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7年10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
材料:学前教育社会效益的著名研究严冷、冯晓霞在《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一文中指出:芝加哥亲子中心研究:使用半实验设计的方式从教育补救服务、儿童福利花费、司法费用和儿童终身收入水平四方面考察了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的影响。其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学前教育的收益远远超过投入。在考察通胀因素的情况下,对亲子中心每投入1美元,15—18年后所获得的收益是7.1美元,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3.29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3.85美元,并且收益全部来源于政府行政、司法开支的减少。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使用真实验设计的方式从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五个维度考察了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的长期效果。该研究发现,优质的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早期的认知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成年后的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减少、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均有积极影响,让幼儿终身受益。其成本收益分析显示:在考虑通胀因素的情况下,对贫困幼儿1美元的学前教育投入,在他们40岁时可获得17.O7美元的回报,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4.17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12.9美元,并且社会收益的88%来源于犯罪率的降低。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发展是如何决定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又是怎样发挥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的?
-
简述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
你怎样理解学前教育目标?应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
-
评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
家园衔接中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
-
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意义?
-
简述儿童发展的规律?
-
遗传素质
-
自然后果法
-
恩物
-
幼儿园区域活动
-
幼儿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完备的考核条例,教学随意性较强,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对学习成绩要进行考核检查。体现了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 A.办学性质不同
- B.教育内容不同
- C.教学方法不同
- D.要求期望不同
-
幼小衔接中幼儿在入学前需要做好生理准备和()
- A.学习准备
- B.物品准备
- C.心理准备
- D.生活准备
-
“家庭经验交流会”“爷爷奶奶经验座谈会”“母亲茶话会”属于家园合作形式中的()
- A.家长会
- B.家长学校
- C.家长开放日
- D.家长座谈会
-
宣传育儿知识,利用社区资源为家庭服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主要通过的服务平台是()
- A.家庭教育委员会
- B.家长座谈会
- C.家长学校
- D.家庭教育咨询
-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关起门来就是个良心活儿”,这句话体现的教师专业素养须具有()
- A.专业理念和师德
- B.专业知识
- C.专业技能
- D.专业能力
-
新教师试用期内为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须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
- A.90学时
- B.120学时
- C.180学时
- D.360学时
-
教育部2012年2月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分别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规定,该标准属于幼儿教师的()
- A.职前专业准备标准
- B.职业准入标准
- C.合格教师标准
- D.优秀教师标准
-
幼儿教师利用窗台空间种植土豆蒜苗等植物,为幼儿创设自然观察角,在班级入IZl处设置一些挂件,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创造具有吸引力美感的生活环境。这些做法体现了幼儿教师的角色是()
- A.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
- B.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
- C.沟通幼儿和社会的中介
- D.幼儿榜样的示范者
-
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检查和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目标的程度的功能是()
- A.鉴定功能
- B.诊断功能
- C.改进功能
- D.导向功能
-
“我们老师说的……”是幼儿对教师信任、尊重和依恋的表现,幼儿也常常模仿教师的言行,亲师性强。这反映了幼儿教师劳动手段具有的特点是()
- A.创造性
- B.长期性
- C.反复性
- D.主体性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即()
- A.健康、语文、计算、科学、艺术
-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 C.语言、计算、舞蹈、美术、音乐
- D.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
我国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属于()
- A.基础教育
- B.义务教育
- C.初等教育
- D.全民教育
-
玩具和图书是儿童良好的伙伴,给儿童成长带来快乐,我国第一所玩具图书馆创建在()
- A.北京
- B.福建
- C.内蒙古
- D.天津
-
幼儿园是对幼儿集中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古时称()
- A.幼稚园
- B.托儿所
- C.蒙养院
- D.亲子园
-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提出了“向贫困宣战”的口号,并提出了让90%以上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的3—5岁的儿童享受教育的计划,即()
- A.确保开端计划
- B.天使计划
- C.先行计划
- D.婴幼儿读书计划
-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指导要求,采取适宜的措施获得指导的实际效果,这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
- A.分类指导原则
- B.家长主体性原则
- C.双向互动原则
- D.因地制宜原则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
- A.学前儿童家长
- B.幼儿园老师
- C.社区工作者
- D.儿童医生
-
学前儿童美育本质上是一种()
- A.艺术教育
- B.道德教育
- C.情感教育
- D.品质教育
-
家庭中亲子关系是稳定的,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一生,因此家庭教育的过程具有()
- A.情感性
- B.全面性
- C.长期性
- D.权威性
-
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力差,不易分清正确与错误,各种教育影响都易接受,为了帮助其分辨是非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学前德育中应贯彻()
- A.规范与尊重相结合原则
- B.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 C.教育影响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
-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
学前儿童肌肉力量、韧带强度正处于发育过程当中,在体育锻炼时要做到“高密度,低强度”,反映了学前儿童体育应具备的特点是()
- A.生活化
- B.趣味性
- C.简单化
- D.适宜性
-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有二,一是在全面发展要求上反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二是人的素质发展()
- A.以德为先
- B.以智为先
- C.以体为先
- D.以美为先
-
一般儿童都先学会爬然后再学会走路再能四处跑动,先感知理解周围事物再产生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均衡性
- D.个体差异性
-
决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是()
- A.办学理念
- B.教学水平
- C.发展适宜
- D.儿童身心
-
德纳姆等人研究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儿童在别人悲伤愤怒痛苦时表现出助人行为,说明学前教育显著地影响了儿童发展的()
- A.社会性
- B.自然性
- C.目的性
- D.生理性
-
“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
- A.遗传性
- B.社会性
- C.主观性
- D.能动性
-
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
- A.传承功能
- B.交流功能
- C.选择功能
- D.创新功能
-
决定学前教育性质的是()
- A.经济水平
- B.政治制度
- C.文化传统
- D.科学技术
-
学前教育就是指()
- A.0~3岁的儿童的教育
- B.3~6、7岁儿童的教育
- C.2~5岁的儿童的教育
- D.出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
-
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康有为
- B.蔡元培
- C.陈鹤琴
- D.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