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真题(全国统一命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幼儿手工创作的各个阶段,教师应如何做好指导工作?请结合教学实践加以论述。

  2. 《击鼓说唱俑》欣赏:

    请以对话法为基本指导方法,为大班幼儿设计一次美术欣赏活动指导,欣赏的作品为我国东汉雕塑《击鼓说唱俑》(如图)。

     相关资料(仅供参考):说唱俑是我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其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本作品抓取了精彩的表演瞬间,采用夸张的手法,造型了一位神采飞扬的艺人形象。陶俑头戴憬巾,额扎花饰,袒胸露腹,着裤! 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正沉醉在表演中。其脸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在笑:额头的皱纹笑得舒展开来,眼睛笑得几乎眯成一条线,两颊的肌肉笑得鼓成了大肉枣,嘴巴更是咧得大大的。它的体态语言也非常丰富,蹲坐、伸脖、鼓腹、抬腿,甚至连脚趾头好像也在不停地摆动着。它的左胳膊上还套着一圈璎珞,那可不是装饰品,而是艺人的乐器,是用绳子穿起来的骨片。说唱的时候,一边打鼓,一边晃动胳膊,鼓声咚咚,骨片啪啪,比单纯打鼓动听得多。此俑高56厘米,灰陶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3. 运用美术教学操作方法中的情景观察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简述我国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请联系你的教学实践,试述如何对大班幼儿绘画的创作过程进行指导。

  6. 自由画

  7.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

  8. 教育目的

  9.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10. 低控制原则

  11. 布雷顿通过实验向我们证明,幼儿绘画的发展稍稍领先于泥塑的发展。

  12. 由于剪刀具有危险性,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让幼儿使用。

  13. 艺术大师的杰作尽管很好,但并不适合幼儿欣赏。

  14. 对于初人园的幼儿来说,使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体是相当困难的。

  15.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可鼓励儿童与艺术品、与自然、与教师、与同伴、与自己进行对话,提高其审美能力。

  16. 灌输法能迅速高效地将知识传达给儿童,适用于学前儿童美术教学。

  17. 关于美术的起源,表现说认为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等。

  18.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以及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19.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可分为平面手工活动和_________。

  20.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自发型和_________。

  21.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灌输法、园丁法、综合法和_________。

  22. “尊重个别差异,设立弹性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原则中的_________。

  23. 染色的方法有点染和_________。

  24. 日本大正时期自由画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

  25.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包括心理层次的目标和_________。

  26. 美术的种类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_________等。

  27. 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_________。

  28. 最早表明可以向几乎一切儿童教授绘画和音乐的瑞士女教育家是_________。

  29. 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美感知觉能力和

    • A.初步的美术表现能力
    • B.适当地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 C.初步的艺术判断能力
    • D.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
  30. 剪贴活动的重点在于

    • A.剪
    • B.贴
    • C.目测
    • D.折叠
  31. 老师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玉米、纽扣、谷物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作品,这类材料属于

    • A.点状材料
    • B.线状材料
    • C.面状材料
    • D.块状材料
  32. 当孩子在泥塑活动中能够借助辅助工具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时,说明其手工发展基本处于

    • A.表现期
    • B.无目的的活动期
    • C.基本形状期
    • D.样式化期
  33.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

    • A.三个时期
    • B.四个时期
    • C.五个时期
    • D.六个时期
  34. 教师用散文诗引导幼儿绘画,如“美丽的银杏树叶真像一把把小扇子”,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 A.作品临摹法
    • B.情景观察法
    • C.语言描述法
    • D.联想迁移法
  35. “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形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和运动”体现了美术教育的

    • A.审美感知目标
    • B.审美情感目标
    • C.审美创造目标
    • D.审美表现目标
  36.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 A.游戏
    • B.自然
    • C.语言
    • D.观察
  37.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

    • A.动态艺术
    • B.静态艺术
    • C.再现艺术
    • D.表现艺术
  38. 美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

    • A.教育价值
    • B.认识价值
    • C.审美价值
    • D.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