明书
- C.模块开发卷宗
- D.测试分析报告
- E.用户手册
-
根据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划分,将各产业分成 ( )
- A.劳动密集型
- B.资金密集型
- C.数据密集型
- D.人力密集型
- E.技术密集型
-
数据加密有两种体制,即 ( )
- A.明文体制和密文体制
- B.序列体制和分组体制
- C.加密体制和解密体制
- D.单密钥体制和双密钥体制
-
标准体系表的基本特征是 ( )
- A.目的性
- B.协调性
- C.层次性
- D.配套性
- E.发展性
-
软件质量的主要特性中,描述为了使一个软件从现有运行平台向另一个运行平台过渡所做努力的程度者是 ( )
- A.重用性
- B.可扩充性
- C.可移植性
- D.易使用性
-
在软件生存期的移植链接阶段,软件所要求的质量特性是 ( )
- A.可维护性、效率、安全性
- B.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 C.可移植性、重用性
- D.重用性、安全性
-
在预算内,按照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完成了一个软件系统,并且它能够正确地执行用户规定的功能,对于这个软件系统是否是一个高质量的系统的判断 ( )
- A.能够肯定
- B.不能够肯定
- C.基本上能够肯定
- D.有时能够肯定
-
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指南》的14个文件中,有一个文件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双方对软件的开发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这个文件是 ( )
- A.用户手册
- B.操作手册使用说明
- C.软件需求说明书
- D.项目开发计划
-
在6个软件质量要素和24个评价准则的关系中,与模块性存在着关系的软件质量要素是 ( )
- A.可移植性、可维护性
- B.易使用性、可维护性
- C.易使用性、功能性
- D.效率、可移植性
-
认证所依据的标准是国家标准和 ( )
- A.国际标准
- B.行业标准
- C.企业标准
- D.地区标准
-
软件质量的主要特性中,整个软件或其中一部分能作为软件包而被再利用的这种特性称为 ( )
- A.功能性
- B.重用性
- C.易使用性
- D.可扩充性
-
整个信息资源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保证的是信息技术的( )
- A.标准化
- B.普及化
- C.大众化
- D.网络化
-
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称为 ( )
- A.标准层次表
- B.标准序列表
- C.标准体系表
- D.标准参考表
-
企业标准代号前,一般的简称是所在的 ( )
- A.行业
- B.企业
- C.地区
- D.省份
-
假定一系统建设根据COCOMO基本模型计算得到系统开发工作量为MM=176.7人月,模型参数C2=2.5,K2=0.38,则其开发工期应为TDEV= ( )
- A.10.1月
- B.17.9月
- C.167.9月
- D.250.3月
-
为了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能量,使之充分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开展信息资源管理的 ( )
- A.计算机化工作
- B.标准化工作
- C.网络化工作
- D.数据库化工作
-
在政府部门中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部门属于 ( )
- A.第一信息部门
- B.信息中心
- C.第二信息部门
- D.网络中心
-
信息系统的“开发项目”包含信息系统的 ( )
- A.系统开发、系统维护和系统评价
- B.程序设计、测试和系统切换
- C.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
- D.详细调研、可行性分析和系统分析
-
为了搞好信息系统建设必须重视文档管理工作,着手文档管理的方面应为文档标准化、维护文档的一致性、维持文档的可追踪性和 ( )
- A.文档管理的制度化
- B.文档管理的电子化
- C.过期文档的及时销毁
- D.文档的广泛传播
-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 )
- A.资源管理过程
- B.信息活动过程
- C.信息消费过程
- D.信息流通过程
-
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 ( )
- A.数据量
- B.数据库
- C.信息量
- D.存储量
-
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 )
- A.材料与资金
- B.资金与能源
- C.材料与人力
- D.材料与能源
-
可再生资源又称为 ( )
- A.物质资源
- B.第一资源
- C.第二资源
- D.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