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经济学(二)试题模拟练习卷三
-
33. 长期平均成本有什么特征?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关系如何?
-
34. 举出两个发生过债务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名称,并分析其债务危机的起源。
-
31. 什么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
32. 供给的含义是什么?商品的供给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
29. IS曲线
-
28. 平衡预算乘数
-
30. 设某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6L(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10美分,小时工资为4.80美元(1美元=100美分)。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用多少小时劳动?
-
26. 平均消费倾向
-
27. 投资
-
24. 公共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 A.外部性
- B.非排他性
- C.排他性
- D.竞争性
- E.非竞争性
-
25. 某项经济活动存在正向外部经济影响是指该经济活动的
-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 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 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 E.不能确定
-
23.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经济影响
- B.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经济影响
- C.社会收益包括从事该经济活动的单位获得的私人收益,也包括其他任何经济单位所获得的收益
- D.社会收益中不包括私人收益
- E.社会收益中一定包含私人收益
-
21. 解决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主要有
- A.税收
- B.补贴
- C.企业合并
- D.明确产权
- E.自然垄断
-
22. 下面属于负向外部经济的行为是
- A.一个企业排放脏水而污染了河流
- B.在公共场所吸烟
- C.某人对自己的房屋和草坪进行了保养
- D.一个企业对其所雇用的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而这些工人很有可能转到其他的单位去工作
- E.企业技术改造
-
19. 假定国家的法定准备金率为0.12,某商业银行拥有存款总额为100亿美元,发放贷款40亿美元,购买各级政府和企业发行的债券30亿美元,则其至少应持有的准备金为( )亿美元。
- A.30
- B.12
- C.8.4
- D.18
-
20. 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 A.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 B.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降
- C.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降
- 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
18. 下列会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的是
- A.估计股票价格会上涨
- B.预计未来开支会增加
- C.职工工资减少
- D.物价普遍上涨
-
17. 投资乘数和税收乘数
- A.都是双向影响的
- B.都是单向影响的
- C.看情况而定
- D.投资乘数是双向影响的,而税收乘数则是单向影响的
-
16. 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减少,JS曲线会
- A.向右上方移动
- B.向右下方移动
- C.不变
- D.不能确定
-
13.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日常饮水,按照科斯定理,( ),这个问题就可以妥善地解决。
-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多大
-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
14. 下列说法中不是现行GDP的特征的是
- A.它是实物量测度的
- B.它是用来测度最终产品和劳务的
- 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 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
-
15. 1955年的GDP当年价计算为3980亿元;1965年的GDP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亿元。相应的价格指数1955年为91。1965年为111,那么,1955年与1965年的GDP实际值
- A.保持不变
- B.增长约40%
- C.增长约70%
- D.增长约90%
-
11. 在长期中厂商会发生的最大经济亏损是
- A.零
- B.其总成本
- C.其可变成本
- D.其平均可变成本
-
12.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
- A.生产的正向外部经济影响
- B.消费的正向外部经济影响
- C.生产的负向外部经济影响
- D.消费的负向外部经济影响
-
10. 如果在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企业获得了超额利润,就会有新企业进入,这将使
- A.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 B.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 C.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 D.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并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
9.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供给曲线是
- A.根据每个厂商供给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出
- B.根据每个厂商供给曲线垂直相加而得出
- C.在所有企业生产的总产量时的一条垂线
- D.在现行市场价格时的一条水平线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与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的交点是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 B.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与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的交点是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 C.在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最高点,这一点劳动投人量对应的是劳动总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 D.在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最低点,这一点劳动投人量对应的是劳动总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
7. 可变投入量增加1个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量称为
- A.平均产量
- B.边际产量
- C.平均可变产量
- D.总产量
-
6. 下列关于总产量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加总之和
- B.在一种可变投入量固定时,每种可变投人品的价格上所能生产的产量水平的图形
- C.在其他投入量固定不变时,在每种可变投人量下可以达到的最大产量的图形
- D.总产量除以固定产量的图形
-
4. 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 A.该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 B.该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 C.该产品是优质品
- D.该产品是供不应求的
-
5. 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都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 A.毫无弹性
- B.有单元弹性
- 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
- 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
-
3. 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
- A.供给增加
- B.供给量增加
- C.供给减少
- D.供给量减少
-
1. 在下图中,某经济的生产由A点运动到B点,这表明
- A.减少了8单位食物,增加了40单位住房
- B.减少了8单位住房,增加了40单位食物
- C.闲置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 D.该经济的生产更具效率了
-
2. 在上题图中,如果该经济由B点运动到C点,则表明
- A.减少了20单位住房,增加了30单位食物
- B.减少了20单位食物,增加了30单位住房
- C.闲置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 D.该经济的生产更具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