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自考真题
-
在一项“运用‘以大带小’的方法促进新人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的研究假设是:通过“以大带小”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新人园幼儿的幼儿园生活适应能力。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者随机抽取了30名新入园的幼儿,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然后为实验组的15名幼儿每人在大班找了一位“哥哥”或“姐姐,每天让他们一起自由活动30分钟。控制组15名幼儿不接受这种处理。两个星期后,对两组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情况同时进行系统观察,通过比较两组幼儿的适应能力来验证研究假设。 在该实验研究中:
(1) 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 该实验是前实验、准实验还是真实验?为什么?
(3) 写出该实验设计模式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该实验的模式。
-
幼儿园里通常是在哪些活动中容易发生冲突?是男孩还是女孩更容易发生冲突?一般是几个人?他们是为什么发生冲突的?会持续多长时间?又是怎样解决冲突的?一位研究者计划使用观察法对幼儿的冲突行为进行研究,但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可循。
(1) 研究者应使用时间取样还是事件取样观察法?为什么?
(2) 围绕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列出该研究的观察记录表。
-
在教育科研中,平均数和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和差异程度最常用到的统计指标。以下是某幼儿园10名幼儿字母辨识能力测验得分:1、2、3、5、4、6、5、6、9、9。
(1) 计算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
(2) 计算该组数据的标准差(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
-
统计图表是整理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以下资料是“某幼儿园中班幼儿识数能力测验,的成绩(共30人,满分为100分): 32、45、48、48、52、55、56、60、62、65、68、68、70、71、72、72、75、78、80、80、82、84、85、85、87、 88、88、89、92、95,
(1) 制作该园中班幼儿识数能力测验成绩简单次数分布表,要求从30分开始,组距为10分,表内项目包括各组区间、各组次数及相应百分比。
(2) 根据制作的简单次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横坐标为“分数”,纵坐标为每组的“人数”。
-
简述科研报吿“讨论”部分的内容。
-
简述个案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
简述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的共同之处。
-
简述一份完整问卷的组成部分。
-
简述研究计划中“课题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的主要内容。
-
简述访谈调査的主要类型。
-
常模参照测验
-
量表
-
问卷调查法
-
非参与性观察法
-
社会认可效应
-
在对收集到的文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时,从个别概括出一般的思维方法是演绎。
-
伦理性原则
-
无关变量
-
研究者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80份,有效问卷60份,问卷有效率为60%。
-
在标准化测验中,如果是由国外引进的量表,必须使用原版翻译的量表。
-
“幼儿园课程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是单因素实验。
-
观察者因受对某幼儿期望值较高的影响而作出与事实不符的评价,这属于理论性偏见。
-
调査法是一种直接的研究方法。
-
“家长文化程度与幼儿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属于描述性课题。
-
整群抽样是把总体中的个体作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
作为我国较有影响的专业期刊《学前教育研究》属于专业实践性杂志。
-
随机抽样的被试数量在20以上的样本称为大样本。
-
对研究中收集到的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只能进行 分析。
-
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有两类,即总体效度和 。
-
在访谈调査中,设计问题的编排顺序时先由一般的开放性的问题逐步到具休的封闭性的问题,这是访谈设计问题的“ 原则
-
从测验的参照点来看,对儿童在某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进行测量的最低起点属于 参照点。
-
从观测指标的量化程度上看,记录幼儿某种行为发生的程度例如常常较少这类指标属于 指标。
-
问卷中的问题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事实性问题和 。
-
适应小范围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 。
-
科研活动的起始环节是选择 。
-
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称作 。
-
研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尽可能考虑受试幼儿的年龄特征,这是学前教育研究中 原则的要求。
-
陈鹤琴先生连续808天观察并记录其孩子身心发展变化的情况,其研究方式是()
- A.个案临床研究
- B.个案追踪研究
- C.个案追因研究
- D.个案归因研究
-
一般而言,教育测验中自编测验的测试结果只能用于()
- A.对被测幼儿的评价
- B.行政管理的依据
- C.筛选优秀的孩子
- D.研究的目的
-
观察者发现研究对象表现出有价值的行为时随即进行描述性记录的方法是()
- A.轶事记录法
- B.仪器记录法
- C.表格记录法
- D.等级记录法
-
在一项“玩具对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幼儿智力发展”是该实验的()
- A.自变量
- B.因变量
- C.无关变量
- D.中间变量
-
按照所占比例从全市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各种类型的幼儿园作为研究样本,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 B.系统随机抽样
- C.分层随机抽样
- D.整群抽样
-
观察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感知的观察方法属于()
- A.自然观察法
- B.参与观察法
- C.直接观察法
- D.结构观察法
-
研究者根据主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这样的选题符合()
- A.价值性原则
- B.可行性原则
- C.创造性原则
- D.科学性原则
-
研究者就某一教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研究是()
- A.定性研究
- B.定量研究
- C.横向研究
- D.纵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