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史)模拟试卷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2. 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作用。

  3. 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4. 简述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5. 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6. 简述皮亚杰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7. 整个教学法

  8. 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9. 幼儿之家

  10. 《大同书》

  11. 《幼儿园教育纲要》

  12. 福禄培尔创立的幼儿园教育体系,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 )

    • A.“看管”转向“教育”
    • B.“灌输”转向“自我教育”
    • C.“宗教教育”转向“保育”
    • D.“束缚”转向“自由”
  13. 艺友制

  14. “出自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裴斯泰洛齐
    • B.卢梭
    • C.夸美纽斯
    • D.杜威
  15. 宫廷儿童早期教育方法多采用( )

    • A.问答法
    • B.演示法
    • C.讨论法
    • D.讲授法
  16. “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的提出者是( )

    • A.勾践
    • B.孔子
    • C.孟子
    • D.韩非
  17. 文艺复兴时期,进步思想家用来对抗基督教会的神权和禁欲主义的是( )

    • A.人文主义
    • B.享乐主义
    • C.蒙昧主义
    • D.唯物主义
  18. 《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教育方针教养幼儿。( )

    • A.社会主义
    • B.人文主义
    • C.辩证主义
    • D.新民主主义
  19. 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 B.《母育学校》
    • C.《儿童教育论》
    • D.《幼儿教育论》
  20. 古印度时期,完全被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的种姓是( )

    • A.婆罗门
    • B.刹帝利
    • C.吠舍
    • D.首陀罗
  21. 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而实施的学前教育,来自( )

    • A.古埃及
    • B.古希伯来
    • C.古印度
    • D.古罗马
  22. 最早产生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是( )

    • A.英国
    • B.法国
    • C.捷克
    • D.德国
  23. 下列不属于福禄培尔关于天赋本能的阐述是( )

    • A.活动的本能
    • B.智慧的本能
    • C.艺术的本能
    • D.宗教的本能
  24.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所提倡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是( )

    • A.享乐主义
    • B.蒙昧主义
    • C.神秘主义
    • D.禁欲主义
  25. 提出古典文化与基督文化同等重要,主张把基督教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是( )

    • A.维吉乌斯
    • B.夸美纽斯
    • C.伊拉斯谟斯
    • D.克利夫斯
  26. 教育家陶行知用于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

    • A.小先生制
    • B.艺友制
    • C.五指活动
    • D.行为课程
  27.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 )

    • A.第一所国立幼儿园
    • B.第一所私立幼儿园
    • C.第一所幼儿园
    • D.第一所托儿所
  28. 下列不属于民国时期引进的西方教育理论是( )

    • A.福禄培尔教育思想
    • B.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思想
    • C.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
    • D.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9.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法规是( )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 B.《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 C.《幼儿园工作规程》
    • D.《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30. 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是( )

    • A.金陵大学
    • B.广州岭南大学
    • C.登州文会馆
    • D.福建协和大学
  31.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

    •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
    • 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
    • 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
    • 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32. 将美育第一次列入国家教育方针的是( )

    • A.张宗麟
    • B.陶行知
    • C.熊希龄
    • D.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