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法学精选冲刺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2. 张某就学校的决定可以怎么办?

  2. 40. 试根据我国《教育法》中的规定,来论述一下我国学校所享有的权利。

  3. 张某是某乡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长年在外地工作,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过分宠爱孩子,且没有太多精力去管教,这造成张某非常任性,不仅欺侮同学,破坏学校公物,还谩骂老师。学校及老师对他多次批评教育,并先后给予警告和记过处分,但都没有效果。学校经过调查和讨论,做出开除张某的决定。  

    请结合有关法学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合理?

  4. 37. 简答教师申诉的法律制度。

  5. 39. 试述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的多渠道性。

  6. 38. 简答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所具有的特点。

  7. 35. 简答教育督导的作用。

  8. 36. 简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

  9. 33. 行政法律责任

  10. 34. 学历证书

  11. 30. 我国地方政府作为办学主体主要包括 ( )

    • A.省人民政府
    • B.自治区人民政府
    • C.直辖市人民政府
    • D.县人民政府
    • E.镇人民政府
  12. 32. 学业证书

  13. 31. 国家教育考试

  14. 28. 初等教育机构举办的条件主要体现在 ( )

    • A.发展规模要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的要求
    • B.要与初级中等学校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 C.布局要合理
    • D.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 E.要有足够的校舍、办学设备和经费做保证
  15. 29. 教育法的社会监督形式主要包括 ( )

    • A.批评
    • B.建议
    • C.检举
    • D.控告
    • E.申诉
  16. 26. 国家的教育权力包括 ( )

    • A.制定教育政策
    • B.制定教育法律
    • C.管理和监督各级各类学校
    • D.对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司法调控
    • E.组织教学
  17. 27. 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必须符合下列哪些特定的要求? ( )

    • A.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 B.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 C.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D.有良好的身体状况
    • E.要教书育人
  18. 25. 教育法调整的基本法律关系包括 ( )

    • A.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 B.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 C.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 D.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 E.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19. 23. 下列属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教育法律的是 (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B.《义务教育法》
    • C.《教师法》
    • D.《教育法》
    • E.《职业教育法》
  20. 24. 下列有关对教师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A.教师是专业人员
    • B.在学校工作的人都是教师
    • C.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 D.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 E.要成为教师,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
  21. 20. 对成人进行的基础文化补习教育不包括 ( )

    • A.扫盲教育
    • B.初等文化补习教育
    • C.中等文化补习教育
    • D.岗位培训教育
  22. 21.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A.假定
    • B.假说
    • C.处理
    • D.效力
    • E.奖惩
  23. 22. 教师的工资报酬包括 ( )

    • A.基础工资
    • B.职务工资
    • C.课时报酬
    • D.医疗保险
    • E.奖金
  24. 19. 在各类教育中,和经济的联系最直接和最密切的是 ( )

    • A.义务教育
    • B.高等教育
    • C.职业教育
    • D.成人教育
  25. 18. 成人非学历教育不包括 ( )

    • A.成人高等教育
    • B.成人扫盲教育
    • C.岗位培训
    • D.大学后继续教育
  26. 17. 首次将职业教育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的是 ( )

    • A.《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7. 15.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经费筹措主要采取的方式是 ( )

    • A.国家拨款
    • B.社会集资
    • C.个人缴费
    • D.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措
  28. 16.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 ( )

    • A.1902年学制
    • B.1904年学制
    • C.1912年学制
    • D.1922年学制
  29. 13. 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 )

    • A.义务教育
    • B.职业教育
    • C.成人教育
    • D.高等教育
  30. 14. 我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是在 ( )

    • A.1985年
    • B.1991年
    • C.1995年
    • D.1996年
  31. 12. 我国法律规定儿童的入学年龄为 ( )

    • A.五周岁
    • B.六周岁
    • C.七周岁
    • D.八周岁
  32. 11.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 ( )

    • A.校长负责制
    •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D.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33. 10.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

    • A.国家财政拨款
    • B.城乡教育费附加
    • C.社会集资、捐资
    • D.教育专项资金
  34. 9.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三个“有利于”,下列不属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

    • A.有利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指导
    • B.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调整和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 C.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
    • D.有利于培养基层和农村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35. 8.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范畴。这说的是义务教育具有 ( )

    • A.国家强制性
    • B.普及性
    • C.公共性
    • D.基础性
  36. 7. 我国的“癸卯学制”取法于 ( )

    • A.美国
    • B.日本
    • C.英国
    • D.德国
  37. 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 ( )

    • A.国家保护
    • B.社会保护
    • C.学校保护
    • D.司法保护
  38. 5. 学生享有获得学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权利的前提是 ( )

    • A.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 B.遵规尊师养德修行的义务
    • C.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
    • D.遵守管理制度的义务
  39. 3. 高等教育内部功能的指向是 ( )

    • A.发展科学
    • B.发展技术
    • C.培养人
    • D.发展文化
  40. 4.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 )

    • A.国家强制性
    • B.普及性
    • C.公共性
    • D.基础性
  41. 2. 下列有关学生留级的规定,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留级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 B.同一年级不得留级两次
    • C.公共体育课不及格要计人留级课程门数
    • D.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累计留级不得超过两次
  42. 1. 能够表明学生与学校的隶属关系和学生在校学习资格的是 ( )

    • A.姓名
    • B.档案
    • C.学籍
    • D.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