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10分)
-
联系实际论述研究教育成本的意义。(15分)
-
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
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异同是什么?
-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教育收益率
-
教育适度规模
-
教育投资分配结构
-
毕业生发展潜力
-
教育供给
-
单位学生成本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表明()。
- A.教育规模不经济
- B.教育规模经济
- C.教育规模过大
- D.教育规模有限
-
西方学者认为,计算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最细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是()。
- A.现值折算法
- B.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 C.劳动简化法
- D.费用——效益分析法
-
为了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义务教育()。
- A.收书本费的标准
- B.收学费的标准
- C.收杂费的标准
- D.免费性原则
-
公式:×l00%用于计量()。
- A.教师利用率
- B.教师潜力率
- C.教育资源利用率
- D.专业教师利用率
-
构成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是()。
- A.教育科研费
- B.教育公用费
- C.教育基建费
- D.教育事业费
-
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公共性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
- A.个人
- B.社会
- C.企业
- D.政府
-
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取决于()。
- A.该国的受教育人数
- B.该国的人口总数
- C.该国的经济实力状况
- D.该国的教育发展速度
-
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够持久地发挥效用,这表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长的特点
- B.弹性大的特点
- C.长效性的特点
- D.间接性的特点
-
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的()。
- A.布局结构
- B.产业结构
- C.分配结构
- D.消费结构
-
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以及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即是()。
- A.教育人力结构
- B.教育投资结构
- C.教育类别结构
- D.教育级别结构
-
“年龄——收入”曲线的提出者是()。
- A.沃尔什
- B.舒尔茨
- C.贝克尔
- D.斯特鲁米林
-
直接受劳动力职业结构影响的是()。
- A.教育投资的发展变化
- B.教育布局的发展变化
- C.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
- D.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
西方国家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 A.《人力的资本观》
- B.《论最佳投资标准》
- C.《教育费用》
- D.《教育与投资增长》
-
“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 B.恩格斯
- C.列宁
- D.毛泽东
-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
- A.斯特鲁米林
- B.弗里德曼
- C.克里克
- D.舒尔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