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财政学考前模拟卷1
- 
				
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哪些情况?
 - 
				
40.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 
				
39. 财政支出划分的原则有哪些?
 - 
				
38. 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确定财政支出项目有哪些步骤?
 - 
				
37. 举例说明财政对经济的“自动”的稳定作用。
 - 
				
36. 某国2004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为124亿美元,外汇收入为400亿美元,试计算这个国家当年的外债偿还率。
 - 
				
35. 万某2002年共取得如下收入:特许使用权所得1000元,财产租赁所得4500元,利息收入200元,计算万某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 
				
33. 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
 - 
				
34. 财政监督
 - 
				
31. 私人物品或服务
 - 
				
32. 财政收入
 - 
				
30. 国际税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国际税税率
 - B.国际双重征税
 - C.国际避税
 - D.国际逃税
 - E.国际税收协定
 
 - 
				
29. 我国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财政监督范围不适当
 - B.财政监督方式不规范
 - C.财政监督处理缺乏力度
 - D.财政监督组织体系不健全
 - E.财政监督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 
				
28. 财政乘数是______的统称。
- A.政府支出乘数
 - B.政府税收乘数
 - C.平衡预算乘数
 - D.政府投资乘数
 - E.政府贸易乘数
 
 - 
				
26. 以下属于于特定目的课税的是
- A.土地增值税
 - B.耕地占用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车辆购置税
 - E.营业税
 
 - 
				
27. 公债发行的公募拍卖方式包括
- A.价格拍卖
 - B.收益拍卖
 - C.竞争性出价
 - D.非竞争性出价
 - E.组合方式
 
 - 
				
24. 在具体运用上,比例税率可以分为
- A.超比例税率
 - B.统一比例税率
 - C.差别比例税率
 - D.幅度比例税率
 - E.全额累进比例税率
 
 - 
				
25. 社会应债能力指标包括
- A.居民偿债率
 - B.居民应债率
 - C.公债依存度
 - D.公债负担率
 - E.公债偿债率
 
 - 
				
23. 对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模型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是
- A.马斯格雷夫
 - B.罗斯托
 - C.怀斯曼
 - D.克拉克
 - E.皮考克
 
 - 
				
21. 社会公共需要可以分为
- A.促进市场竞争的需要
 - B.资源配置方面的需要
 - C.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需要
 - D.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需要
 - E.居民衣食住行的需要
 
 - 
				
22. 按照级次划分,我国财政支出由______组成。
- A.中央支
 - B.省级支出
 - C.市级支
 - D.县级支出
 - E.乡级支出
 
 -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______的适当运用。
- A.财政预算
 - B.财政乘数
 - C.财政赤字
 - D.财政政策
 
 - 
				
18. 消费价格指数,又称______。
- A.平减指数
 - B.生产者物价指数
 - C.批发物价指数
 - D.零售价格指数
 
 - 
				
20. 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的税收转嫁方式是______。
- A.前转
 - B.后转
 - C.消转
 - D.散转
 
 - 
				
17. 税收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内在稳定机制,主要表现在______上。
- A.累退的所得课税制度
 - B.累进的所得课税制度
 - C.超率累进所得税制度
 - D.增值税制度
 
 - 
				
16. 我国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是在______。
- A.1996年
 - B.1998年
 - C.1992年
 - D.1985年
 
 - 
				
14. 公债发行的直接推销方式也称为______。
- A.财团包销方式
 - B.连续经销方式
 - C.承受发行法
 - D.出卖发行法
 
 - 
				
15. 目前,我国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是______。
- A.金库
 - B.人民银行
 - C.国库
 - D.财政部门
 
 - 
				
12. 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我国境内居住满______的个人。
- A.1个季度
 - B.2年
 - C.1年
 - D.半年
 
 - 
				
13. 就经济社会效益而言,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是______。
- A.提高税收
 - B.发行公债
 - C.银行借款
 - D.增发货币
 
 - 
				
11. 我国营业税纳税地点原则上采取______的方法。
- A.收入源泉征收
 - B.属地征收
 - C.属人征收
 - D.属地兼属人征收
 
 - 
				
9. 政府收费本质上是以______为基本特征的。
- A.交换
 - B.等价
 - C.固定
 - D.有偿
 
 - 
				
10. 在西方经济学界,迄今公认的比较合理也较易于实行的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是______。
- A.受益原则
 - B.支付能力原则
 - C.利益原则
 - D.规模原则
 
 - 
				
7. 从理论上,判定一种政府收入是否是税收收入,通常可以按照______进行衡量。
- A.征收对象
 - B.“三性”
 - C.金额大小
 - D.征收形式
 
 - 
				
8. 作为税收制度中的核心要素,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限的是______。
- A.征税主体
 - B.纳税人
 - C.课税对象
 - D.税率
 
 - 
				
4. 经济发达国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财政支出中,______比重较大。
- A.创造性支出
 - B.购买性支出
 - C.预防性支出
 - D.转移性支出
 
 - 
				
6. 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是由________建立的。
- A.鲍莫尔
 - B.罗斯托
 - C.马斯格雷夫
 - D.怀斯曼
 
 - 
				
5. 私人投资需求,主要是______的投资。
- A.特殊利益品
 - B.资本品
 - C.消费品
 - D.公共品
 
 - 
				
1. 某类物品或服务,必须能够分别受益,单独消费,其效用可分割为若干单位,限定为之付款的社会成员独享,称为______。
- A.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 B.消费的竞争性
 - C.效用的可分割性
 - D.受益的排他性
 
 - 
				
2. 我国政府文件最早出现“财政”一词,是在______。
- A.明朝《一条鞭法》
 - B.明朝末年
 - C.20世纪40 年代《辞海》
 - D.1898 年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
 
 - 
				
3. 财政支出,也可称为是______。
- A.集合支出
 - B.私人支出
 - C.公共支出
 - D.社会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