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国对外贸易自考考题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2. 试述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结构呈现的特点,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和东盟具有哪些积极的战略意义?

  2. 41. 试述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效应的机制。

  3. 39. 简述服务贸易壁垒与商品贸易壁垒相比的特点。

  4. 40. 简述海关设立的原则。

  5. 37.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 36. 1992年以后,我国实行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的关税政策,关税政策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7. 38. 简述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原则。

  8. 34. 技术进出口

  9. 35. 国民待遇原则

  10. 31. 经济体制

  11. 32. 汇率

  12. 33.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

  13. 30. 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高度的客观基础是( )

    • A.两国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 B.两国人民需求的互补性
    • C.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 D.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互补性
    • E.两国地理位置的相邻性
  14. 29. 我国的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特点是( )

    • A.服务出口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较小
    • B.服务出口领域相对分散
    • C.服务出口领域相对集中
    • D.服务出口规模小于服务进口规模
    • E.服务出口规模与服务进口规模持平
  15. 28. 技术贸易的内容包括( )

    • A.工业产权的转让
    • B.工业产权的许可
    • C.专有技术的转让
    • D.商业秘密的转让
    • E.商业信息出让
  16. 27. 以下属于中国对外投资涉及的领域的有( )

    • A.交通运输业
    • B.咨询服务业
    • C.农业及农产品开发
    • D.旅游业
    • E.高新技术
  17. 25. 经济调控手段的特点( )

    • A.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 B.间接性
    • C.非歧视性
    • D.非强制性
    • E.强制性
  18. 26. 中国从2002年起实行新的进口税则税率栏目,进口税则分设( )

    • A.最惠国税率
    • B.协定税率
    • C.特惠税率
    • D.普通税率
    • E.一般税率
  19. 24. 外贸立法管理手段具有的特点有( )

    • A.协调性
    • B.权威性
    • C.统一性
    • D.严肃性
    • E.规范性
  20. 23. 我国引进技术的渠道主要有( )

    • A.购买机器设备
    • B.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转移技术
    • C.购买软件技术
    • D.BOT方式
    • E.TOB方式
  21. 22. 我国市场多元化的重点是 ( )

    • A.向纵深拓展欧洲、北美市场
    • B.恢复和稳定东南亚市场
    • C.积极开发非洲、拉丁美洲市场
    • D.稳步扩大俄罗斯市场
    • E.稳步扩大东欧市场
  22. 20. 我国出口商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进料加工再出口在全部出口中占( )

    • A.30%以上
    • B.50%以上
    • C.79%以上
    • D.接近85%
  23. 21. 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地域性对外开放层次分为( )

    • A.经济特
    • B.沿海开放城市
    • C.沿海经济开放区
    • D.内地
    • E.边境
  24. 19. 首次提出“世界服务贸易”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德国
    • C.英国
    • D.日本
  25. 17. 自1993年以后,我国连续8年保持了世界第______大受资国地位。( )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26. 18. 近年来,引进技术的各类企业中引进额最多的一类企业是( )

    • A.国有企业
    • B.外资企业
    • C.民营企业
    • D.集体企业
  27. 16. 进口税率设两栏,分别是( )

    • A.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
    • B.最低税率和基础税率
    • C.零税率和普通税率
    • D.最低税率和普通税率
  28. 15. 按照中国进出口银行规定,出口卖方信贷的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 )

    • A.10年
    • B.15年
    • C.20年
    • D.25年
  29. 14. 1994年______的颁布,结束了过去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不统一、不协调的弊端,是外贸法制建设向世贸组织规范靠拢的重大里程碑。( )

    • A.《海关法》
    • B.《公司法》
    • C.《对外贸易法》
    • D.《民法通则》
  30. 1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是( )

    • A.长江三角洲
    • B.珠江三角洲
    • C.沿海地区
    • D.京津唐地区
  31. 13. 我国于1997年对经济特区的______试行自营进出口权自动登记制度。( )

    • A.科研院所
    • B.高新技术企业
    • C.经营性企业
    • D.生产性企业
  32. 9.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分为( )

    • A.12个大类
    • B.13个大类
    • C.14个大类
    • D.15个大类
  33. 11. 1997年,欧盟取消了两大类产品的配额制,这两大类产品是( )

    • A.收音机和手套
    • B.收音机和玩具
    • C.鞋类和手套
    • D.玻璃器皿和玩具
  34. 10. 欧盟对中国实行歧视性政策主要表现在( )

    • A.“反倾销”的运用
    • B.关税壁垒
    • C.技术性壁垒
    • D.反补贴
  35. 7. 在1979-2004年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是( )

    • A.10%以上
    • B.18%以上
    • C.25%以上
    • D.30%以上
  36. 8. 传统的技术引进格局是( )

    • A.以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为主
    • B.以技术咨询为主
    • C.以关键设备、成套设备为主
    • D.以专利技术为主
  37. 5. 进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______相同条件资金贷放的市场利率。( )

    • A.高于
    • B.等于
    • C.低于
    • D.以上都不正确
  38. 6. 海关税则的核心是 ( )

    • A.税率
    • B.税收总量
    • C.征税对象
    • D.税级
  39. 4. 世贸组织的主要规则的核心是( )

    • A.货物进出口
    • B.服务贸易
    • C.国之间的平等互利
    • D.知识产权保护
  40. 2. 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质量
    • B.数量
    • C.售后服务
    • D.销售渠道
  41. 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是以______为主体的。( )

    • A.公有制
    • B.私有制
    • C.全民所有制
    • D.集体所有制
  42. 1. “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发展目标是于______上确定的。(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