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经济学(二)试题模拟练习卷六
-
34. 解释国际收支失衡,并阐述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从国内因素来看,导致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恶化的原因。
-
35.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3. 简述短期销售收益最大化理论。
-
32. 厂商的收益分哪几种,以数学公式表示价格不变时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与产品价格的关系。
-
31. 什么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
-
30. 美国的Sal′s卫星公司向洛杉矶和纽约的订户发送电视节目。
洛杉矶和纽约订户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QLA=80-(2/3)PLA,QNY=80-(2/3)PNY,式EP。Q以千户/年计,P是年定价。Sal′s卫星公司提供发送电视节目的服务成本为:C=1000+30Q,其
中,Q=QLA+QNY,在两个市场分开的情况下,保证洛杉矶市场和纽约市场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数量分别是多少?
-
27. 帕累托最优状态
-
29. 瓦尔拉斯定律
-
28. 产品转换曲线
-
25.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 A.非排他性
- B.排他性
- C.非竞争性
- D.竞争性
- E.普遍性
-
26. 一般均衡分析
-
22.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 B.在经济萧条时加重萧条的程度
- C.加重通货膨胀
- D.刺激消费和投资
- E.增加政府赤字
-
23.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 A.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
- B.技术变动
- C.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
- D.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
- E.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
-
24. 资本的边际效率取决于
- A.资本品的价格
- B.投资者对投资效益的预期
- C.投资品本身的特性
- D.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
- E.投资环境
-
21. 可以起到抑制通货膨胀作用的政策措施是
- A.增加税收
- B.发行公债
- C.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D.增加社会福利支出
- E.增加政府支出
-
20.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扩张经济的作用最小的是
- A.降低贴现率
- B.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 C.增加货币需求
-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
19. 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应为
- A.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 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
18. 国民收入增加则交易需求
- A.不变
- B.增加
- C.减少
- D.不能确定
-
15. 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额=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 A.NNP=8.7亿元
- B.GNP=7.7亿元
- C.GNP=8.7亿元
- D.NNP=5亿元
-
16. 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是
- A.Y=C+I+G
- B.Y=C+I+T
- C.C=Y+G+I
- D.G=Y-C+I
-
17. 下列不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是
- A.税收减
- B.投资增加
- C.政府购买增加
- D.税收增加
-
13.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A.水平相加
- B.垂直相加
- C.算术平均数
- D.加权平均数
-
14. 下列选项中,不是公司间接税的是
- A.公司营业税
- B.公司销售税
- C.公司所得税
- D.公司财产税
-
11. 下列配置效率的重要障碍是
- A.垄断
- B.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 C.看不见的手
- D.价格
-
12. 市场不能向公众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 A.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 B.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 C.消费者都想“免费乘车”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
-
10. 成本递减行业中长期供给曲线是
- A.一条水平的直线
- B.向右上方倾斜
- C.向右下方倾斜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8. 在长期中
- A.只有工厂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
- B.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可以变动
- C.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不可以变动
- D.一个企业必然经历规模收益递减规律
-
9.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它的一般形式为Q=f(L,K)=AlαKβ,关于α,β,A三个参数,可能值是
- A.0.5,1.1,1
- B.0.5,0.5,0.8
- C.-0.5,0.5,1
- D.0.5,-0.5,0
-
6. 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
- A.Em<1
- B.Em=0
- C.Em<0
- D.Em>0
-
7.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2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4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RTSL,K=2,且MPK/MPL=2
- B.RTSL,K=1/2,且MPK/MPL=2
- C.RTSL,K=2,且MPK/MPL=1/2
- D.RTSL,K=1/2,且MPK/MPL=1/2
-
5. 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 A.负
- B.正
- C.零
- D.1
-
3. 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是属于经济问题中的( )问题。
- A.为谁生产
- B.如何生产
- C.生产什么
- D.生产多少
-
4.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 A.保持不变
- B.增加
- C.减少
- D.无法确知
-
1. 机会成本这一概念
- A.只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讨论中才有用
- B.以货币作为衡量的标准
- C.通过比较次优代替方案来衡量成本
- D.只为职业经济学家使用
-
2. 如果某种商品如花生的存货过多,则卖方会
- A.提高价格以弥补销售量的降低
- B.提高价格以提高对花生的需求量
- C.降低价格以期望吸引额外的买者进入市场
- D.降低价格以鼓励厂商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