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0月自考《世界市场行情》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论德尔菲意见法的实施步骤。
-
试论行情预测的内容及局限性。
-
简要说明新收订单是领先订单的原因。
-
简要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其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
-
简要说明政府扩张总需求的理论基础。
-
简要说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
某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898亿美元,该国当年从外国获得的收入为8767亿美元,当年国外要素净收入为237亿美元,资本折旧为970亿美元,间接工商税为768亿美元,统计误差为37亿美元。分别计算该国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
-
简要说明西方商业循环理论认为经济危机在时间上不具有规律性的原因。
-
某外贸公司2010年1月至9月主要外销商品的月销售额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T(月)
1
2
3
4
5
6
7
8
9
销售额YT(万美元)
65
72
83
78
76
70
74
79
82
要求:(1)计算2010年9月的5期简单移动平均值。
(2)预测2010年11月的销售额。
-
未交货订单
-
实地调查法
-
收入法
-
影响国际市场汇率的因素有()
- A.不同国家价格之间相对比价的变动
- B.外国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动
- C.本国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动
- D.本国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动
- E.国际资本流动
-
合理预期
-
季节性因素
-
与成交价格成反比的有()
- A.商品价值
- B.商品品质
- C.成交额的大小
- D.业务关系的长短
- E.行情变化
-
以下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有()
- A.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国外要素净收入一般为正值
- B.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世界其他地方一般为正值
- C.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其国外要素净收入一般为正值
- D.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其国外财产净收入一般为正值
- E.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大于国民生产总值
-
垄断组织控制市场的方法有()
- A.控制产地
- B.控制价格
- C.控制产量
- D.控制销量
- E.控制销路
-
古典商业循环理论关注的方向通常有()
- A.个别产品
- B.总供给
- C.劳动力市场
- D.总需求
- E.总量
-
以下属于1990年~1991年经济危机新特点的有()
- A.危机时间变短
- B.就业状况严重恶化
- C.严重程度趋缓
- D.严重打击第三产业
- E.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
-
属于影响行情变化之偶然性因素的有()
- A.政治动乱
- B.科技发展
- C.南锥体共同市场
- D.欧洲联盟
- E.劳资纠纷
-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三高政策包括()
- A.高汇率
- B.高赤字
- C.高经济增长率
- D.高成本产业海外转移
- E.高利率
-
中国已经加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 B.亚太经合组织
- C.南锥体共同市场
- D.欧洲联盟
- E.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构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有()
- A.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 B.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 C.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规律
- D.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 E.经济行情的变化
-
在使用领先-同步-落后指标体系进行预测时,预测物价变动所用的指标为()
- A.领先指标
- B.同步指标
- C.落后指标
- D.预兆性指标
-
各国生产替代产品厂商与被替代品厂商之间的竞争被称为()
- A.直接竞争
- B.间接竞争
- C.平等竞争
- D.不平等竞争
-
由于预测有误差,客观的预测应该是()
- A.总量预测
- B.点预测
- C.短期预测
- D.区间预测
-
反映出物量变化的订单指标表示方式是()
- A.金额
- B.物价
- C.指数
- D.数量
-
一般不随经济形势的好坏而出现需求大起大落变化的商品是()
- A.汽车
- B.家电
- C.粮食
- D.化妆品
-
民用劳动力人数占全部16岁以上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口的比例被称为()
- A.就业率
- B.劳动力参加率
- C.劳动人口
- D.经济活动人口
-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值方式中被最普遍采用的是()
- A.按固定价格计算
- B.按生产要素成本计算
- C.按当时价格计算
- D.按市场价格计算
-
可以计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项目是()
- A.联想公司在美国持有的股票中获得的股息
- B.通用公司在中国持有的股票中获得的股息
- C.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设立工厂所获得的收入
- D.美国公民购买中国国债后获得的利息
-
1929年~1933年大危机以前,西方商业循环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A.萨伊市场定律
- B.古典商业循环理论
- C.创新论
- D.消费不足论
-
经济行情研究中采用的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 A.市场调查法
- B.询问调查法
- C.实地调查法
- D.案头调查法
-
属于滞后指标的是()
- A.个人收入
- B.商品的库存变动
- C.长期失业
- D.工商业销售额
-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
- A.1823年
- B.1825年
- C.1974年
- D.1975年
-
“货币过度投资论”的提出者是()
- A.庇古
- B.熊彼特
- C.哈耶克
- D.霍特里
-
属于萧条期的主要表现是()
- A.利息率上升
- B.失业人数逐渐减少
- C.价格加速上涨
- D.信贷关系趋向缓和
-
由法国经济学家朱古拉发现的经济周期被称为()
- A.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B.库兹涅茨周期
- C.固定资本投资周期
- D.库存周期
-
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变化顺序为()
- A.危机→复苏→萧条→高涨→危机
- B.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
- C.危机→高涨→萧条→复苏→危机
- D.高涨→复苏→萧条→危机→高涨
-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流动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
- B.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
- C.无形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
- D.流动负债的物质更新运动
-
经济危机的典型特征是()
- A.商品滞销
- B.工厂倒闭
- C.生产下降
- D.失业增加
-
对于“当前世界汽车市场的形势及其发展”的研究属于()
- A.经济行情的研究
- B.生产行情的研究
- C.产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 D.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
人们经常关心行情变化的原因是()
- A.行情经常变化、动荡不定
- B.行情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
- C.行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阶段互相联系、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