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04年4月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分析歌曲《闪烁的小星》,设计至少四种导入方法并说明理由。

  2. 试分析心理调节的基本要素中的幼儿因素和教师因素。

  3. 试述提出和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具体原则。

  4. 变通总谱包括哪几类?分别是怎样表现配器方案的?

  5. 简述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6. 学前儿童歌唱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哪些?

  7. 打击乐配器

  8. 为什么在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应采用儿童较为熟悉的内容?

  9. 角色的退出

  10. 倾听

  11. 韵律活动

  12. 音乐教育能促进儿童身体、语言、认识、情感、个性和()等方面的发展。

  13. 我国儿童教育家()不但在理论上重视艺术教育,而且还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歌曲,如《锄头舞歌》。

  14. 美国()音乐课程计划的螺旋上升的核心概念系统和行为化的发展目标方式,为未来的音乐教育目标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15. 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智力教育、()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

  16.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主要教育内容有:①韵律动作及其组合;②韵律活动的表演形式;③韵律活动的知识技能;④韵律活动的()。

  17. 有感情地歌唱主要是指在内心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演唱技巧进行歌唱。

  18. 在韵律活动中,使用身体装饰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儿童()的负担。

  19. 常用的范例指导方法有示范法和()法。

  20.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也是整个教育实践的第一关键。

  21. 适应性功能、发展性功能是按集体音乐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划分的。

  22. 教师的基本音乐素养分为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三个方面。

  2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4. 教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发展幼儿有目的行为的重要教育技术是()。

    • A.观察
    • B.反馈
    • C.示范
    • D.表情
  25. 柯达依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 A.合乐动作
    • B.歌唱教学
    • C.乐器演奏活动
    • D.小提琴教学
  26.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是()。

    • A.实践性
    • B.音乐性
    • C.游戏性
    • D.娱乐性
  27. 对于原配器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来说,较适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 A.总谱学习导入法
    • B.总谱创作导入法
    • C.主要声部学习导入法
    • D.音乐欣赏导入法
  28. 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提供有表现力的伴奏音乐有利于幼儿()。

    • A.舒适有效地演奏
    • B.有表现力地演奏
    • C.节奏感的发展
    • D.有创造性地演奏
  29. 一般说来,打击乐器双响筒和三角铁适合于()。

    • A.托班儿童
    • B.小班儿童
    • C.中班儿童
    • D.大班儿童
  30. 在打击乐演奏时,运用乐器奏出想要奏出的特定音响的能力是()。

    • A.乐器操作能力
    • B.随乐能力
    • C.合作协调能力
    • D.创造性表现能力
  31. 儿童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是指()。

    • A.基本动作
    • B.模仿动作
    • C.舞蹈动作
    • D.表演动作
  32. 学前儿童最先发展的动作是()。

    • A.移位动作
    • B.上肢动作
    • C.下肢动作
    • D.躯干动作
  33.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第一目的是()。

    • A.发展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 B.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 C.让幼儿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 D.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
  34. 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

    • A.节奏
    • B.呼吸
    • C.速度
    • D.音准
  35. 在要求幼儿轻声演唱歌曲时,教师错误的做法是()。

    • A.直接用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音量
    • B.进行歌唱示范
    • C.提供轻柔的琴声前奏和伴奏
    • D.用耳语般轻柔的声音来对幼儿讲解要求
  36.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让儿童较好地理解歌曲
    • B.让儿童熟练地掌握歌曲
    •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 D.让儿童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37. 在欣赏柴可夫斯基《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 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 C.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 D.色彩灰暗,构图凝重
  38. 在歌唱活动《拍手唱歌笑呵呵》中,“引导、鼓励幼儿在理解歌词含义的基础上看着同伴的眼睛唱歌和做动作,并体验其中的快乐”的目标属于()。

    • A.发展音乐感的目标
    • B.发展学习能力的目标
    • C.发展个性、社会性的目标
    • D.全面发展的目标
  39. 一切由教师设计、发起、控制的与音乐有关的教育活动是()。

    • A.隐性的音乐教育课程
    • B.显形的音乐教育课程
    • C.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
    • D.不可受教师控制的课程
  40.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审美感动是教育是手段,音乐作品是教育的()。

    • A.方法
    • B.内容
    • C.媒介
    • D.技能
  41. 《狮王》的曲作者是()。

    • A.圣桑
    • B.舒曼
    • C.丁善德
    • D.汤普森
  42. 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评价分为()。

    • A.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
    • B.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
    • C.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
    • D.独立评价和连续评价
  43. 对于结构单纯、清晰并且不用过于注重感知体验细节的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

    • A.从文学活动开始导入
    • B.从作品的某个部分开始导入
    • C.从完整作品开始导入
    • D.从美术活动开始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