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10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根据安徒生童话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一个大班幼儿园文学活动,要求符合学习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的设计与组织原则。

  2. 依据凭借物特点,讲述活动可以分为哪些具体类型?

  3. 试述掌握儿童语言获得的基本规律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现实意义。

  4. 简述听说游戏设计与组织的一般步骤。

  5. 渗透的幼儿语言教育进行的途径有哪些?

  6. 简述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7. 简述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句法结构发展的基本阶段。

  8. 听说游戏

  9.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整合教育观

  10. 儿童语义的发展

  11. 语言操作范畴

  12. 言语流畅度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

    • A.流利性、言语广度和言语强度
    • B.流畅性、言语广度和言语强度
    • C.流利性、言语速度和言语节奏
    • D.流畅性、言语速度和言语节奏
  13.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

  14. 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辅助语言教育活动,可以更完美地体现()

    • A.完整语言观的思想
    • B.整合语言观的思想
    • C.活动教育观的思想
    •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思想
  15. 早期阅读包括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

    • A.前识记经验
    • B.前书写经验
    • C.规范书写经验
    • D.认字经验
  16. 在有关英语儿童书写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幼儿随着年龄的变化会经历的几个阶段依次为:画图、涂写以及()

    • A.连串类似书写、发明的书写、类似书写、真正的书写
    • B.连串类似书写、类似书写、发明的书写、真正的书写
    • C.类似书写、连串类似书写、发明的书写、真正的书写
    • D.发明的书写、类似书写、连串类似书写、真正的书写
  17. 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时,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准备、讨论与示范、串连与总结以及()

    • A.分析与归纳
    • B.复述与归纳
    • C.背诵与总结
    • D.幼儿想象与仿编
  18. 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歌、童话、生活故事和()

    • A.古诗
    • B.超人体童话
    • C.幼儿散文
    • D.儿童小说
  19. 在编构故事活动中,小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

    • A.故事结局
    • B.有趣情节
    • C.完整故事
    • D.故事人物
  20. 关于听说游戏的主要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听说游戏与语言游戏相似
    • B.在游戏中不一定包含语言教育目标
    • C.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 D.听说游戏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减少游戏的成分
  21.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开始以活动的方式进入,而最后的结束方式是()

    • A.活动
    • B.游戏
    • C.教师示范
    • D.幼儿跟随教师游戏
  22. 下列情况中,显示说话人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较好的是()

    • A.多次重复原话
    • B.听话人不解时,对讲述内容加以修正
    • C.对听话人的不解给予沉默
    • D.不理睬听话人的不解
  23. 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A.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 B.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 C.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 D.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24. 谈话情景的创设应避免()

    • A.以有利于幼儿谈话为前提
    • B.用语言创设情景
    • C.用实物创设情景
    • D.过于热闹以致喧宾夺主的现象
  25. 发展幼儿独自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是()

    • A.谈话活动
    • B.听说游戏
    • C.讲述活动
    • D.文学活动
  26. 下列语言教育目标中,属于谈话活动目标的是()

    • A.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
    • B.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谈话对象的能力
    • C.培养幼儿独立构思的能力
    • D.帮助幼儿按一定游戏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27. 属于基本语言教育内容范围的是()

    • A.睡前讲故事活动
    • B.午睡后的猜谜活动
    • C.看图讲述活动
    • D.阅读区的阅读图书活动
  28. 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要贯彻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注意()

    • A.学前儿童说出与教师相同的语句
    • B.示范不要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 C.运用显性示范
    • D.要求模仿者仔细观察教师的语言和动作
  29. 能够集中注意地倾听,属于倾听行为中的()

    • A.理解性倾听
    • B.辨析性倾听
    • C.有意识倾听
    • D.欣赏性倾听
  3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

    • A.身心发展
    • B.情感发展
    • C.社会性发展
    • D.智力发展
  31. 在对幼儿进行渗透的语言教育时,教师错误的做法是()

    • A.始终将自己看作幼儿中的一员
    • B.注意自身与儿童之间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
    • C.促进幼儿之间的有效言语互动
    • D.与幼儿交流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话题
  32. 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中包括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 A.语言表达范畴
    • B.语言理解范畴
    • C.语言沟通范畴
    • D.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33. 在活动教育观看来,影响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四个因素有成熟、物质环境的经验、平衡化和()

    • A.心理环境的作用
    • B.社会环境的作用
    • C.精神环境的作用
    • D.人工环境的作用
  34. 完整语言教育观认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学习都是从把握()

    • A.整体开始的
    • B.部分开始的
    • C.句法结构开始的
    • D.语法结构开始的
  35. 学前儿童说出的复杂句包括三类: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的句子、连动句和()

    • A.电报句
    • B.复合句
    • C.主谓句
    • D.兼语句
  36. 完整语言教育观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是()

    • A.非规则的学习
    • B.先形式后功能的学习
    • C.完整性的学习
    • D.部分的学习
  37. 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的方式是()

    • A.直接引导
    • B.间接引导
    • C.直接和间接引导
    • D.直接或间接引导
  38.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最初在动作内化于表象和思维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增强思维的()

    • A.范围、广度和强度
    • B.广度、数量和强度
    • C.范围、广度和速度
    • D.宽度、数量和速度
  39. 儿童语义获得中最早获得的是()

    • A.专用名词
    • B.普通名词
    • C.相对词
    • D.修饰词
  40. 关于幼儿句法结构获得的大致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化到不分化
    • B.从严谨到松散
    • C.从灵活到呆板
    • D.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41. 儿童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语法的理解和表达以及()

    • A.文学能力的获得
    • B.语调能力的获得
    • C.语用能力的获得
    • D.句子能力的获得
  42. 婴儿第一个月主要的发音是()

    • A.自言自语
    • B.哭叫
    • C.语音
    • D.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