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卢梭教育年龄的分期?

  2. 试述蔡元培学前美育实施的途径。

  3. 试评述福禄培尔的“恩物”。

  4. 简述老解放区对保教人员的培训内容?

  5. 简述维尔德斯平的“开发教育方法”?

  6. 简述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主要任务?

  7. “编织学校”

  8. 拉瓦特里“儿童早年课程方案”

  9. 《母育学校》

  10.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

  11. 《颜氏家训》

  12.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3.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结构可划定为()

    • A.六种智能
    • B.七种智能
    • C.八种智能
    • D.九种智能
  14. 在思想品德教育上提出“自然后果法”的是()

    • A.卢梭
    • B.福祿培尔
    • C.杜威
    • D.蒙台梭利
  15. 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写出了3本著名儿童心理发展著作的教育家是()

    • A.皮亚杰
    • B.福祿培尔
    • C.杜烕
    • D.加德纳
  16. 美国最早创办的幼儿园是()

    • A.德语幼儿园
    • B.英语幼儿园
    • C.法语幼儿园
    • D.俄语幼儿园
  17. 以下属于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是()

    • A.新兰纳克性格陶”馆
    • B.奥柏林“编织学校”
    • C.柯夏的“托儿所”
    • D.巴乌利美保育所
  18. 1938年,前苏联教育人民委员部制定了第一部《幼儿园规程》,直接参与的教育家是()

    • A.别茨考伊
    • B.洛万诺夫
    • C.克鲁普斯卡娅
    • D.乌索娃
  19. 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是()

    • A.欧文
    • B.维尔德斯平
    • C.麦克米伦姐妹
    • D.苏珊·艾萨克斯
  20. 西欧中世纪专为封建王室儿童实施的教育是()

    • A.宫廷早期教育
    • B.骑士早期教育
    • C.农夫加军人教育
    • D.绅士教育
  21. 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亚里士多德
    • D.昆体良
  22. 昆体良在书中第一章就提出“当儿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但愿做父亲的首先对他寄予最大的希望,这样才会一开始就精心地关怀他的成长”,这一专著是()

    • A.《理想国》
    • B.《雄辩术原理》
    • C.《政治学》
    • D.《论雄辩家》
  23. 学前教育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的国家是()

    • A.古埃及
    • B.古希伯来
    • C.古印度
    • D.古中国
  24. 诗句“年来心似秋光浅,却忆西山一片红”的作者是()

    • A.张宗麟
    • B.陶行知
    • C.陈鹤琴
    • D.张雪门
  25. 采用“中心制”编制课程的幼稚园是()

    • A.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
    • B.南京鼓楼幼稚园
    • C.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
    • D.北平平民幼稚园
  26. 抱定“要做事,不做官”志向的儿童教育家是()

    • A.张宗麟
    • B.陶行知
    • C.陈鹤琴
    • D.张雪门
  27.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创办者是()

    • A.张宗麟
    • B.陶行知
    • C.陈鹤琴
    • D.张雪门
  28. 主张“明人伦”作为儿童教育目的的是()

    • A.王充
    • B.颜之推
    • C.朱熹
    • D.王守仁
  29. 在学前教育史上,《壬子-癸丑学制》确定了()

    • A.蒙养院制度
    • B.蒙养园制度
    • C.幼稚园制度
    • D.幼儿园制度
  30. 在小儿出生三日或是月时举行,在盆中煎上拌有香料的热水,在里面放进果、枣、彩钱、葱蒜等物,这种慈幼礼仪叫()

    • A.试儿
    • B.洗儿会
    • C.命名仪式
    • D.试周
  31. 《幼训》一书根据多年教育实践写成,其作者是()

    • A.王筠
    • B.崔学古
    • C.颜之推
    • D.朱熹
  32. 幼年孟子“嬉游为墓间之事”、“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都被认为不当行为,只有孟子“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时,孟母才放心。从中说明中国古代幼儿的游戏遵循()

    • A.崇尚俭朴原则
    • B.崇尚正德原则
    • C.崇尚礼乐原则
    • D.崇尚趣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