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消费经济学考试模拟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1. 消费品市场状况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有哪些方向?

  2. 42. 试述消费信贷的种类。

  3. 40. 要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做到哪些?

  4. 39. 简述消费观念对储蓄的影响。

  5. 36. 假定你25岁,准备一年存1000元,用于退休后养老,如果银行利率为6%,那么你60岁退休时,你的银行账户中会有多少钱?

  6. 38. 在我国,亚文化群主要有哪几种?

  7. 37. 简述消费者行为特征的示范性。

  8. 34. 物质资本

  9. 35. 消费者运动

  10. 33. 终值

  11. 32. 需求的价格弹性

  12. 31. 弹性

  13. 30. 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为

    • A.消费水平对食品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
    • B.消费水平对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的影响
    • C.消费水平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等支出的影响
    • D.消费水平对劳务支出的影响
    • E.消费水平对福利制度的影响
  14. 29.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和个人对资金的需求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有

    • A.消费观念的转变
    • B.消费信贷业务的提高
    • C.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加
    • D.消费需求的转型
    • E.解决家庭收支在时问上不匹配问题的需要
  15. 27.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

    • A.生理需要
    • B.安全的需要
    • C.社会的需要
    • D.尊重的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6. 28. 按发行主体来分类,债券可分为

    • A.公募债券
    • B.政府债券
    • C.公司债券
    • D.地方债券
    • E.零息债券
  17. 26. 广义储蓄包括

    • A.储蓄存款
    • B.直接金融资产
    • C.手存现金
    • D.狭义储蓄
    • E.投资
  18. 25. 为影响政府和舆论而组织的集团是

    • A.从众集团
    • B.压力集团
    • C.社会集团
    • D.权利集团
  19. 24. 从本质上说,消费者权利是

    • A.消费者权益
    • B.货币权利的体现
    • C.消费产业
    • D.行为尺度
  20. 22. 实现商品性消费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具关键性的阶段是

    • A.自给性消费
    • B.生产阶段
    • C.消费品的商品化
    • D.公共消费
  21. 23. 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前提条件是

    • A.消费品的商品化
    • B.闲暇消费
    • C.产业的速度化
    • D.收入水平的提高
  22. 21. 社会的基本消费单位是

    • A.个人
    • B.团体
    • C.组织
    • D.家庭
  23. 20.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理论的学者是

    • A.罗斯托
    • B.卡耐基
    • C.恩格尔
    • D.惠特曼
  24. 19. 一国消费结构的最基本影响因素是

    • A.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消费水平
    • B.家庭的收入水平
    • C.家庭类型
    • D.家庭消费支出
  25. 18. 人们在生活消费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称为

    • A.消费需求
    • B.消费结构
    • C.消费比率
    • D.消费指数
  26. 17.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B.消费的周期性波动
    • C.经济的宏观调整
    • D.通货膨胀率的增长
  27. 15. 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

    • A.投资率
    • B.收入率
    • C.消费倾向
    • D.消费率
  28. 16. 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于1960年提出的理论是

    • A.消费需求理论
    • B.经济增长理论
    • C.消费增长理论
    • D.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9. 14. 持久收入假定的提出者是

    • A.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
    • B.英国经济学家拉伯仑兹
    • C.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 D.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30. 12. 股票具有很强的

    • A.固定性
    • B.收益性
    • C.主动性
    • D.流动性
  31. 13. “相对收入假定”的最先提出者是

    • A.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
    • B.英国经济学家拉伯仑兹
    • C.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 D.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32. 10. 有关家庭中小孩数量的决策,对下一代的劳动供给有强有力的影响的是

    • A.家庭规范决策
    • B.家庭生活状况
    • C.工资收入
    • D.支付消费水平
  33. 11. 信用卡贷款属于

    • A.担保贷款
    • B.无担保贷款
    • C.风险担保
    • D.无风险担保
  34. 8. 计算利息的次数,用n表示的是

    • A.现值
    • B.终值
    • C.利率
    • D.期数
  35. 7. 金融投资不直接参与生产,而是为实物投资提供

    • A.资金
    • B.投资
    • C.基金
    • D.股票
  36. 9. 导致妇女劳动参与率提高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妇女工资水平的提高
    • B.家庭生产技术的巨大变化
    • C.妇女生活地位的提高
    • D.妇女受重视程度的提高
  37. 5. 不是以自利的方式行动的储蓄动机是

    • A.谨慎动机
    • B.目标储蓄
    • C.遗产动机
    • D.消费动机
  38. 6. 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是指

    • A.消费观念
    • B.消费动机
    • C.遗产储蓄
    • D.目标储蓄
  39. 3. 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即是

    • A.消费决策
    • B.消费支出
    • C.预算约束
    • D.劳动供给决策
  40. 4. 需求收入弹性等于

    • A.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积
    • B.需求量变化与收入变化的比
    • C.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 D.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41. 2.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指消费行为的

    • A.习惯性
    • B.不可逆性
    • C.示范性
    • D.复杂性
  42. 1. 宏观消费结构对总体经济发展最明显的影响作用在于

    • A.它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B.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C.自主消费意识的集中反映
    • D.拓宽了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