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系统及其主要特征。

  2.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 试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4. 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5. 如何理解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6. 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 B.古田会议
    • C.遵义会议
    • D.洛川会议
  7.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  )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
  8.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 C.发展经济
    • 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9.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 C.劳动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 D.生产力发展水平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 A.资本主义体系
    • B.民主主义体系
    • C.社会主义体系
    • D.共产主义体系
  11.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B.主要矛盾决定的
    • 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12. 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A.经济斗争
    • B.政治斗争
    • C.思想斗争
    • D.文化斗争
  13.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在(  )

    • A.党的十三大
    • B.党的十四大
    • C.党的十五大
    • D.党的十六大
  14.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

    •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B.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 C.经济全球化发展
    • D.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15.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 B.实现共同富裕
    • C.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6.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

    • A.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上
    •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 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 A.集体主义
    • B.社会主义
    • C.共产主义
    • D.个人主义
  18.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 A.科学实验活动
    •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 C.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
    • D.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  )

    • A.政策
    • B.中国共产党
    • C.制度
    • D.干部
  20.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 A.政治协商与法律监督
    • B.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 C.政治协商与合作共事
    • D.团结合作与舆论监督
  21.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

    • A.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 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2.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  )

    • A.官兵一致
    • B.批评和自我批评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D.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2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  )

    • A.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 B.以发展速度为中心
    • C.以平衡比例为中心
    • D.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24.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不变论
    • D.相对主义诡辩论
  25.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意味着(  )

    • A.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 B.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和平的前提
    • C.和平问题已经解决
    • D.世界获得了全面发展
  26. 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 (  )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 B.《整顿党的作风》
    • C.《反对党八股》
    • D.《学习和时局》
  27.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

    • A.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 B.可有可无的作用
    • 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 D.破坏性的作用
  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改革开放
    • B.以人为本
    • C.民主法治
    • D.科学发展
  2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B.保证经济总量平衡
    • C.实现经济结构优化
    • D.保证社会公平
  30.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

    • A.人们的政治立场不同
    • B.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
    • C.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
    • D.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31.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32.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坚持关系
    • B.继承关系
    • C.发展关系
    • D.继承和发展关系
  33.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

    • A.主要基础
    • B.主要内容
    •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 D.性质
  34.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 C.半社会主义性质
    • D.社会主义性质
  35.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  )

    • A.按风险分配
    •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C.按生产要素分配
    • D.按经营成果分配
  36. 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 (  )

    •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37.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  )

    • A.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 B.对客观世界一般联系的概括和反映
    • C.主观思想前后不一致的概括
    • D.主观世界最普遍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3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A.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B.科学制定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C.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D.科学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  )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 D.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巩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