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儿童发展理论(12350)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美术活动结束后,当我在众多“杂乱无章”的作品中看到洋洋整洁、有序的画时,我为洋洋流畅的笔触而感动,他画每一步都是那么认真。但与此同时,我也为洋洋规矩的构图向担心,他的作业中透露出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该有的拘谨。

    此外,我还发现在洋洋会画的那几样东西都画过之后,每次画新东西时他便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是为什么? 我和洋洋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洋洋小时候,妈妈就教他画人物、太阳等。“今天我们来画小宝宝,先画圆圆的脑袋,再画他的头发、眼睛、鼻子……”“看妈妈怎么画的,先画一个圈,旁边再画短线条做光芒。”“洋洋,你怎么将太阳涂成蓝色了,太阳应该是红色或黄色的。来,妈妈教你涂。”洋洋在妈妈的指导下果然越画越像,可是,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被扼杀了。他已经习惯于成人教他怎么画,他就怎么画,一旦让他画以前没有画过的东西,他就不知道如何下笔。

    请运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析案例中幼儿的绘画特点和家长的教育方式。

  2.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位上夜班的工人,他所居住的小区有许多顽皮的小孩,整天相互追逐、嬉戏、打闹,使得这位工人白天没法睡觉和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心理学家给这位工人出了个主意。

    第二天,这位工人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每天在他住所外大喊大叫,谁的声音越大,谁就会得到奖励。果然, 一连几天,他每次都给那位声音最大的孩子以奖励。孩子们为了得到奖励,一天比一天叫得更起劲。就这样,当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吵吵闹闹也能获得奖励的时候,这位工人表示没钱买奖品了,但希望孩子们还继续喊叫,并比赛谁的声音最大。

    结果,当孩子们一听说没有奖品了,心理就非常不舒服,他们想“没有奖品谁还给你叫啊”,所以就不再到这位工人的住所外打声吵闹了,工人也终于可以在白天清静地休息了。

    结合行为消退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工人如何娇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3. 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 简述知觉发展过程中儿童的注意与知觉的变化特点。

  5. 结合实际阐释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儿童的主动活动。

  6. 简述高级心理机能的特性。

  7. 简述霍妮关于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

  8. 简述弗洛伊德对儿童焦虑来源的基本看法。

  9. 儿童在关键期内可以学习,超过关键期则不能学习。

  10. 简述格塞尔诊断范围确定的四个领域。

  11. 自居的作用在于获得替代性满足。

  12. 根据格塞尔的观点,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

  13. 一切心理机能都是将符号使用作为导向和掌握心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14. 依恋

  15. 成熟

  16. 最近发展区

  17. 根据依恋理论,儿童在新异的、不确定的情境中对新异对象的探究行为发生与否,取决于()

    • A.照看环境
    • B.婴儿的气质特点
    • C.依恋对象的情绪的性质
    • D.婴儿的智力水平
  18. 发展

  19.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可能性决定于儿童的()

    • A.最近发展区
    • B.发展的可能性
    • C.现实发展水平
    • D.智力发展水平
  20. 根据鲍尔毕的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了()

    • A.3个阶段
    • B.4个阶段
    • C.5个阶段
    • D.8个阶段
  21. 爱因斯沃斯认为,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 A.拒绝
    • B.敏感
    • C.干涉
    • D.合作
  22. 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

    • A.目的性增强
    • B.抽象概括机能增强
    • C.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增强
    • D.经验性增强
  23. 以下不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

    • A.抽象思维
    • B.高级情感
    • C.情绪
    • D.随意注意
  24. 将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称为()

    • A.建构
    • B.内化
    • C.适应
    • D.平衡化
  25. 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

    • A.运算
    • B.自我中心
    • C.动作逻辑
    • D.对应逻辑
  26. 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较为完善的意识是()

    • A.同一性
    • B.自我防御
    • C.昼梦
    • D.良心
  27. 儿童应对焦虑的主要机制是()

    • A.趋众
    • B.压抑
    • C.逆众
    • D.盲点作用
  28. 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主动感
    • B.获得信任感
    • C.获得自主感
    • D.获得勤奋感
  2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包括精神分析暗示、移情和()

    • A.自由联想法
    • B.反向作用
    • C.投射
    • D.退化
  30. 班杜拉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是()

    • A.社区文化
    • B.信息传播工具
    • C.家庭成员攻击性
    • D.学校教育
  31. 人格结构中表现出非理性的是()

    • A.超我与自我
    • B.自我与本我
    • C.本能与超我
    • D.超我与本我
  32. 以下不属于华生提出的思维类型的是()

    • A.习惯的思维
    • B.反思性思维
    • C.无声的思维
    • D.计划性思维
  33. 格塞尔认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学习
    • B.环境
    • C.成熟
    • D.实践
  34. 以下不属于格塞尔提出的儿童成长类型是()

    • A.成长慢的
    • B.成长快的
    • C.成长不规则的
    • D.成长均匀的
  35. 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左利手”或“右利手”现象,体现了儿童行为发展的()

    • A.机能不对称原则
    • B.发展方向原则
    • C.相互交织原则
    • D.个体成熟原则
  36.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每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具有()

    • A.模糊性
    • B.不确定性
    • C.真实性
    • D.可逆性
  37. 机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内部变化
    • B.外部环境
    • C.内在机制
    • D.遗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