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八
-
分析访谈各个环节运用的技巧。
-
试述研究问题的陈述。
-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
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技巧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
试述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
-
学前教育研究中文献查阅时易犯的错误有哪些?
-
简述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
简述好的研究问题的基本特征。
-
事件取样记录
-
定性观察
-
实验法
-
封闭型问卷调查
-
观察法
-
结构性访谈
-
横向设计
-
预测性研究问题
-
关于各种统计图的功用、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条形图中直条图应用最多
- B.圆形图用于表示连续性的数字资料
- C.线形图用于表示间断性的数字资料
- D.线形图是验报告中最常用的图示结果的方法
- E.散点图以圆点分布的形态表示两种现象间的相关程度
-
根据访谈是否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可将访谈分为【】
- A.直接访谈
- B.标准性访谈
- C.集体访谈
- D.一般访谈
- E.间接访谈
-
学前教育文献根据文献内容加工程度不同所划分的类型有【】
- A.一次文献
- B.二次文献
- C.三次文献
- D.四次文献
- E.五次文献
-
问题的存在是研究课题产生的根本。探讨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 A.关注城乡差异化保教问题
- B.关注幼儿园自身保教问题
- C.关注中小学儿童保教问题
- D.关注国内保教问题
- E.关注世界性保教问题
-
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技术高度专业化,其中量化研究常用的统计软件有【】
- A.SPSS
- B.SAS
- C.Liserl
- D.Multilevel Analysis
- E.Excel
-
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方法的是【】
- A.概念界定法
- B.简单列举法
- C.自然观察法
- D.实验测量法
- E.个案研究法
-
要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需要从哪几方面着手【】
- A.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
- B.准备好访谈所需的相关材料和设备
- C.尽可能地了解访谈对象
- D.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 E.充分熟悉访谈的程序
-
在定量观察中,事件取样记录与时间取样记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事件取样记录以行为事件的特点、性质作为观察者注意的中心
- B.事件取样记录的重心在于事件行为的存在
- C.时间取样记录不受时间的限制
- D.在时间取样记录中,时间仅是说明事件持续性等特点的一个因素
- E.事件取样记录对定量统计分析有一定困难
-
下列属于文献检索的途径的是【】
- A.网络检索
- B.馆际互借
- C.摘要与索引
- D.选择检索词
- E.确定数据库
-
下列属于观察者效应主要表现的是【】
- A.观察者污染
- B.被观察者对观察者的影响
- C.观察者遗漏
- D.观察者培训
- E.观察者倾向
-
在实际研究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影响到质性研究效度的原因常见的有【】
- A.记忆问题
- B.研究效应
- C.间接资料来源
- D.文化前设
- E.直接资料来源
-
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包括【】
- A.探索性研究
- B.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
- C.追踪研究
- D.契约研究
- E.无框架研究
-
问卷修订是问卷编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问卷修订的方法主要有【】
- A.访谈调查
- B.开放式问卷调查法
- C.专家评价法
- D.小样本预试法
- E.配额抽样法
-
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性较强的期刊有【】
- A.《学前教育研究》
- B.《学前教育》
- C.《早期教育》
- D.《幼儿教育》
- E.《教育与教学研究》
-
根据研究者是否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和访谈过程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可以将访谈分为【】
- A.个别访谈
- B.结构性访谈
- C.特殊访谈
- D.非标准的访谈
- E.间接访谈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进入实证分析的自然科学化阶段的时间是【】
- A.19世纪前半叶
- B.18世纪后半叶
- C.20世纪初
- D.20世纪后半叶
-
教育研究中的测量通常是凭借教育测验得以实现,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被称为【】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代表不同水平测量的量表中层次最高包含信息最多的是【】
- A.称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比率量表
-
教育实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的设计方法是【】
- A.准实验设计
- B.真实验设计
- C.单因素实验设计
- D.多因素实验设计
-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代表不同水平测量的量表中层次最高包含信息最多的是【】
- A.称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比率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