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自考(学前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
平平每次说话总是:“我,我……”,并伴随多余的动作,请找出平平口吃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纠正的方法。
(1)发生口吃的原因?
(2)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
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
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发展的具体表现。
-
论述不同气质幼儿的培养。
-
学前儿童句型发展的趋势?
-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
3-6、7岁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
-
具体形象思维的具体特点?
-
出生至3个月的婴儿依恋的发展处于()
- A.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 B.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 C.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 D.一般情感连接阶段
-
儿童性别行为的产生时间大致在()
- A.1岁左右
- B.2岁左右
- C.3岁左右
- D.4岁左右
-
提出“复演说”的心理学家是()
- A.高尔顿
- B.华生
- C.盖塞尔
- D.霍尔
-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个过程,1~2岁是()
- A.自我感觉的发展
- B.自我认识的发展
- C.自我意识的萌芽
- D.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
-
具有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弱、孤独、行动缓慢等典型特征的气质是()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粘液质
- D.抑郁质
-
幼儿意志行动的萌芽出现于()
- A.2个月左右
- B.4月左右
- C.8个月左右
- D.12个月左右
-
提出情绪分化论的是加拿大的心理学家()
- A.华生
- B.加里奇
- C.布里奇斯
- D.鲍尔比
-
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这是在运用情绪调节技术中的()
- A.想象法
- B.自我说服法
- C.消退法
- D.反思法
-
0~2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
- A.发出语音
- B.嗓音
- C.啊咕声
- D.喃喃语声
-
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
- A.元音
- B.辅音
- C.前鼻音
- D.后鼻音
-
幼儿在比较两个物体时,能力发展的顺序是()
- A.相同处—不同处—相似处
- B.相似处—相同处—不同处
- C.不同处—相似处—相同处
- D.不同处—相同处—相似处
-
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像的活动是()
- A.有些孩子经常会创造一些词语
-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 D.幼儿把音阶想像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
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
- 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 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 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 D.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
-
“视觉悬崖”测验研究的是()
- A.时间知觉
- B.深度知觉
- C.大小知觉
- D.形状知觉
-
儿童出现想像萌芽的年龄约在()
- A.6个月~1岁
- B.1~1岁半
- C.1岁半~2岁
- D.2~3岁
-
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
- B.因果性
- C.不变性
- D.可变性
-
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 B.听觉
- C.味觉
- D.视觉
-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 A.主观性原则
- B.活动性原则
- C.客观性原则
- D.发展性原则
-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年龄阶段是()
- A.0~1岁
- B.1~3岁
- C.3~6岁
- D.6~14岁
-
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常被称为是()
-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