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真题及答案
-
以认识“种子”的内容为例,分别设计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教育目标。
-
为幼儿园小班正规性科学活动“认识小白兔”设计两种不同的导入方法。
-
选定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写出适合某一年龄班儿童学习的具体内容(不必进行活动过程设计),要求说明选择和设计的理由。
-
简述教育评价中观察分析法的含义及要求。
-
试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
简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
-
简述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三个阶段及表现。
-
学前儿童科学教存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简述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含义及在指导儿童学科学中的作用。
-
发展学前儿童科学思考技能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中,常用的观察分析法有行为检核、________和事件详录等。
-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课程评价、________评价和环境评价。
-
教师在设计、组织和领导儿童开展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游戏的趣味性、游戏的活动性和________。
-
儿童的活动具有________、对象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
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________。
-
操作活动之所以不同于简单的摆弄,在于它具有________和程序性。
-
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________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三种组织形式。
-
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和________两个方面。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
- 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 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 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 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标准是()
-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 B.教师的教育观念
- C.上级文件的规定
- D.园长的要求
-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角是为儿童提供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 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
- 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
- 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
-
有关电教媒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选择构图美观、色彩鲜艳、声音动听的电教材料
- B.电教媒体运用得越多,效果越好
- C.电教媒体应发挥其它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 D.电教媒体应和儿童的探索学习相结合
-
不适合幼儿园小班儿童种植的是()
- A.大蒜
- B.向日葵
- C.小麦
- D.太阳花
-
儿童通过养蚕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这届于()
- A.长期系统性观察
- B.个别现象的观察
- C.个别物体的观察
- D.比较性观察
-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
- B.科学实验
- C.分类
- D.测量
-
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 C.活动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
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 A.“你发现了什么?”
- B.“它是什么样的?”
- C.“你有什么办法?”
- D.“它们一样吗?”
-
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 A.太阳的结构
- B.太阳能发光、发热
- 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 D.太阳黑子
-
学前儿童难以认识的事物是()
- A.沙、石
- B.土
- C.水
- D.空气
-
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 A.个人探索
- B.集体教学
- C.分组学习
- D.小组讨论
-
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漂在水面上,然后他就不停地将积木往下按,还自言自语地说:“下去!下去!”但是积木总是会漂在水面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儿童()
- A.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获得了科学探究的结果
- B.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 C.既没有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 D.产生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
适宜于秋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观察()
- A.雾和霜
- B.落叶树
- C.彩虹
- D.冰
-
所谓间接指导,就是指()
-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 B.教师通过操作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 D.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
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
- A.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
- B.有严密的逻辑性
- C.有较强的程序性
- D.有明确的目的性
-
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是()
- A.观察自然角中的动植物生长
- B.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
- C.观察露珠
- D.观察落叶树
-
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
“激发和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这一目标适合于幼儿园的()
- A.小班、中班
- B.中班、大班
- C.小班、中班或大班
- D.小班、中班和大班
-
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就其概括水平来说,处于()
- A.动作经验水平
- B.表象水平
- C.抽象水平
- D.符号水平
-
儿童科学教育要把培养独特个性的儿童作为教育目标,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
- A.连续性
- B.整体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
一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 A.一岁左右
- B.一岁半
- C.两岁以后
- D.三岁以后
-
关于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
科学知识的来源是()
- A.探究的过程
- B.前人的经验
- C.科学家的论断
- D.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