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应试模拟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进行概念掌握。

  2. 简要说明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3. 简述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4. 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5. 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6.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7. 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转移
    • C.注意的分配
    • D.注意的广度
  8. 下列哪种公式是比率智商的正式公式?(  )

    • A.
    • B.
    • C.
    • D.
  9. 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

    • A.经验的情绪后果
    • B.参照群体
    • C.知识水平
    • D.文化因素
  10.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

    • A.意识
    • B.信念
    • C.性格
    • D.理想
  11. 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

    • A.动作技能
    • B.智力技能
    • C.练习
    • D.能力
  12. 个体在行为上听从他人支配,接受他人指挥的心理现象是(  )。

    • A.从众
    • B.服从
    • C.顺从
    • D.暗示
  13.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 A.眨眼反射
    • B.吸吮反射
    • C.防御反射
    • D.信号反射
  14. 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耶克斯和多德森
    • B.马斯洛
    • C.韦纳
    • D.多伊奇
  15. 心理咨询工作任务的侧重点是(  )。

    • A.治疗
    • B.补救和矫正
    • C.预防和促进
    • D.外部指导
  16.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 A.先慢后快
    • B.先快后慢
    • C.时快时慢
    • D.均匀递减
  17.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些特征作了最好的诠释?(  )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整合性
    • D.功能性
  18. 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19. 联系实际,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德育原则。

  20. 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21. 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22. 如何转化后进学生?

  23. 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体育课
    • B.课间操
    • C.课外体育锻炼
    • D.运动竞赛
  24. 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25.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26.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

    • A.课程计划
    • B.学科课程标准
    • C.教科书
    • D.教学资料
  27.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 A.《学记》
    • B.《论语》
    • C.《大学》
    • D.《理想国》
  28. 一般认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

    • A.《普通教育学》
    • B.《论演说家的教育》
    • C.《民本主义与教育》
    • D.《大教学论》
  29. 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家长
    • D.校长
  30. 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时,应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这体现了下列哪一特点?(  )

    • A.综合性
    • B.创造性
    • C.灵活性
    • D.教育性
  31. 学校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32. 学生在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时所体现的特点是(  )。

    • A.灵活性
    • B.自愿性
    • C.实践性
    • D.全体性
  3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

    • A.实际锻炼
    • B.陶冶教育
    • C.榜样示范
    • D.品德评价
  34. 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

    • A.主要组织形式
    • B.基本组织形式
    • C.特殊组织形式
    • D.辅助组织形式
  35.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又称(  )。

    • A.道德教育过程
    • B.政治教育过程
    • C.德育过程
    • D.思想教育过程
  36. “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  )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