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全真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2. 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4. 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5.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6.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

  7.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 A.近因效应
    • B.首因效应
    • C.社会过滤效应
    • D.最近效应
  8. 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

    • A.需要
    • B.动机
    • C.态度
    • D.认知
  9. 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 B.心理性障碍
    • C.存储性障碍
    • D.提取性障碍
  10.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 A.眨眼反射
    • B.吸吮反射
    • C.防御反射
    • D.信号反射
  11. 记忆过程包括(  )。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 B.识记、再认和回忆
    • C.识记、保持和联想
    •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2. 精神分析法的人性观属于(  )。

    • A.积极人性观
    • B.被动人性观
    • C.消极人性观
    • D.主动人性观
  13. 记忆过程包括(  )。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 B.识记、再认和回忆
    • C.识记、保持和联想
    •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4.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说明人格具有(  )。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整合性
    • D.功能性
  15. 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16. 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17. “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

    • A.心境状态
    • B.应激状态
    • C.激情状态
    • D.热情状态
  18.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  )

    • A.广阔性
    • B.独立性
    • C.灵活性
    • D.逻辑性
  19. 现在德育工作存在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实际效果差,请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谈谈如何改进。

  20. 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1.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2. 试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

  23.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24. 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2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

    • A.实际锻炼
    • B.陶冶教育
    • C.榜样示范
    • D.品德评价
  26. 原始社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

    • A.全民性
    • B.等级性
    • C.生产性
    • D.阶级性
  27.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 A.以教学为主
    • B.教学、科研并重
    •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 D.所有时间用于教学
  28.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 A.布卢姆
    • B.布鲁纳
    • C.杜威
    • D.夸美纽斯
  29. 我国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的阶段是(  )。

    • A.高中阶段
    • B.初中阶段
    • C.小学阶段
    • D.大学阶段
  30. 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的评价是(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 D.发展性评价
  31. 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 A.文字材料
    • B.口耳相传
    • C.直观教具
    • D.黑板加粉笔
  32. 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 A.前提
    • B.基础
    • C.中心
    • D.内容
  33. 教育起源于(  )。

    • A.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
    • B.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 C.生产劳动
    • D.阶级的产生
  34. 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 B.政治经济制度
    • C.社会意识形态
    • D.民族文化传统
  35. 在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班主任
    • B.任课教师
    • C.学校领导
    • D.团队干部
  3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做(  )。

    • A.实验法
    • B.参观法
    • C.演示法
    • D.练习法