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1月全国自考《货币银行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

  2. 简述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3. 简述国家干预汇率的措施。

  4. 简述中央银行的特征。

  5. 简述货币市场的特征。

  6. 比较货币需求理论中价值论与数量论的区别。

  7. 一笔贷款本金为1000元,贷款利率为年息10%,期限为2年,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如果利息转换期为1年,每年付息一次,试计算该笔贷款的本利和。

  8. 欧洲货币

  9. 准货币

  10. 电子货币

  11. 基础货币

  12. 回购协议

  13. 下列有关同业拆借的表述正确的有 ( ) 。

    • A.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资金的简便方法
    • B.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是同业拆借产生的重要原因
    • C.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进入同业拆借市场
    • D.同业拆借利率一般由拆出行和拆入行共同协商确定
    • E.隔夜拆借必须在次日偿还
  14.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包括 ( ) 。

    • A.银行承兑票据
    • B.政府债券
    • C.公司债券
    • D.股票
    • E.商业票据
  15. 商业银行可以使用的从外部筹集资本的方法包括 ( ) 。

    • A.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 B.发行普通股
    • C.发行优先股
    • D.发行中长期债券
    • E.股票与债券互换
  16. 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在于 ( ) 。

    • A.商业银行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作为经营对象
    • B.商业银行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更大
    • C.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更大
    • D.商业银行经营规模更大
    • E.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更强
  17. 在现代社会,保险的职能包括 ( ) 。

    • A.专业理财
    • B.分散风险
    • C.组织经济补偿
    • D.融通资金
    • E.集合投资
  18. 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实现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可以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 ) 。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 B.再贴现率
    • C.公开市场操作
    • D.优惠利率
    • E.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19. 经济主体对货币需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 。

    • A.居民一定时期的收入水平
    • B.企业经营规模及货币收支流量
    • C.利率高低
    • D.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 E.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
  20. 商业信用的特点包括 ( ) 。

    • A.商业信用所贷出去的是商品资本
    • B.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 C.商业信用顺经济周期波动
    • D.商业信用所提供的商品一般用于生产或销售
    • E.商业信用规模不受职能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量限制
  21.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 ( ) 。

    • A.安全性
    • B.稳定性
    • C.持续性
    • D.流动性
    • E.效益性
  22. 假定原始存款为1000元,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20%,经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存款总额可扩大为 ( ) 。

    • A.4000元
    • B.5000元
    • C.10000元
    • D.12000元
  23. 现代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 ) 。

    • A.物价稳定
    • B.充分就业
    • C.收入公平
    • D.经济增长
    • E.国际收支平衡
  24. 要想在中国成立一家新的商业银行,必须得到下列哪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批准 ( ) 。

    • A.中国人民银行
    • B.中国银监会
    • C.中国保监会
    • D.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对象是 ( ) 。

    • A.成员国政府
    • B.成员国所属银行
    • C.成员国所属工商企业
    • D.联合国下属机构
  26. 货币供给的真实源泉是 ( ) 。

    • A.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
    • B.财政部发行的债券
    • C.出口增加带来的外汇储备
    • D.国民收入及其增量
  2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是 ( ) 。

    • A.银行面临“脱媒”的危机
    • B.证券市场的发展
    • C.利率自由化
    • D.信息技术的冲击
  28. 通货膨胀是指 ( ) 。

    • A.物价的上升
    • B.物价的持续上升
    • C.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 D.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29. 下列有关货币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 A.货币是商品
    • B.货币是金银
    • C.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
    • D.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
  30. 下列哪些不属于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 ) 。

    • A.对工商企业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投资
    • B.对工业公司提供短期贷款
    • C.包销和代理发行工商企业新股票和债券
    • D.参与企业的创建和改造活动
  31.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不能超过 ( ) 。

    • A.4%
    • B.8%
    • C.50%
    • D.60%
  32. 我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上属于 ( ) 。

    • A.统一监管
    • B.分业监管
    • C.职能监管
    • D.机构监管
  33. 我国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 ) 。

    • A.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
    • B.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 C.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
    • D.准中央银行型制度
  34. 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者”的职能是指 ( ) 。

    • A.对国家财政的救助
    • B.对工商企业的救助
    • C.对贫穷居民的救助
    • D.对商业银行的救助
  35. “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是由下述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 ) 。

    • A.凯恩斯
    • B.弗里德曼
    • C.萨伊
    • D.李嘉图
  36. 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银行制度开始建立的标志是 ( ) 。

    • A.威尼斯银行的建立
    • B.米兰银行的建立
    • C.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 D.汇丰银行的建立
  37. 商品流通中货币的形态发展顺序为 ( ) 。

    •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 C.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世界货币
    • D.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